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及提高装置波形质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缝合环转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及提高装置波形质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压配电网在设备检修时通常采用先停电后倒闸的方式,给用户造成较长的停电时间。近年来,随着用电负荷的攀升,用户对于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降低用户停电感知,减小备用电源投入对负荷产生的冲击,提出了一种新型转电方式,即无缝合环转电。
[0003]无缝合环转电可被描述为:在两侧低压母线之间注入电压源,实现对回路潮流的灵活控制,为线路开关提供零电压或零电流开断条件,以达到负荷转移无冲击目的。实现无缝合环转电功能的装置称为无缝合环装置,该装置由电力电子装置提供注入电压源并实现转电过程中的潮流控制,由变压器将电力电子装置输出的交流电压变换电压等级向两低压母线间注入补偿电压。
[0004]由于无缝合环转电装置的应用范围较广,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常用于不同水平的补偿电压和负载电流。当无缝合环转电装置用于较大功率传输时,若为了保证装置输出波形良好,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器、逆变器以及变压器;所述整流器,用于将母线电压整流成对应的直流电压;所述逆变器直流侧与整流器连接,用于将整流器整流后的直流电压逆变成交流电压后,从逆变器的交流侧输出;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与所述逆变器的交流侧相连,副边绕组串联在两个交流母线电压的联络线上,用于将逆变器交流侧输出的交流电压变换成对应的补偿电压注入两个交流母线电压之间;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采用多绕组串并联连接,通过控制多绕组的串并联关系实现副边绕组的等效绕组值可调节;在无缝合环转电装置投入使用时,确定要进行转电的两个交流母线电压的相角差,不同相角差对应不同的补偿电压;所述变压器根据两个交流母线电压的相角差确定所需的补偿电压,并对应确定所需的副边绕组等效绕组值,调整副边绕组的串并联关系,输出所需的补偿电压;所述整流器的核心部件为晶闸管;在无缝合环转电装置退出过程中,所述整流器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使得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逐渐降低,此时逆变器的逆变调制比保持不变,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逐渐减小,变压器输出的补偿电压逐渐减小,补偿电压的相位逐渐改变,以使得转电后的交流母线电压上的电压幅值不变;当所述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减小至预设值时,保持所述晶闸管的导通角不变,所述逆变器的逆变调制比逐渐减小,使得所述补偿电压逐渐降低至极小值,当补偿电压降低至极小值时,所述无缝合环转电装置退出过程结束;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串并联设计和晶闸管导通角的控制使得逆变器的逆变调制比维持在稳定的水平,提高无缝合环转电装置输出波形的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WM调节装置;所述PWM调节装置用于根据无缝合环转电前后的电压参数确定补偿电压的相位,以采用PWM技术控制逆变器,使得逆变器输出对应相位的补偿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交流母线电压的相角差分别为30
°
、15
°
、7.5
°
的不同工况时,所述变压器的变比应分别为2:1、4:1、8:1,基于变压器的变比改变副边绕组的串并联关系,使变压器的变比维持在所述不同相角差对应的水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包括四个相同的子绕组,四个子绕组串联的绕组和是原边绕组的一半;当变压器变比为2:1时,四个子绕组串联;当变压器变比为4:1时,四个子绕组两两并联后再串联;当变压器变比为8:1时,四个子绕组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缝合环转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的核心部件为IGBT。6.一种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韩捷,李俊林,张旭,张晏玉,张迎晓,林劝立,段宜廷,王晓聪,祁远卓,官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