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与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62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与供电装置,所述直流供电适配电路包括干扰尖峰抑制单元、电压波动钳位单元和线路稳压输出单元;干扰尖峰抑制单元、线路稳压输出单元串联,且干扰尖峰抑制单元连接适配电路的的输入端,线路稳压输出单元连接适配电路的输出端;电压波动钳位单元一端电连接于干扰尖峰抑制单元和线路稳压输出单元之间,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负极;干扰尖峰抑制单元或干扰尖峰抑制单元与电压波动钳位单元的组合对适配电路的输入端产生的尖峰、噪声进行抑制;电压波动钳位单元通过钳位,使线路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的电压保持稳定,不受输入端电压波动的影响;并保证线路稳压输出单元输出稳定的人体传感模块供电电压。传感模块供电电压。传感模块供电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与供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体传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与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对一个空间内是否有人进入、以及人的多少、人的行为模式、人的姿态/状态等空间识别,已经变成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等智能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等智能化所涉及的设备控制都是以人为中心,所以对人的检测、人体的存在、如何精确探测识别是实现智能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0003]不同于传统的单品或单个设备的控制,由于现在的很多系统,尤其是智能控制系统,往往是将不同的设备集成化形成一套多功能或多设备协同的智能系统。
[0004]随着智能化,集成度的越来越高,它们往往只需要向控制中心传输相关信号,而不需要它们自身的具体的动作部分,所以它们普遍可以通过采用集中供电的模式或者共享供电的模式来简化布线、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相关实施成本。采用集中供电的模式或者共享供电,人体感应模组或者人体感应器与其它设备、或者系统之间往往采用直流供电的配电连接方案。
[0005]现有行业的直流供电电源是五花八门,有5V供电、12V供电、24V供电,而且基于能源节约,普遍采用开关电源来输出一个隔离的、安全的低压供电。每个系统,每个电源厂商,所设计的开关电源的相关品质、性能或参数不同,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及电压的高低有差异,会产生波动;另外,开关电源自身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及纹波,对于人体传感器,无论是微波人体感应器、还是PIR 人体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输出的信号都是毫伏级,那么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叠加在直流供电上的噪音信号都会对人体传感器的工作状态、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供电端的不稳定和噪音是对人体传感器探测造成干扰、影响探测性能的其中一个源头。
[0006]特别地,照明行业内智能感应LED灯具及人体感应模块的供电均由LED 驱动电源分路提供,由于LED驱动电源并非一直流稳压供电电源,其提供给人体感应模块的供电是非常不稳定,且叠加过高纹波与噪声,严重影响人体传感模块的正常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与供电装置。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扰尖峰抑制单元、电压波动钳位单元和线路稳压输出单元;
[0009]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线路稳压输出单元串联,且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连接适配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连接适配电路的输出端;
[0010]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一端电连接于干扰尖峰抑制单元和线路稳压输出单元之
间,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负极;
[0011]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对适配电路输入端产生的尖峰、噪声进行抑制;或,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和电压波动钳位单元的组合对适配电路输入端产生的尖峰、噪声进行抑制;
[0012]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通过钳位,使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的电压保持稳定,不受适配电路的输入端波动的影响;并保证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所需要的输入对输出的稳压压差;
[0013]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输出稳定的人体传感模块供电电压。
[0014]优选地,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可以被配置为一电容C2或TVS管。
[0015]优选地,所述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还包括连接在适配电路输入端的电容C3。
[0016]优选地,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为三端稳压器,一端连接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一端连接适配电路的输出端,一端连接电源负极。
[0017]优选地,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输入端的钳位电压V
D
≥V
o
+稳压压差,V
o
为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
[0018]优选地,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的分流电流I
P
设置为输入电路总电流I
t
的5%

50%。
[0019]优选地,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被设置为电阻R1或/和电感L1。
[0020]优选地,所述电阻R1为热敏电阻。
[0021]优选地,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包括至少一等效电阻;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
[0022]优选地,所述等效电阻包括电阻R1;或,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包括电感L1;或,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包括串联的电阻R1、电感L1。
[0023]优选地,所述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稳压二极管串联的电阻R2。
[0024]优选地,所述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稳压二极管并联的电容C4。
[0025]优选地,所述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还包括在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电阻R1的后端、以及稳压二极管的一端之间设置的三极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电阻R1的后端、以及稳压二极管的一端之间的电阻R3。
[0026]优选地,所述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还包括在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电阻R1的后端、以及稳压二极管的一端之间设置的MOS管。
[0027]优选地,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稳压二极管并联的三极管。
[0028]一种人体传感模块供电装置,包括所述的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以及与适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人体传感模组。
[0029]优选地,所述人体传感模组包括PIR、微波传感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0030]实施本技术的人体传感模块供电装置及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线路稳压输出单元的前端,经过电压波动钳位单元的钳位作用,线路稳压输出单元的前端电压是稳定的,能够保证线路稳压输出单元正常的稳压压差,和稳定
工作。
附图说明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人体传感模块供电装置电路原理示意图;
[0033]图2是人体传感模块供电装置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34]图3是图2实施例的一种扩展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35]图4是人体传感模块供电装置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36]图5是人体传感模块供电装置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的电压波动钳位单元为稳压二极管时第四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0038]图7是本技术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的电压波动钳位单元为稳压二极管时第五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0039]图8是本技术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的电压波动钳位单元为稳压二极管时第六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0040]图9是本技术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的电压波动钳位单元为稳压二极管时第七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扰尖峰抑制单元(1)、电压波动钳位单元(2)和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1)、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串联,且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1)连接适配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连接适配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2)一端电连接于干扰尖峰抑制单元(1)和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之间,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负极;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1)对适配电路输入端产生的尖峰、噪声进行抑制;或,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1)和电压波动钳位单元(2)的组合对适配电路输入端产生的尖峰、噪声进行抑制;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2)通过钳位,使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的输入端的电压保持稳定,不受适配电路的输入端波动的影响;并保证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所需要的输入对输出的稳压压差;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输出稳定的人体传感模块供电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2)可以被配置为一电容C2或TVS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还包括连接在适配电路输入端的电容C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为三端稳压器,一端连接所述干扰尖峰抑制单元(1),一端连接适配电路的输出端,一端连接电源负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稳压输出单元(3)输入端的钳位电压V
D
≥V
o
+稳压压差,V
o
为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传感模块直流供电适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波动钳位单元(2)的分流电流I
P
设置为输入电路总电流I
t
的5%

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高迪邹明志邹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