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用刀柄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943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刀柄及加工方法,涉及机床零部件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具有形成中心回转轴的主体部;于主体部一端由主轴内的拉刀机构通过刀柄上端的拉钉实现对刀柄的拉紧固定的被接合端;所述被接合端包括被契合至主轴端部内形成负压吸附状态的被接合面,被接合面上沿被接合端的顶端侧自主体部跟部形成锥状,于锥状的被接合面上设置多组以主体部中心回转轴旋转对称的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技术效果是,上述刀柄具有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能够有效的防止刀柄粘附于主轴而卡刀,有效的降低刀柄与主轴锥口配合处的表面张力。工作时也具备良好的动平衡。工作时也具备良好的动平衡。工作时也具备良好的动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机床用刀柄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刀柄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各类型号刀柄,刀柄锥面皆与主轴的锥口精密配合,主轴内的拉刀机构通过刀柄上端的拉钉实现对刀柄的拉紧,换刀的时候,拉刀机构张开,实现松刀、换刀。
[0003]然而刀柄的锥面是经过精磨后的完整光滑面,与主轴的锥口整面接触配合。目前90%以上的加工场合皆为湿式加工,加工时采用切削液,加工和换刀过程中刀柄表面难以避免被切削液打湿,残留的液体在刀柄的锥面形成液膜,当刀柄被装上主轴由于有液膜的存在,形成较大的表面张力。主轴松刀的时候,刀柄并不会自动脱落,换刀的时候就会出现卡刀。甚至在主轴松刀未成功的情况下,执行继续换刀动作,而出现撞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用刀柄,其具有去除刀柄吸附状态的表面张力进而不容易卡刀和撞刀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刀柄,具有形成中心回转轴的主体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用刀柄,具有形成中心回转轴(10)的主体部(200);于主体部(200)一端由主轴(100)内的拉刀机构(101)通过刀柄上端的拉钉(102)实现对刀柄的拉紧固定的被接合端(201);与主体部(200)另一端且与被接合端(201)共线的刀具夹持端(202);所述被接合端(201)包括被契合至主轴(100)端部内形成负压吸附状态的被接合面(203),被接合面(203)上沿被接合端(201)的顶端侧自主体部(200)跟部形成锥状,被接合面(203)上沿主体部(200)跟部处设有环形沟槽(204);其特征在于:于锥状的被接合面(203)上设置多组以主体部(200)中心回转轴(10)旋转对称的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205),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205)一端贯通环形沟槽(204),且另一端贯通被接合端(201)的轴向外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205)的曲线方程为:f=n(K2F2‑
K1F1)+G+K3F3+K4F4‑
αn2gA/θA=π(R2+R1)(R2‑
R1)(4

Δ2)/αnΔr=f(z)=R1+Δ*zF2=I*n2(R2‑
R1)2/R1rθ=πnα/30+θ0其中,z为离刀柄小端高度尺寸,θ0为曲线起始点切线与轴线的夹角,A为沟槽截面面积,θ为曲线切线与轴线的夹角,G为刀柄本身重力,F3为主轴松刀时的打刀力,F4为主轴松刀吹气作用在刀柄上的力,Δ为刀柄锥面锥度,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n为转速,R1为刀柄锥面小端半径,R2为刀柄锥面大端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205)数量为3~6段,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205)截面积为0.5024mm2~40.6944m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205)于凹陷底部至少形成一个导流面(300),该导流面(300)横截面为弧形,所述导流面(300)的两个侧面与被接合面(203)表面的被接合面(203)形成曲率连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基米德螺旋沟槽段(205)于凹陷底部至少形成两个导流面(300),且分别为相互构成锐角的第一导流平面(301)和第二导流平面(302);所述第一导流平面(301)和第二导流平面(302)的与被接合面(203)表面的相接的被接合面(203)形成曲率连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圳伟欧昭曾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久久犇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