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890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包括,建立需水量预测模型,并根据需水量预测模型对受水地区的次年需水量进行预测;获取受水地区的各供水水库的历年每日入库流量、实时水位、降雨量、出库流量数据,建立各供水水库的可利用水资源动态变化模型;受水地区的水资源调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建立需水量预测模型对受水地区的次年需水量进行预测,结合历年每日入库流量、实时水位、降雨量、出库流量数据建立可利用水资源动态变化模型,根据各供水水库的地理位置、可利用水资源动态变化模型以及受水地区的次年需水量预测结果,进行受水地区的水资源调度,相较于传统方法,工作量小且预测精度高。工作量小且预测精度高。工作量小且预测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水调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蓄水量预测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我国需水量数据时间系列较短,且可靠性低,用常规的预测方法如定额法、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以及灰色预测等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预测精度也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常规的预测方法工作量大,而且预测精度低。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所述水调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需水量预测模型,所述需水量预测模型包括历史数据预测模型、生活需水量预测模型、生产需水量预测模型、生态需水量预测模型,并根据需水量预测模型对受水地区的次年需水量进行预测;获取受水地区的各供水水库的历年每日入库流量、实时水位、降雨量、出库流量数据,建立各供水水库的可利用水资源动态变化模型;结合所述各供水水库的地理位置、可利用水资源动态变化模型以及受水地区的次年需水量预测结果,进行受水地区的水资源调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数据预测模型通过获取历年需水量数据,建立历年需水量动态变化模型,通过历年需水量动态变化模型预测次年需水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历年需水量动态变化模型包括:获取历年实际需水量数据,计算相邻历年实际需水量之间的变化率,以今年实际需水量数据为初始需水量数据,计算的值,其中,w0为初始需水量,w1为上一年的实际需水量,当的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进一步依次计算的值,其中,w
i
为上i年的实际需水量,若的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则计算上i年至今年的平均需水量变化率变化率根据所述平均需水量变化率、今年实际需水量数据预测次年需水量;当的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计算的值,若的值皆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计算的值,若的值存在至少一个大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计算得到平均需水量变化率,结合今年实际需水量数据预测次年需水量,若的值皆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则进一步计算的值,以此类推,直至的值存在至少一个大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今年至前i

1年的需水量数据计算平均需水量变化率,再结合今年实际需水量数据预测次年需水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需水量预测模型基于同类地区居民生活用水变化趋势,结合受水地区的生活用水数据、收入水平数据、水价数据,采用定额法分别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水量进行预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定额
法分别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水量进行预测包括:根据历史生活用水数据以及历年人口数据统计,确定受水地区各年龄段人群的人均用水量,结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增长变化率,预测次年各年龄段人段的人口数据变化,根据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哲苏建强李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