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56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包括管路、接头体、卡扣和公端接头,管路与接头体的倒齿段插接连接,卡扣嵌入在接头体的另一段,公端接头嵌入在卡扣内并通过卡扣和接头体与管路相连通;接头体上容纳有二次U形锁扣和一次U形锁扣,二次U形锁扣和一次U形锁扣在接头体内能够通过卡扣相互之间利用锁扣互锁,卡扣和接头体连接部分设置有密封圈隔套和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和密封圈隔套依次按照密封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上装载电池组的主要储能装置,是混动、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混动、电动汽车。
[0003]液冷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在整个电池系统设计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液冷系统作为电池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总体方案设计需要与电池系统的方案设计匹配,并与电池系统方案设计同步完成。液冷系统总体方案作为各液冷子系统的液冷零部件的总括,需要保证所有液冷子系统和液冷零部件能够协同动作。在总体方案确定之后,需要确定传热路径、液冷回路、液冷板、冷却策略及机械结构。
[0004]液冷系统往往由若干并联的回路组成,冷却液从系统入口流入,随后分流并流过并联回路,最后汇流并从系统出口流出。每一个回路包含若干液冷板,回路之间通过管路和各种接头完成连接。
[0005]电池包总已有的电池模组、电路连接件及电池机械结构之间的配合设计,三通接头的锁扣设计体积较小,在缩小其所占电池包内部空间的体积的同时,其开启和关闭也愈加困难,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接头安装情况设计相应的工装来辅助开启和关闭锁扣方案数量大大减少,在能够达到合理布置目标的方案中,有时不能同时兼顾锁扣安装空间,造成锁扣安装困难或者无法顺利完成解锁操作,因此需要针对这些使用中遇到的情况设计与之对应的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包括管路、接头体、卡扣和公端接头,所述管路与接头体的倒齿段插接连接,所述卡扣嵌入在接头体的另一段,所述公端接头嵌入在卡扣内并通过卡扣和接头体与管路相连通;
[0010]所述接头体上容纳有二次U形锁扣和一次U形锁扣,所述二次U形锁扣和一次U形锁扣在接头体内能够通过卡扣相互之间利用锁扣互锁,所述卡扣和接头体连接部分设置有密封圈隔套和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和密封圈隔套依次按照密封圈

