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883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包括操作水管、连接头、花洒喷头、转接头、阀门和进水管;操作水管通过连接头相连,最上方的操作水管的上端通过转接头与花洒喷头相连,最下方的操作水管的下端与进水管通过阀门相连,进水管用于与供水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常见的材料,只需要进行选型和简单切割即可进行组装制造,取材、安装和操作都非常方便;操作水管和连接头的数量根据楼层高度进行选择,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不受楼层高度影响,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性强;施工人员站在地面上即可对较高的墙体进行润水作业,不需搭设脚手架,加快了施工进度,且降低了安全隐患。且降低了安全隐患。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


[0001]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尤其是以建筑为代表的飞速发展,更加印证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高度和速度。
[0003]伴随着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对于建筑的各种施工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繁华和人口密度等特殊区域,对于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以及对于周边的环境的影响标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多数历史城市为了很好的保护传统建筑,避免拆迁等造成大量的建筑材料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进行对城市中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是目前大中城市发展中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建设;而老旧小区的传统环境特点,为楼间距小,高度多为六层及以下的多层,外墙附着建筑物比较多,无法满足改造施工过程中大型建筑机械的辅助,同时又需要保证在进行修饰改造的同时,不能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施工大型机械噪音以及地面积水等影响休息和居民生活出行的情况的发生。
[0004]在建筑外墙粉刷和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外墙修葺中, 抹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对抹灰工序前需进行润墙作业施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方式对公共建筑施工进行润墙作业时,需要搭设脚手架,工作人员站在脚手架对公共建筑的墙壁进行浇水润墙或者直接站在地处对墙体进行高压喷射;使用这种传统的润墙方法,一方面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来回移动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同时为了润墙喷水专门搭建脚手架,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环境空间大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用水管直接浇水浪费水资源,而且润墙湿度不均匀,大量润墙水的下流,造成建筑物下方即周边大面积存水的话,不仅仅无法满足对于修葺改善与居住同时进行的施工要求,也给正在改善的老旧小区带来的安全隐患;比如外墙临街,会造成路面人行道湿滑,尤其是带有泥浆的排水,容易使住在老旧小区的许多居民,尤其是年纪较大或腿脚不便的居民摔伤等情况发生。
[0005]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抹灰前润墙的要求,又可以减少脚手架的搭建,同时不容易造成因为润墙而形成积水等情况发生的润墙装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旨在改善使用传统的墙体润水方法进行较高墙体的润水作业时,需要搭设使用脚手架带来的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和浇水润墙带来的水资源浪费和地面积水的问题。
[0007]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包括:操作水管;连接头,用于连接两根操作水管;
花洒喷头,设置于最上方的操作水管的上端;转接头,用于连接最上方的操作水管和花洒喷头阀门,设置于最下方的操作水管的下端,用于控制进入操作水管的水流量。
[0008]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与阀门相连,下端用于连接有供水装置。
[0009]所述操作水管使用铝塑管,每根操作水管的长度为1

1.5米。
[0010]所述连接头使用卡套式直通连接头;所述的操作水管上设置有滚动支撑机构。
[0011]所述滚动支撑机构包括套接管、锁紧螺栓、支撑板和万向轮,所述套接管与连接头、花洒喷头的手柄或者最上方的操作水管相连,并通过锁紧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板与套接管的外管壁相连,所述万向轮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支撑板与套接管相连接处的两侧。
[0012]所述套接管包括C形管部和C形管部的开口端延伸出的两个平板部,所述锁紧螺栓安装于两个平板部上。
[0013]所述C形管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层。
[0014]所述万向轮设置有螺杆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万向轮通过其螺杆部与支撑板上设置的螺纹通孔相连。
[0015]积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常见的材料,只需要进行选型和简单切割即可进行组装制造,取材、安装和操作都非常方便。2、操作水管和连接头的数量根据楼层高度进行选择,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不受楼层高度影响,使得本专利技术适用性强。3、施工人员站在地面上即可对较高的墙体进行润水作业,不需搭设脚手架,加快了施工进度,且降低了安全隐患。4、本专利技术使用花洒喷头和阀门进行用水控制,具有双重节水功能,大大节约了水资源。5、施工人员通过控制阀门可控制进水流量,可避免向墙壁喷水时造成水花四溅的问题,也可有效避免地面积水问题。6、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滚动支撑机构,通过滚动支撑机构,施工人员进行墙体润水作业时,可将本专利技术的上端直接靠在墙壁上,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前视图;图3为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滚动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滚动支撑机构的侧视图;图6为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滚动支撑机构的俯视图。
[0017]图中为:操作水管1、连接头2、花洒喷头3、转接头4、阀门5、进水管6、套接管7、锁紧螺栓8、支撑板9、万向轮10、橡胶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包括三根操作水管1、两个连接头2、一个花洒喷头3、一个转接头4、一个阀门5和一个进水管6,其中,操作水管1使用铝塑管,每根操作水管1的长度为1米,连接头2使用卡套式直通连接头,阀门5使用球阀。三根操作水管1通过两个连接头2依次相连。最上方的操作水管1的上端通过转接头4与花洒喷头3相连。最下方的操作水管1的下端与进水管6通过阀门5相连。进水管6用于与供水装置相连,如进水管6与软管相连,软管与自来水管相连或者水泵的出水口相连。
[00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施工人员手持操作水管1将花洒喷头3举起至需要润水的墙壁的上端,打开阀门5,供水装置提供的水先进入操作水管1中,然后进入花洒喷头3中,通过花洒喷头3的喷水孔喷出,对墙壁进行润水。
[0020]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常见的材料,只需要进行选型和简单切割即可进行组装制造,取材、安装和操作都非常方便。
[0021]二是操作水管1和连接头2的数量根据楼层高度进行选择,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不受楼层高度影响,使得本专利技术适用性强。、三是施工人员站在地面上即可对较高的墙体进行润水作业,不需搭设脚手架,加快了施工进度,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0022]四是本专利技术使用花洒喷头3和阀门5进行用水控制,具有双重节水功能,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0023]五是施工人员通过控制阀门5可控制进水流量,可避免向墙壁喷水时造成水花四溅的问题,也可有效避免地面积水问题。
[0024]实施例2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请参阅图3,包括三根操作水管1、两个连接头2、一个花洒喷头3、一个转接头4、一个阀门5、一个进水管6和一个滚动支撑机构。其中,操作水管1使用铝塑管,每根操作水管1的长度为1.5米,连接头2使用卡套式直通连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水管(1);连接头(2),用于连接两根操作水管(1);花洒喷头(3),设置于最上方的操作水管(1)的上端;转接头(4),用于连接最上方的操作水管(1)和花洒喷头(3)阀门(5),设置于最下方的操作水管(1)的下端,用于控制进入操作水管(1)的水流量;所述的操作水管(1)上设置有滚动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的上端与阀门(5)相连,下端用于连接有供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水管(1)使用铝塑管,每根操作水管(1)的长度为1

1.5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墙体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使用卡套式直通连接头。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奇丁兵兵鲁假超关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