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883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制剂的技术领域。所述中药颗粒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下列组分:丹参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的
,具体是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原发性痛经或功能失调性痛经是青年妇女在月经前,经期或经后发生下 腹疼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甚或伴有精神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中医认为是妇女经期的小腹血瘀证。在《内经.举痛论篇第三十九》中记载:
ꢀ“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 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以后在《金匮要略》中也记有“带下经水不 利,小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这些著述虽尚未提出痛经诊 断,就其描述的病情看,和痛经病是相通的,并且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已明确 提出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原发性痛经是青年妇女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 见疾病,其发病率国内报道为30.40

50.84%,国外报道为50

52%,由于原发 性痛经多发生在健康青年妇女之中,因而本病严重影响学习或工作。根据美国 的统计,青年妇女缺课、缺勤最大的原因即因患原发性痛经,估计每年全国共 耗费一亿四千万以上的小时。因此,对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及治疗应该进行重点 研究。
[0003]本病的发病原因及其病因正如前述,中医中早有记载,属于血分病症,而 且是因血瘀所致,就血瘀的分型看,当前主张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 血瘀及热结血瘀四类,从临床援救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无症可考,由于是 青年妇女患病,因期许造成血瘀者为数较少,绝大多数者是气滞血瘀和寒凝血 瘀两类。现代医学对痛经病因的研究多倾向于PGF2a及血管加压素的作用,认 为其病理改变是因子宫平滑肌和血管发森个痉挛性收缩造成缺血所致,为此, 近年来多采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制剂,如消炎痛、乙酰水杨酸及甲、氟灭酸 等治疗本病,Kan

PPiLa等应用酮基布洛芬50毫克或消炎痛25毫克治疗,其 总有效率为88%和89%,未有痊愈病例。Bnaoff报道应用甲灭酸药物治疗122 例,缓解率为34%,用异丁苯甲酸治疗161例,缓解率为61

82%,用甲氯苯丙 酸治疗587例,缓解率为74

85%,但未报道远期疗效。
[0004]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安全解决妇女痛经问题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治 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下列组分:丹参12

19 份、赤芍5

14份、香附(醋制)8

13份、玫瑰花7

14份、蒲黄4

7份、元 胡(醋制)7

12份、五灵脂(制)5

8份、桂枝4

8份、红花3

7份、乌药 10

15份。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中药颗粒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下列组分:丹参15份、赤 芍10份、香附(醋制)10份、玫瑰花10份、蒲黄6份、元胡(醋制)10份、 五灵脂(制)6份、桂枝6份、红花6
份、乌药12份。
[0008]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取原料加水煎 煮2小时,过滤药液备用,将药材进行二次煎煮1.5小时,过滤药液,将两次 煎煮的药液合并后浓缩至原药液的,向浓缩后的药液中加入乙醇,搅拌静置, 去除上层清液回收乙醇,取沉淀物浓缩至稠膏状,加入辅料制粒,干燥,混合 均匀,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辅料为蔗糖,蔗糖质量为稠膏质量的4倍。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方中沿用中药活血祛瘀、行气解痉、直通等药 物配置二层,处方中桂枝温里散寒而祛瘀,丹参、赤芍、玫瑰花、红花、蒲黄、 五灵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香附疏肝理气,元胡、乌药行气直通。重用活血 化瘀谙药,佐以行气及温经之品,由于青年妇女易于“郁怒伤肝,肝气不舒”, 且“肝脉直抵小腹”,在次方中又稍佐香附以疏肝,以提高疗效。经试验证明, 本中药颗粒的药理作用与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发病原理的认识基本一致,本 药具有抑制和对抗前列腺素的作用,能纠正因平滑肌及血管痉挛造成的血液动 力学改变,同时还有明显抑制血小板粘附性及聚集的功能,使血液粘度、血浆 粘度计红细胞压积等均有明显的降低,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变性,达到活血化瘀、 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 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 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实施例1
[001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包括丹参12份、赤芍5份、香附(醋制)8 份、玫瑰花7份、蒲黄4份、元胡(醋制)7份、五灵脂(制)5份、桂枝8 份、红花7份、乌药15份。
[0014]取上述原料加水煎煮2小时,过滤药液备用,将药材进行二次煎煮1.5 小时,将两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后浓缩至原药液分量的,向浓缩后的药液中加 入乙醇,搅拌静置,取出上层清液回收乙醇,取沉淀物浓缩至稠膏状,加入稠 膏质量4倍的蔗糖,混合均匀,干燥,混合,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
[0015]实施例2
[0016]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包括丹参15份、赤芍10份、香附(醋制)10 份、玫瑰花10份、蒲黄6份、元胡(醋制)10份、五灵脂(制)6份、桂枝 6份、红花6份、乌药12份。
[0017]取上述原料加水煎煮2小时,过滤药液备用,将药材进行二次煎煮1.5 小时,将两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后浓缩至原药液分量的,向浓缩后的药液中加 入乙醇,搅拌静置,取出上层清液回收乙醇,取沉淀物浓缩至稠膏状,加入稠 膏质量4倍的蔗糖,混合均匀,干燥,混合,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
[0018]实施例3
[0019]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包括丹参19份、赤芍14份、香附(醋制)13 份、玫瑰花14份、蒲黄7份、元胡(醋制)12份、五灵脂(制)8份、桂枝 8份、红花7份、乌药15份。
[0020]取上述原料加水煎煮2小时,过滤药液备用,将药材进行二次煎煮1.5 小时,将两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后浓缩至原药液分量的,向浓缩后的药液中加 入乙醇,搅拌静置,取出上层清液回收乙醇,取沉淀物浓缩至稠膏状,加入稠 膏质量4倍的蔗糖,混合均匀,干燥,混
合,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
[0021]中医认为痛经患者多由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所造成,乃属于血瘀证范畴, 血瘀经研究主要是血管病损或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近年来研究发现微循环障 碍与血小板的内在活性因子的释放、血液粘稠度、血细胞聚集性增高等均可促 进血栓形成,或血管强烈收缩只是血循环障碍,对痛经病的发作可能有一定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颗粒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下列组分:丹参12

19份、赤芍5

14份、香附(醋制)8

13份、玫瑰花7

14份、蒲黄4

7份、元胡(醋制)7

12份、五灵脂(制)5

8份、桂枝4

8份、红花3

7份、乌药10

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颗粒包括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希武姜芬周兆伍戴学顺丁建香周雪晶姜波宋贵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白山正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