密封圈隔套

密封圈的方式排列。
[0011]优选的,所述卡扣开设有密封圈托面、公端接头空间、二次锁扣空间和一次锁扣空间,所述公端接头空间沿卡扣与接头体连接的方向开设,所述公端接头嵌入在公端接头空间内,所述卡扣与接头体连接端且在卡扣上开设密封圈托面,两个密封圈中的靠近卡扣一侧的密封圈嵌入在密封圈托面内,所述一次U形锁扣嵌入在一次锁扣空间内,所述二次U形
锁扣嵌入在二次锁扣空间内。
[0012]优选的,所述卡扣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脱凸台,所述防脱凸台设置在于二次锁扣空间和一次锁扣空间相适配的位置且所述防脱凸台设置在靠近接头体的一端,所述卡扣的外部还固定安装有安装导柱,所述安装导柱有四个且对称设置,四个所述安装导柱分别安装在二次锁扣空间和一次锁扣空间的开口边缘处;
[0013]在所述接头体内部设置有与防脱凸台相适配止回结构,所述接头体内还设置有与安装导柱相适配的导向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一次U形锁扣包括有安装导向面、一次锁扣解锁面、和解锁按钮,所述一次U形锁扣的插接端的两侧分别设计为安装导向面,所述一次锁扣解锁面为倾斜面且所述一次锁扣解锁面设置在一次U形锁扣的插接端,所述解锁按钮设计在一次U形锁扣的按压端。
[0015]优选的,所述卡扣上还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插槽,两个所述插槽分别与两个安装导向面的位置相适配。
[0016]优选的,所述一次U形锁扣的插接端的侧面设计为二次锁锁止面且所述二次锁锁止面与接头体相互锁止,所述一次U形锁扣的内圈设计为卡钩,所述卡钩的形状与公端接头相适配,所述一次U形锁扣上还开设有二次锁卡槽。
[0017]优选的,所述二次U形锁扣包括有按钮、二次锁舌和二次锁扣的计算所按钮,所述二次U形锁扣的按压端设计为按钮,所述二次锁舌固定安装在按钮上,所述二次锁扣的计算所按钮固定安装在按钮的插接端,所述按钮上与二次锁卡槽相适配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二次锁扣的计算所按钮。
[0018]优选的,所述二次U形锁扣的中间位置设计为二次锁扣的锁臂,所述二次锁扣的锁臂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二次锁扣的锁臂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为限位面一和限位面二。
[0019]优选的,所述二次U形锁扣的插接端设计为二次所口锁定钩,所述二次锁扣的锁臂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凸台,所述按钮的两侧设计为一次锁扣的锁止结构。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具备安装前防错,可以在接头插接之前防止人为操作,使得二次锁到达工作位置,避免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未注意到二次锁止已经到位而强行安装,造成损坏。
[0023]2、该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具备未插接到位的防错,使得二次锁的操作必须在接头插接到位之后才能进行,避免操作者在未确定接头已经正确完成插接并到达工作位置时进行二次锁操作,而引起的插接失效,造成泄露。
[0024]3、该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二次锁扣与一次锁扣互相锁定,需要人为操作进行解锁,同时一次锁的解锁同样需要人为操作才能进行,真正实现可靠的二重锁定。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卡扣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次U形锁扣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二次U形锁扣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次U形锁扣与二次U形锁扣处于互锁状态示意图。
[0030]图中:1、管路;2、二次U形锁扣;21、按钮;22、二次锁舌;23、一次锁扣的锁止结构;24、二次锁扣的锁臂;25、二次锁扣的计算所按钮;26、二次所口锁定钩;27、导向凸台;28、限位面一;29、限位面二;3、一次U 形锁扣;31、安装导向面;32、二次锁锁止面;33、一次锁扣解锁面;34、卡钩;35、二次锁卡槽;36、解锁按钮;4、接头体;5、密封圈;6、密封圈隔套;7、卡扣;71、密封圈托面;72、公端接头空间;73、防脱凸台;74、二次锁扣空间;75、一次锁扣空间;76、安装导柱;77、插槽;8、公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

5,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包括管路1、接头体4、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包括管路(1)、接头体(4)、卡扣(7)和公端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1)与接头体(4)的倒齿段插接连接,所述卡扣(7)嵌入在接头体(4)的另一段,所述公端接头(8)嵌入在卡扣(7)内并通过卡扣(7)和接头体(4)与管路(1)相连通;所述接头体(4)上容纳有二次U形锁扣(2)和一次U形锁扣(3),所述二次U形锁扣(2)和一次U形锁扣(3)在接头体(4)内能够通过卡扣(7)相互之间利用锁扣互锁,所述卡扣(7)和接头体(4)连接部分设置有密封圈隔套(6)和两个密封圈(5),两个密封圈(5)和密封圈隔套(6)依次按照密封圈(5)

密封圈隔套(6)

密封圈(5)的方式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7)开设有密封圈托面(71)、公端接头空间(72)、二次锁扣空间(74)和一次锁扣空间(75),所述公端接头空间(72)沿卡扣(7)与接头体(4)连接的方向开设,所述公端接头(8)嵌入在公端接头空间(72)内,所述卡扣(7)与接头体(4)连接端且在卡扣(7)上开设密封圈托面(71),两个密封圈(5)中的靠近卡扣(7)一侧的密封圈(5)嵌入在密封圈托面(71)内,所述一次U形锁扣(3)嵌入在一次锁扣空间(75)内,所述二次U形锁扣(2)嵌入在二次锁扣空间(7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插互锁式液冷管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7)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脱凸台(73),所述防脱凸台(73)设置在于二次锁扣空间(74)和一次锁扣空间(75)相适配的位置且所述防脱凸台(73)设置在靠近接头体(4)的一端,所述卡扣(7)的外部还固定安装有安装导柱(76),所述安装导柱(76)有四个且对称设置,四个所述安装导柱(76)分别安装在二次锁扣空间(74)和一次锁扣空间(75)的开口边缘处;在所述接头体(4)内部设置有与防脱凸台(73)相适配止回结构,所述接头体(4)内还设置有与安装导柱(76)相适配的导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淼颜东旭肖建伟张胜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士汽车零部件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