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旁路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46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接触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旁路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旋转平推机构相连,所述旋转平推机构与手柄和触发机构相连,所述触发机构采用杠杆原理,触发旋转平推机构执行合闸操作,所述旋转平推机构用于通过旋转平推动触头向靠近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实现合闸操作;通过手动转动手柄,平推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实现分闸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旁路开关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吸合功率小、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旁路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旁路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压电力电子领域,尤其是高压SVG及直流输配电领域,核心功率单元故障在自身核心元件损坏的基础上进一步会导致整体设备的停机,从而导致设备无法实现功能、威胁着上层设备的安全,因此,需要在核心功率单元故障时,借助旁路开关快速闭合,使故障功率单元退出回路,阻止故障进展,并上报故障,设备继续运行,从而大幅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
[0003]目前,旁路开关对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进行旁路保护,其主接点与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并联连接,正常工作时旁路开关主接点为开路,当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故障时,给旁路开关下发合闸控制信号,旁路开关主接点快速闭合,旁路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使系统依然正常运行。
[0004]现在市场上用作旁路开关的多为电磁式、永磁真空式等等,相较于电磁式,永磁真空式具有节能、无温升、触头不振颤、寿命长、防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与此同时,永磁真空式也具有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使用及运输不方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旁路开关,解决现有旁路开关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使用及运输不方便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新型旁路开关,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旋转平推机构相连,所述旋转平推机构与手柄和触发机构相连,所述触发机构采用杠杆原理,触发旋转平推机构执行合闸操作,所述旋转平推机构用于通过旋转平推动触头向靠近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实现合闸操作;通过手动转动手柄,平推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实现分闸操作。这样,通过平推方式控制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合闸和分闸,使其整体为直动式结构,并且采用杠杆原理设计触发机构,即利用较小的驱动力就能够实现机构的动作,从而最大程度地简化整体结构,降低装配难度,缩短生产周期,提升了旁路开关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吸合功率小、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0008]进一步,所述旋转平推机构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储能件连接,另一端与动触头远离静触头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在能够拆卸的连接处横跨套装有复位杠杆,所述复位杠杆与导向杆、动触头均转动连接,其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且与触发机构能够拆卸地连接,
[0009]所述触发机构与复位杠杆的另一端解除连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储能件平推导向杆连同动触头向靠近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同时带动复位杠杆绕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实现合闸操作,并提供合闸保持力;
[0010]转动手柄,带动复位杠杆绕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直至复位杠杆的另一端与触发机构连接,同时带动导向杆连同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实现分闸操作。
[0011]整个旋转平推机构也采用类杠杆原理,以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储能件产生的弹力作为平推作用力,带动导向杆连同动触头向静触头运动,实现合闸,在此期间,弹性储能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可以用于提供合闸保持力,保障了静触头和动触头的接触压力,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合闸性能,同时利用卡在导向杆、动触头之间的复位杠杆,借助它们之间转动连接,而且复位杠杆的转动中心并不是在导向杆、动触头之间,这样,通过手动转动手柄带动复位杠杆转动的同时,会对导向杆产生推力,促使弹性储能件被压缩进一步进行储能,为下一次快速合闸做准备,直至复位杠杆的另一端与触发机构连接,实现分闸。
[0012]进一步,所述复位杠杆包括卡在动触头和导向杆之间的圆形部,所述圆形部与动触头和导向杆的接触面均为圆弧状,其一端与转轴部连接,另一端与转接部连接,其内部设置有供能够拆卸连接处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转轴部设置有供第一转轴通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转接部用于与手柄、触发机构连接,
[0013]所述新型旁路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圆形部的圆心与第一转轴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新型旁路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圆形部的圆心处于第一转轴的轴心和动触头之间。
[0014]借助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垂直设置以及圆形部,可以非常巧妙地将复位杠杆、动触头、导向杆连接在一起,实现套装连接的同时,在转动复位杠杆时,实现对动触头的平推运动,为后续的分合闸提供保障。
