一种集装箱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72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门锁,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头和锁体,锁体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锁座和锁盖,集装箱门锁还包括预装在锁盖上的通讯组件,通讯组件与锁盖可拆卸地连接,锁盖压盖在锁座上并使通讯组件容置于锁座的容纳空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装箱门锁,在集装箱门锁使用报废后,便于将通讯组件与锁盖整体从锁座上取出,然后再将通讯组件从锁盖上取出进行重复利用,避免了需要从容纳空腔内拆除通讯组件导致通讯组件难以取出、拆装报废率高的问题。拆装报废率高的问题。拆装报废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门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运输
,特别地,涉及一种集装箱门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物流运输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中,集装箱运输是一种主要的货运运输方式。现有的集装箱停放场管理,凭借视频监控系统无法实时监控到每只集装箱的打开和关闭情况,对集装箱的日常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烦,如果每天要精准的了解每只集装箱的情况,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工去现场检查。
[0003]为了便于对停放场管理,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智能集装箱锁(即智能集装箱锁在锁住集装箱后,需要暴力破坏智能集装箱锁进而实现集装箱的打开),以避免现有的凭借视频监控系统无法实时监控到每只集装箱的打开和关闭情况。但是,目前并未考虑对智能集装箱锁的内部电子元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导致集装箱运输、管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门锁,以解决现有的智能集装箱锁的内部电子元件难以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导致集装箱运输、管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门锁,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头和锁体,锁体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锁座和锁盖,集装箱门锁还包括预装在锁盖上的通讯组件,通讯组件与锁盖可拆卸地连接,锁盖压盖在锁座上并使通讯组件容置于锁座的容纳空腔内,其中,通讯组件包括PCB天线板和信号接触弹脚,PCB天线板上集成有通讯天线,PCB天线板可拆卸地设于锁盖上,信号接触弹脚设于容纳空腔内,PCB天线板卡设于锁盖的内壁面上,锁盖压盖在锁座上并使通讯天线与信号接触弹脚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地,锁盖上设有分别凸出于锁盖的内壁面布设的轴向限位扣和径向限位扣,PCB天线板上设有用于与轴向限位扣配合的轴向定位卡口以及用于与径向限位扣配合的径向定位卡口。
[0007]进一步地,径向限位扣靠近锁盖的外边缘设置,径向限位扣包括沿锁盖的轴向布设的第一限位卡板以及沿锁盖的径向布设的第二限位卡板,第二限位卡板设于第一限位卡板的一端,第二限位卡板、第一限位卡板以及锁盖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卡装PCB天线板的安装间隙,PCB天线板的外边缘沿径向向内凹设形成径向定位卡口。
[0008]进一步地,轴向限位扣靠近锁盖的中部设置,轴向限位扣包括限位卡勾和加强肋,限位卡勾固定设于锁盖的内壁面上,加强肋用于从限位卡勾的一侧将限位卡勾与锁盖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轴向限位扣的数量为两个,轴向定位卡口与轴向限位扣一一对应布设。
[0010]进一步地,两个轴向限位扣以及径向限位扣三者呈三角排布。
[0011]进一步地,锁体上设有与容纳空腔连通的安装槽,锁盖上设有凸出于锁盖的内壁
面布设的安装凸缘,安装凸缘呈环状,锁盖压盖在锁座上并使安装凸缘插装设于安装槽内。
[0012]进一步地,锁体上设有沿锁体的径向布设的周向定位卡板,锁盖上设有用于与周向定位卡板定位配合的周向定位卡块。
[0013]进一步地,锁盖与锁体之间设有密封防水胶层。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门锁,包括锁头和锁体,将锁头和锁体的锁销配合时用于锁紧集装箱门,将锁体的插销强制折断时使锁头和锁销同时脱落用于打开集装箱门。通过设置通讯组件用于在集装箱门被锁紧或被打开时与终端进行通讯,便于通过终端实时观察集装箱的状况;通过通讯组件预装在锁盖上,通讯组件与锁盖可拆卸地连接,锁盖压盖在锁座上并使通讯组件容置于锁座的容纳空腔内,在集装箱门锁使用报废后,便于将通讯组件与锁盖整体从锁座上取出,然后再将通讯组件从锁盖上取出进行重复利用,避免了需要从容纳空腔内拆除通讯组件导致通讯组件难以取出、拆装报废率高的问题。
