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583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包括面板、驱动机构、操作杆以及锁定机构;所述面板竖直嵌设在柜门上;所述面板正面上部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背面上设置有电池和PLC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面板背面中部,包括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以及旋钮;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面板上,其下端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同轴固定;所述旋钮前端转动固定在所述面板上;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旋钮中部,且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操作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旋钮末端,另一端设置有锁点;所述锁定机构一侧末端设置有锁舌,正面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锁点活动的锁定槽;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电池及所述电机电信号连接。及所述电机电信号连接。及所述电机电信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属于智能锁具


技术介绍

[0002]锁具作为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保护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锁具从最开始简单的机械锁,到具有复杂结构的机械锁,再逐渐发展出电子锁、智能锁、指纹锁等,锁具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断提高。
[000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指纹电子智能锁柜在家庭、酒店、企业、公共场所等场所都广泛的推广使用。指纹电子智能柜锁在人们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追求产品实用性的同时更注重产品的外观与性能的稳定性。
[0004]但是,现有的指纹电子智能柜锁内部集成度高,结构、作动复杂,导致制造、维修成本高。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该门锁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包括面板、驱动机构、操作杆以及锁定机构;所述面板竖直嵌设在柜门上;所述面板正面上部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背面上设置有电池和PLC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面板背面中部,包括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以及旋钮;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面板上,其下端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同轴固定;所述旋钮前端转动固定在所述面板上;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旋钮中部,且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操作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旋钮末端,另一端设置有锁点;所述锁定机构一侧末端设置有锁舌,正面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锁点活动的锁定槽;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电池及所述电机电信号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槽包括闭锁槽与解锁槽;所述闭锁槽位于所述锁定槽靠近所述锁舌的一侧,所述解锁槽位于所述锁定槽远离所述锁舌的一侧;锁点由锁定槽逐渐进入闭锁槽,操作杆推动锁定机构向前滑移,锁舌插入柜体中锁定;锁点由锁定槽逐渐进入解锁槽,操作杆推动锁定机构向后滑移,锁舌从柜体中离开,完成解锁。
[0009]进一步的,所述面板还包括一罩设在所述面板背面的保护壳;所述电池、所述PLC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以及所述锁定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侧壁上开设供所述锁舌穿过的避让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面板正面下部开设有横向贯通的插入孔;所述旋钮前端转动固定在所述插入孔中;所述旋钮前端中部开设有钥匙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旋钮远离所述面板一侧中部还固定一水平的平衡杆;所述平衡杆末端转动固定在所述保护壳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上开设一键槽;所述旋钮上固定一销键;所述销键卡合在所述键槽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面板正面中部固定一把手。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该门锁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0016]2、锁点进入闭锁槽或者解锁槽后,锁点的前端面即与闭锁槽端面贴合,或者锁点的后端面即与解锁槽端面贴合,实现锁点的阻拦,防止操作杆进一步的转动。
[0017]3、PLC控制器接受来自指纹识别模块的信号,并控制电机工作,实现开锁或者锁定;驱动机构的传动部分采用锥齿轮,能够大大节省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图3的主视图。
[0023]图6为锁舌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锁舌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7]1、面板;11、指纹识别模块;12、把手;13、插入孔;14、保护壳;15、避让槽;16、电池;17、PLC控制器;2、驱动机构;21、电机;22、主动锥齿轮;23、从动锥齿轮;24、旋钮;25、钥匙孔;26、平衡杆;27、销键;3、操作杆;31、锁点;32、键槽;4、锁定机构;41、锁舌;42、锁定槽;43、闭锁槽;44、解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9]参见图1

8,一种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包括面板1、驱动机构2、操作杆3以及锁定机构4;所述面板1竖直嵌设在柜门上;所述面板1正面上部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11,背面上设置有电池16和PLC控制器17;所述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面板1背面中部,包括电机21、主动锥齿轮22、从动锥齿轮23以及旋钮24;所述电机21固定在所述面板1上,其下端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锥齿轮22同轴固定;所述旋钮24前端转动固定在所述面板1上;所述从动锥齿轮23套设固定在所述旋钮24中部,且与所述主动锥齿轮22啮合;所述操作杆3一端固定在所述旋钮24末端,另一端设置有锁点31;所述锁定机构4一侧末端设置有锁舌41,正面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锁点31活动的锁定槽42;所述PLC控制器17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1、所述电池16及所述电机21电信号连接。
[0030]根据上述描述,该门锁装置主要包括面板1、驱动机构2、操作杆3以及锁定机构4。面板1作为基座,嵌设在柜门上;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操作杆3转动,并最终控制锁定机构4的前后移动,实现开锁或者锁定;锁定机构4滑动设置在面板1后方。面板1上设置指纹识别模
块11、电池16和PLC控制器17;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主动锥齿轮22、从动锥齿轮23以及旋钮24;PLC控制器17分别与指纹识别模块11、电池16及电机21电信号连接。电池16用于供电;PLC控制器17接受来自指纹识别模块11的信号,并控制电机21工作。驱动机构2的传动部分采用锥齿轮,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
[0031]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槽42包括闭锁槽43与解锁槽44;所述闭锁槽43位于所述锁定槽42靠近所述锁舌41的一侧,所述解锁槽44位于所述锁定槽42远离所述锁舌41的一侧;锁点31由锁定槽42逐渐进入闭锁槽43,操作杆3推动锁定机构4向前滑移,锁舌41插入柜体中锁定;锁点31由锁定槽42逐渐进入解锁槽44,操作杆3推动锁定机构4向后滑移,锁舌41从柜体中离开,完成解锁。
[0032]特别的,闭锁槽43与解锁槽44均呈直角形的结构。锁点31进入闭锁槽43或者解锁槽44后,锁点31的前端面即与闭锁槽43端面贴合,或者锁点31的后端面即与解锁槽44端面贴合,实现锁点31的阻拦,防止操作杆3进一步的转动。
[0033]进一步的,所述面板1还包括一罩设在所述面板1背面的保护壳14;所述电池16、所述PLC控制器17、所述驱动机构2以及所述锁定机构4均设置在所述保护壳14内;所述保护壳14侧壁上开设供所述锁舌41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驱动机构(2)、操作杆(3)以及锁定机构(4);所述面板(1)竖直嵌设在柜门上;所述面板(1)正面上部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11),背面上设置有电池(16)和PLC控制器(17);所述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面板(1)背面中部,包括电机(21)、主动锥齿轮(22)、从动锥齿轮(23)以及旋钮(24);所述电机(21)固定在所述面板(1)上,其下端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锥齿轮(22)同轴固定;所述旋钮(24)前端转动固定在所述面板(1)上;所述从动锥齿轮(23)套设固定在所述旋钮(24)中部,且与所述主动锥齿轮(22)啮合;所述操作杆(3)一端固定在所述旋钮(24)末端,另一端设置有锁点(31);所述锁定机构(4)一侧末端设置有锁舌(41),正面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锁点(31)活动的锁定槽(42);所述PLC控制器(17)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1)、所述电池(16)及所述电机(21)电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工器具柜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42)包括闭锁槽(43)与解锁槽(44);所述闭锁槽(43)位于所述锁定槽(42)靠近所述锁舌(41)的一侧,所述解锁槽(44)位于所述锁定槽(42)远离所述锁舌(41)的一侧;锁点(31)由锁定槽(42)逐渐进入闭锁槽(43),操作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宗喜刘立铭金昭佘瑾肖叶清江颋江文俊许佳章婷王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