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5734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羌活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偏头痛(migraine)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

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

3,人群中患病率为5%

10%,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发作时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活动,频繁发作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调查显示,74%

97%的患者认为偏头痛影响日常生活, 70%

80%因病情严重需要卧床,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
[0003]偏头痛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目前还缺乏理想的防治药物。偏头痛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有关发病机制的学说,包括血管活性物质学说、三叉神经血管脑膜反应学说、内源性疼痛控制系统障碍、血管痉挛学说、离子通道障碍及遗传因素等。西医药物治疗包括两个方面:对症治疗及预防性治疗。对症治疗即发作时止痛治疗,是一种被动的治疗方法,发作频繁的患者长期用止痛药物存在成瘾性、疗效减退及引起药物相关性头痛等副作用,所以对本病的预防治疗更为重要;预防性治疗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为钙离子拮抗剂西比灵,可以减少部分患者的头痛评分及发作频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控制,同时也存在体重增加及椎锥体外系的副作用。其他药物由于副作用更明显,而且预防性治疗疗程周期要求较长,患者多顾忌长期应用预防性药物的副作用,不能坚持服用。因此探索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预防方法有重要意义。
[0004]偏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中医认为该病有外感和内伤之别,《临证指南医案头痛》云:“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诸阴寒邪不能上逆,为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踞,厥阴之风火乃能逆上作痛。”“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故头痛多为风邪所致,又有“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之说。同时病理因素以瘀血为主,所谓不通则痛,是多数偏头痛的发病基础。临床中有大量的中医药治疗报道,以辨证分型为主,取得一定疗效。但目前多以一般的临床观察为主,缺乏设计规范的随机对照研究。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110269913A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黄芪15

60份,川芎15

60份,天麻12

60份,白术15

60份,石菖蒲12

48份,羌活15

40份,竹茹10

36份,蔓荆子6

24 份,藁本5

30份。所述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化瘀通络、疏风止痛、清化痰湿、健运脾胃的功效,适用于瘀血阻络兼痰湿上蒙型偏头痛的患者。中国专利文献CN110448601A公开了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解决偏头痛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葛根20

40g、羌活5

15g、白芷7

17g、防风5

15g、川芎5

15g、细辛1

5g、醋延胡索10

20g、皂角刺3

9g、柴胡5

15g、黄芩5

15g、蜈蚣0.5

1.5g、白芍 20

40g和甘草5

13g,所述专利技术组方科学,合理配伍,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缓急止痛之功效,是治疗偏头痛药物上的创新。但是关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羌活3

9份、细辛1

5份、川芎6

12份、香附10

20份、荆芥9

15份、薄荷6

12份、菊花6

12份、白芷6

12份、石菖蒲6

12份、蔓荆子6

12份、藁本6

12份。
[0011]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羌活4

8份、细辛2

4份、川芎8

10份、香附13

18份、荆芥10

14份、薄荷8

10份、菊花 8

10份、白芷8

10份、石菖蒲8

10份、蔓荆子8

10份、藁本8

10份。
[0012]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羌活6份、细辛3份、川芎9份、香附15份、荆芥12份、薄荷9份、菊花9份、白芷9 份、石菖蒲9份、蔓荆子9份、藁本9份。
[0013]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4]以上所述任一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原料药,分别粉碎、混匀,得到药物混合物,加入相当于药物混合物总重量3

5 倍的水,文火煎煮30

6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即得。
[0015]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6]以上所述任一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偏头痛药物中的应用。
[0017]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剂型为口服制剂。
[0018]更优选地,所述的口服制剂剂型为颗粒剂、片剂、丸剂、散剂、冲剂、口服液或胶囊。
[0019]羌活: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胖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亦。”[0020]细辛: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本草汇言》:“细辛,佐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羌活3

9份、细辛1

5份、川芎6

12份、香附10

20份、荆芥9

15份、薄荷6

12份、菊花6

12份、白芷6

12份、石菖蒲6

12份、蔓荆子6

12份、藁本6

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羌活4

8份、细辛2

4份、川芎8

10份、香附13

18份、荆芥10

14份、薄荷8

10份、菊花8

1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霞李文娟黄文琦孙靖潘燕君王安安孙璐舒碧莹蔡舒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