[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门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门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门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锁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例说明:100、集装箱门锁;11、锁头;12、锁体;121、锁座;1211、周向定位卡板;122、锁盖;1221、轴向限位扣;1222、径向限位扣;1223、周向定位卡块;13、通讯组件;131、PCB天线板;1311、轴向定位卡口;1312、径向定位卡口;132、信号接触弹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门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门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门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锁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集装箱门锁100,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头11和锁体12,锁体12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锁座121和锁盖122,集装箱门锁100还包括预装在锁盖122上的通讯组件13,通讯组件13与锁盖122可拆卸地连接,锁盖122压盖在锁座121上并使通讯组件13容置于锁座121的容纳空腔内。
[0021]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门锁100,包括锁头11和锁体12,将锁头11和锁体12的锁销配合时用于锁紧集装箱门,将锁体12的插销强制折断时使锁头11和锁销同时脱落用于打开集装箱
门。通过设置通讯组件13用于在集装箱门被锁紧或被打开时与终端进行通讯,便于通过终端实时观察集装箱的状况;通过通讯组件13预装在锁盖122上,通讯组件13与锁盖122可拆卸地连接,锁盖122压盖在锁座121上并使通讯组件13容置于锁座121的容纳空腔内,在集装箱门锁100使用报废后,便于将通讯组件13与锁盖122整体从锁座121上取出,然后再将通讯组件13从锁盖122上取出进行重复利用,避免了需要从容纳空腔内拆除通讯组件13导致通讯组件13难以取出、拆装报废率高的问题。
[0022]可以理解地,在本专利技术中,锁头11上设有与锁座121的锁销配合的锁孔。锁头11可以是与锁座121分体设计,也可以是与锁头11通过临时连接杆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锁头11和锁座121成对使用,避免锁头11或者锁座121丢失,锁头11通过临时连接杆与锁座121固定连接,在需要使用锁紧时,强制折断临时连杆使锁头11与锁座121分离,然后将锁头11卡入锁体12的锁销内,在需要解锁时,强制将锁销扯断使锁销和锁头11同时脱落。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门锁100为一次性使用的锁体12,通过通讯组件13可以在集装箱门锁100使用报废后再次取出,提高了通讯组件13的再次利用率。
[0023]可以理解地,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是通讯组件13与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门锁,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头和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锁座和锁盖,所述集装箱门锁还包括预装在所述锁盖上的通讯组件,所述通讯组件与所述锁盖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锁盖压盖在所述锁座上并使所述通讯组件容置于所述锁座的容纳空腔内,其中,所述通讯组件包括PCB天线板和信号接触弹脚,所述PCB天线板上集成有通讯天线,所述PCB天线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锁盖上,所述信号接触弹脚设于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PCB天线板卡设于所述锁盖的内壁面上,所述锁盖压盖在所述锁座上并使所述通讯天线与所述信号接触弹脚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上设有分别凸出于所述锁盖的内壁面布设的轴向限位扣和径向限位扣,所述PCB天线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轴向限位扣配合的轴向定位卡口以及用于与所述径向限位扣配合的径向定位卡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限位扣靠近所述锁盖的外边缘设置,所述径向限位扣包括沿所述锁盖的轴向布设的第一限位卡板以及沿所述锁盖的径向布设的第二限位卡板,所述第二限位卡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卡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卡板、所述第一限位卡板以及所述锁盖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奇周凯淦刘华涛韦进熊皓韩振宇黄烈云赵烽古谨平林益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