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954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5
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从溢流砖尖端依次沿玻璃体下拉方向设置在成型炉体内的均热风箱、厚度调整辊轮组、隔热保温层、冷却精调装置和掰板夹持辊轮,以及设置在成型炉体下方的裁切刀和掰板装置,通过对成型系统的精细化功能分区进行工艺调整,为玻璃体逐步降温过程中提供一个精密温度场,保证了玻璃体在软化点到退火点之间的一个合理的降温梯度,有效保证了降温过程中的玻璃体翘曲变形,同时通过应力松弛的缓冲区,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玻璃体由温差变形导致的热应力。减小了玻璃体由温差变形导致的热应力。减小了玻璃体由温差变形导致的热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板玻璃制造装备,特别涉及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TFT

LCD(薄膜晶体管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屏)等平板显示器制造领域所用基板玻璃对平整度的要求较高,玻璃体10任意翘曲或波动都会直接影响面板的质量,严重的会影响显示器件面板的扭曲。
[0003]而翘曲是平板玻璃生产过程缺陷,也是平板玻璃制造过程中经常碰到的技术难题。在溢流法基板玻璃生产中,当熔融态的玻璃通过溢流装置进入成型区时,在拉边机的作用下边部快速冷却,确保基板玻璃成型宽度。随后进入成型阶段,在该区域由于玻璃体10需要按照玻璃特性的粘温曲线快速稳定降温,同时保证系统内部温度场的恒定,才能保证玻璃在冷却过程中表面张力、应力的一致性,使表面应力及翘曲最小化。
[0004]通常基板玻璃的表面平整度必须在100μm~190μm,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断发展,G8.5以及更高世代基板玻璃将会成为主流,且产品厚度也有0.7mm逐步向0.4mm甚至更薄玻发展,相应玻璃表面质量如应力、翘曲的要求越来越高,按照原有工艺标准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客户需求,生产难度也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玻璃表面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应力翘曲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包括设置在成型炉体内的溢流砖,从溢流砖尖端依次沿玻璃体下拉方向设置在成型炉体内的均热风箱、厚度调整辊轮组、隔热保温层、冷却精调装置和掰板夹持辊轮,以及设置在成型炉体下方的裁切刀和掰板装置;所述溢流砖两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所述均热风箱对称设置在玻璃两侧,其上端设置温度监控点,下端设置活动挡板;所述厚度调整辊轮组设置在活动挡板下方;厚度调整辊轮组和掰板夹持辊轮在对应位置压紧夹持玻璃体设置;所述厚度调整辊轮组和隔热保温层之间的玻璃体两侧设置第一温度调节单元;冷却精调装置外侧分别设置第二温度调节单元;掰板夹持辊轮沿玻璃体流向设置三组,三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三温度调节单元、第四温度调节单元和第五温度调节单元。
[0009]进一步,温度调节单元包括沿玻璃体向外依次设置的加热装置、耐火材料、冷却装置和保温材料;所述加热装置靠近玻璃体两侧边设置,所述冷却装置对应玻璃体中部设置。
[0010]进一步,所述均热风箱内部设置冷却风管。
[0011]进一步,所述隔热保温层上下两面分别与第一温度调节单元和第二温度调节单元
密封设置,且内部设置若干第一温度检测装置。
[0012]进一步,所述冷却精调装置对称布置在玻璃体两侧,其包括支架和冷却管,冷却管贯穿支架上设置的条形孔平行于玻璃体设置;所述冷却管与条形孔滑动连接,所述条形孔长度方向垂直于玻璃体设置。
[0013]进一步,所述冷却管在玻璃体流向上呈多层设置,且贯穿整个玻璃体宽度方向。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三温度调节单元、第四温度调节单元和第五温度调节单元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第四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五温度检测装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包括设置在成型炉体内的溢流砖,从溢流砖尖端依次沿玻璃体下拉方向设置在成型炉体内的均热风箱、厚度调整辊轮组、隔热保温层、冷却精调装置和掰板夹持辊轮,以及设置在成型炉体下方的裁切刀和掰板装置;溢流砖两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加热装置,证溢流砖内玻璃液的粘性和流动性;均热风箱对称设置在玻璃两侧,其上端设置温度监控点,下端设置活动挡板,通过温度监控点实时对玻璃液温度的监控,配合均热风箱的冷却风量供给,同时活动挡板起到隔绝溢流砖一侧高温的影响;通过辊轮组的加紧和带动,依次经过第一温度调节单元、保温层、第二温度调节单元、冷却精调装置、第三温度调节单元、第四温度调节单元和第五温度调节单元,实现玻璃体横向同一水平面的温度一致性,从而减少玻璃体横向同一水平面受温度不同造成的翘曲,冷却精调装置对玻璃体进行快速降温作用,实现玻璃体的快速定型。