[0015]进一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沿轴向设置有套管,所述动触头远离静触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套管采用螺纹配合,
[0016]所述弹性储能件设置为碟簧,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环状凸起,其表面套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碟簧,所述碟簧的一端卡在环状凸起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芯架上。
[0017]进一步,所述碟簧的两端均设置有垫片,其外径大于环状凸起的外径,内径与导向杆的外径配合,在所述环状凸起一侧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一个行程开关,所述新型旁路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垫片的边缘与行程开关的触发弹片接触,所述新型旁路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垫片的边缘与行程开关的触发弹片不接触,所述行程开关用于采集合闸完成信号和分闸起始信号。这样,借助行程开关采集合闸完成信号和分闸起始信号,然后反馈给电网控制器,告知旁路开关是否完成旁路功能,以便进行后续控制。
[0018]进一步,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脱扣杠杆,所述脱扣杠杆通过第二转轴与芯架转动连接,其一端与复位杠杆的转接部采用勾搭方式连接,另一端正对触发杆设置,所述触发杆与驱动机构连接,
[0019]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带动触发杆向靠近脱扣杠杆的另一端运动,带动脱扣杠杆绕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直至脱扣杠杆的一端与复位杠杆的转接部解除勾搭配合,触发旋转平推机构执行合闸操作。
[0020]该脱扣杠杆与复位杠杆的具体勾搭配合方式、第二转轴设置为脱扣杠杆的具体位置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倒扣配合的“7”型等等,电磁感应方式可以很好地接收电网控制器的指令,控制触发杆动作,进而触发旋转平推机构执行合闸操作。
[0021]进一步,所述复位杠杆的转接部表面设置有与手柄一端配合的凹槽,其内部设置有供脱扣杠杆的一端通过的第三通道,所述脱扣杠杆的一端与第三通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折角状的复位弹片;
[0022]手动转动手柄,带动复位杠杆的转接部绕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三通道的内壁通过挤压复位弹片,促使脱扣杠杆的一端直向靠近转接部的方向移动,直至两者勾搭配合,同时平推导向杆连同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移动,实现分闸操作。
[0023]进一步,所述脱扣杠杆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直角卡口,所述复位杠杆的转接部的端部设置有与直角卡口配合的斜角凸起。
[0024]进一步,所述芯架包括第一U形腔,所述第一U形腔的竖板与第二U形腔的两个横板、一个竖板的侧面均连接,在所述第一U形腔的竖板的中心设置有碟簧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U形腔的腔体用于放置旋转平推机构,所述第一U形腔的腔体用于放置驱动机构;
[0025]所述复位杠杆的第二通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旁路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旋转平推机构相连,所述旋转平推机构与手柄和触发机构相连,所述触发机构采用杠杆原理,触发旋转平推机构执行合闸操作,所述旋转平推机构用于通过旋转平推动触头向靠近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实现合闸操作;通过手动转动手柄,平推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实现分闸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旁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推机构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储能件连接,另一端与动触头远离静触头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在能够拆卸的连接处横跨套装有复位杠杆,所述复位杠杆与导向杆、动触头均转动连接,其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且与触发机构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触发机构与复位杠杆的另一端解除连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储能件平推导向杆连同动触头向靠近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同时带动复位杠杆绕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实现合闸操作,并提供合闸保持力;转动手柄,带动复位杠杆绕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直至复位杠杆的另一端与触发机构连接,同时带动导向杆连同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实现分闸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旁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杠杆包括卡在动触头和导向杆之间的圆形部,所述圆形部与动触头和导向杆的接触面均为圆弧状,其一端与转轴部连接,另一端与转接部连接,其内部设置有供能够拆卸连接处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转轴部设置有供第一转轴通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转接部用于与手柄、触发机构连接,所述新型旁路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圆形部的圆心与第一转轴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新型旁路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圆形部的圆心处于第一转轴的轴心和动触头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旁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沿轴向设置有套管,所述动触头远离静触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套管采用螺纹配合,所述弹性储能件设置为碟簧,所述导向杆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环状凸起,其表面套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碟簧,所述碟簧的一端卡在环状凸起的一侧,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斌杨志轶桑文磊尹薇曹公正谢加民
申请(专利权)人: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