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40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包括地球仪本体、遥控器和底座,底座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套筒,套筒顶端滑动连接有支柱,支柱顶端连接有透明球形罩,透明球形罩内壁一侧设有安装有微型马达,微型马达输出端套装有连接座,且微型马达输出端通过连接座与地球仪本体传动连接,地球仪本体内壁嵌设安装有若干光敏传感器,且若干光敏传感器检测端均贯穿地球仪本体,并延伸至地球仪本体的外壁,底座外壁一侧安装有扬声器,且扬声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该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且减少了污渍的附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具体为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

技术介绍

[0002]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模型,最早由德国航海家、地理学家马丁
·
贝海姆于1492年专利技术制作。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地区的相互关系是比较正确的。
[0003]然而,现有的地球仪,在进行教学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人体过多的接触,导致地球仪的表面附着较多的污渍,部分细小的地理信息可能会被遮挡,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并且,现有的地球仪,只能进行大致的视觉参考,无法对重点地区进行语音播报的信息指导。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包括地球仪本体、遥控器和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顶端滑动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顶端连接有透明球形罩,所述透明球形罩内壁一侧设有安装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输出端套装有连接座,且所述微型马达输出端通过连接座与地球仪本体传动连接,所述地球仪本体内壁嵌设安装有若干光敏传感器,且若干所述光敏传感器检测端均贯穿地球仪本体,并延伸至地球仪本体的外壁,所述底座外壁一侧安装有扬声器,且所述扬声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光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遥控器顶端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激光灯头,所述遥控器外壁一侧安装有若干控制按钮,且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激光灯头电性连接,且受控于控制按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外壁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一端贯穿套筒,并延伸至内部,所述支柱外壁设置有若干与旋钮相互卡合的定位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内壁底端安装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顶端与支柱的底端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球形罩在远离微型马达在一侧设有活动座,且所述透明球形罩通过活动座与地球仪本体活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端一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顶端卡合连接有保护塞。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球仪本体内壁一侧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顶端安装有照明灯。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遥控器外壁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顶端一侧卡合连接有电池盖。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通过透明球形罩对地球仪本体的保护作用,使得外界环境不能对地球仪本体造成影响,并通过微型马达驱动地球仪本体,使得该地球仪实现了自动化自转模拟,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拨动,从而,避免了人体的过多接触,再通过光敏传感器、扬声器与激光灯头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该地球仪实现了对重点地区进行语音播报的功能,通过按压遥控器上的控制按钮,使得激光灯头照射到相应的光敏传感器,从而,将对应地区的信息通过扬声器进行语音播放,通过这种智能化的操控,较大地提高了该地球仪教学质量;
[0014]2、该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通过旋钮与定位孔的相互配合,使得该地球仪的高度调节得以实现,并通过压力弹簧的安装,使得套筒与支柱之间的伸缩调节更加方便,再通过活动座的活动连接,使得地球仪本体的转动更加稳定,同时,通过照明灯的安装,使得该地球仪在阴暗的环境中依然可以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且减少了污渍的附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的遥控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的球形罩结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的图1中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的支柱结构剖视图。
[0021]图中:1、地球仪本体;2、遥控器;3、底座;4、支柱;5、旋钮;6、透明球形罩;7、套筒;8、保护塞;9、扬声器;10、顶盖;11、激光灯头;12、控制按钮;13、电池盖;14、灯座;15、照明灯;16、光敏传感器;17、微型马达;18、连接座;19、压力弹簧;20、定位孔;21、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技术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包括地球仪本体1、遥控器2和底座3,底座3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套筒7,套筒7顶端滑动连接有支柱4,支柱4顶端连接有透明球形罩6,透明球形罩6内壁一侧设有安装有微型马达17,微型马达17输出端套装有连接座18,且微型马达17输出端通过连接座18与地球仪本体1传动连接,地球仪本体1内壁嵌设安装有若干光敏传感器16,且若干光敏传感器16检测端均贯穿地球仪本体1,并延伸至地球仪本体1的外壁,底座3外壁一侧安装有扬声器9,且扬声器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光敏传感器16电性连接,遥控器2顶端连接有顶盖10,顶盖10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激光灯头11,遥控器2外壁一侧安装有若干控制按钮12,且控制按钮12通过导线与激光灯头11电性连接,且受控于控制按钮12。
[0024]其中,套筒7外壁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5,旋钮5一端贯穿套筒7,并延伸至内部,支柱4外壁设置有若干与旋钮5相互卡合的定位孔20,通过旋钮5与定位孔20的相互配合,使得
该地球仪的高度调节得以实现。
[0025]其中,套筒7内壁底端安装有压力弹簧19,压力弹簧19的顶端与支柱4的底端连接,通过压力弹簧19的安装,使得套筒7与支柱4之间的伸缩调节更加方便。
[0026]其中,透明球形罩6在远离微型马达17在一侧设有活动座21,且透明球形罩6通过活动座21与地球仪本体1活动连接,通过活动座21的活动连接,使得地球仪本体1的转动更加稳定。
[0027]其中,底座3顶端一侧设置有充电口,充电口的顶端卡合连接有保护塞8,通过保护塞8的掩盖作用,使得该地球仪的充电口得到保护。
[0028]其中,地球仪本体1内壁一侧连接有灯座14,灯座14顶端安装有照明灯15,通过照明灯15的安装,使得该地球仪在阴暗的环境中依然可以使用。
[0029]其中,遥控器2外壁设置有电池槽,电池槽的顶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包括地球仪本体(1)、遥控器(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套筒(7),所述套筒(7)顶端滑动连接有支柱(4),所述支柱(4)顶端连接有透明球形罩(6),所述透明球形罩(6)内壁一侧设有安装有微型马达(17),所述微型马达(17)输出端套装有连接座(18),且所述微型马达(17)输出端通过连接座(18)与地球仪本体(1)传动连接,所述地球仪本体(1)内壁嵌设安装有若干光敏传感器(16),且若干所述光敏传感器(16)检测端均贯穿地球仪本体(1),并延伸至地球仪本体(1)的外壁,所述底座(3)外壁一侧安装有扬声器(9),且所述扬声器(9)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光敏传感器(16)电性连接,所述遥控器(2)顶端连接有顶盖(10),所述顶盖(10)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激光灯头(11),所述遥控器(2)外壁一侧安装有若干控制按钮(12),且所述控制按钮(12)通过导线与激光灯头(11)电性连接,且受控于控制按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教学用地球仪,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泽霞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市先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