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座、充电座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7931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座、充电座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充电座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均温板、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均温板的第一侧用于接触被充电设备,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均设于均温板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电源模组,电源模组设于壳体内;电源模组分别与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电性连接;控制模组,控制模组设于壳体内;控制模组与电源模组连接,用于在使用充电座向被充电设备充电过程中,根据均温板的温度,控制电源模组与制冷单元之间为导通状态;或,控制电源模组与加热单元之间为导通状态,以使得被充电设备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内。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座、充电座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座、充电座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多样化,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耗电也越来越快。电子设备的高耗电需求,导致了电子设备的用户经常需要补充电量。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用户经常需要充电的需求,目前存在各种形式的充电设备,这些充电设备在为电子设备充电过程中,会导致电子设备发热,需要对电子设备散热降温。
[0004]然而目前的充电设备只是通过加速发热区域空气流动的方式,对电子设备或充电座进行散热降温,散热效果差。另外,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间相比常温下大大延长,目前的充电设备无不具有加热功能。从而,现有的充电设备无法灵活地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充电过程中的电子设备的温度,进而导致充电效果差(例如充电时散热效果差或环境温度低导致充电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充电座、充电座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充电设备无法灵活地根据环境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均温板、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均温板的第一侧用于接触被充电设备,所述制冷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均设于所述均温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制冷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电性连接;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电源模组连接,用于在使用所述充电座向被充电设备充电过程中,根据所述均温板的温度,控制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制冷单元之间为导通状态;或,控制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加热单元之间为导通状态,以使得所述被充电设备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均温板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温度,控制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制冷单元之间为导通状态;或,控制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加热单元之间为导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制冷单元远离所述均温板的一侧连接,所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均温板和散热单元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多个制冷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单元和所述多个制冷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均温板的第二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风扇模组,所述风扇模组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散热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所述散热单元位于所述散热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包括供电单元和用于接外部电源的供电端,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供电端,均分别与所述制冷单元、所述加热单元、所述风扇模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供电端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供电端通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供电单元处于断电状态;在检测到所述供电端断电、所述充电座与被充电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供电单元处于开启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电源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蓬勃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