[0017]进一步,温度调节单元沿玻璃体一侧依次包括加热装置、耐火材料、冷却装置和保温材料,所述加热装置在玻璃体非流向的两边部,所述冷却装置在玻璃体非流向的中部,一般来讲,玻璃体边部的调节单元多数处于加热状态,而中间部调节单元更多的利用的冷却调节功能,而各加热单元独立控制,配合支架上设置的温度监控装置反馈的数据,可以实时针对预设温度对比,提供不同的温度调节,起到玻璃体温度精细化调节的作用,最终达到玻璃体非流向温度的一致性。进而减少玻璃体受温度不一致而引起的边部翘曲。
[0018]进一步,均热风箱内部设置冷却风管,风管在风箱内部,拉边机装置为厚度调整辊轮组,通过温度监控点以及后工序反馈的厚度数据对玻璃流态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厚度评价结果对厚度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对应的厚度风箱内部的对应调整风管的风量,通过热交换带走对应位置的热量,进一步降低对应玻璃温度,使其粘度增大,减小分子扩张能力,从而达到优化玻璃体非流向的厚度的目的。
[0019]进一步,低导热率的保温材料和若干温度检测装置;通过保温措施降低玻璃体的降温速率,进一步起到玻璃体内部应力松弛的作用,减小玻璃体的翘曲变形;
[0020]进一步,冷却精调装置包括冷却管和支架上的条形孔,所述冷却管在条形孔内且可以沿玻璃体非流向方向移动,条形孔紧邻玻璃体两侧,且贯穿整个玻璃体宽度方向,当距离玻璃体距离较近时,冷却效果强,距离较远时,冷却效果稍弱,可根据实测控制目标温度采取对玻璃体整体降温的方式进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温控系统结构主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温控系统结构侧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玻璃体翘曲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温控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玻璃体10;溢流砖11;加热装置12;夹持辊轮装置21;玻璃体10边部101;温度监控点211;风管221;风箱222;厚度调整辊轮组21;第一温度调节单元30;隔热保温层42;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1;第二温度调节单元50;冷却管51;条形孔52;第三温度调节单元60;第四温度调节单元70;第五温度调节单元80;六区第一辊轮组610;六区第二辊轮组710;六区第三辊轮组810;第一温度监测装置611;第二温度监测装置711;第三温度监测装置811;掰板装置91;裁切刀92;玻璃体10分片产品90;玻璃体边部101;玻璃体10扭曲102;加热装置103;冷却装置105;耐火材料104;保温材料106。
具体实施方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成型炉体内的溢流砖(11),从溢流砖尖端依次沿玻璃体(10)下拉方向设置在成型炉体内的均热风箱(222)、厚度调整辊轮组(21)、隔热保温层(42)、冷却精调装置和掰板夹持辊轮,以及设置在成型炉体下方的裁切刀(92)和掰板装置(91);所述溢流砖(11)两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加热装置(12);所述均热风箱(222)对称设置在玻璃两侧,其上端设置温度监控点(211),下端设置活动挡板(23);所述厚度调整辊轮组(21)设置在活动挡板(23)下方;厚度调整辊轮组(21)和掰板夹持辊轮在对应位置压紧夹持玻璃体(10)设置;所述厚度调整辊轮组(21)和隔热保温层(42)之间的玻璃体(10)两侧设置第一温度调节单元(30);冷却精调装置外侧分别设置第二温度调节单元(50);掰板夹持辊轮沿玻璃体(10)流向设置三组,三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三温度调节单元(60)、第四温度调节单元(70)和第五温度调节单元(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板玻璃翘曲应力分区控制的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沿玻璃体(10)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加热装置(103)、耐火材料(104)、冷却装置(105)和保温材料(106);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03)靠近玻璃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淼胡卫东张志军晁耀定任泳静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