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滁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84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5
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杆、摆动架、吊椅、踏板、扶手、角度限位机构和安全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杆中部设置了角度限位机构,通过将安全带封在扶手前侧,防止儿童在摆荡过程中采用错误姿势,并且安全带采用弹性材质,在摆荡过程中儿童即使撞在安全带上也不易造成伤害,儿童即可在吊椅上享受摆荡带来的刺激快乐,利于儿童亲近自然,通过在扶手表面设置了安全防护机构,在摆动架摆动至安全角度阈值时,摆动架与导杆接触,使摆动架通过导杆推动翻转架翻转,同时扭簧受力形变并以连接套为支点对翻转架施加反作用力,进而使翻转架吸收摆动架的动能,避免吊椅摆荡过高产生安全隐患。避免吊椅摆荡过高产生安全隐患。避免吊椅摆荡过高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


[0001]本技术具体是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涉及游乐设施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自然中适宜的环境与丰富的刺激,能够激发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从而促进其生理发育,在自然环境中游戏,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等,在开放式的自然环境,能够激发没有任何技能水平的儿童进行有创造性的行动,在竹林园区内往往会设立众多游乐设施,以便儿童亲近自然。
[0003]现有的游乐设施内配备有秋千,以便儿童玩耍,但由于儿童缺乏安全意识,会寻求刺激将秋千荡得过高,并且会因为好玩采用危险的姿势,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该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杆、摆动架、吊椅、踏板、扶手、角度限位机构和安全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架内侧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杆锁固,所述摆动架通过铰链与支撑杆表面转动配合,所述摆动架底端分别与吊椅和踏板进行螺栓固定,所述吊椅底部通过螺栓与踏板锁固,所述吊椅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扶手,所述角度限位机构设置于支撑杆中部,所述安全防护机构设置于扶手表面,所述角度限位机构包括翻转架、导杆、扭簧和连接套,所述翻转架套至支撑杆中部,所述翻转架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导杆转动配合,所述翻转架内侧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与连接套外表面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套套至支撑杆表面并与其螺栓锁固。
[0006]优选的,所述安全防护机构包括护套、安全带、连接杆、握柄和扣件,所述护套与扶手外表面套接固定,所述护套左侧粘接固定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右侧粘接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侧安装有握柄,所述护套右侧通过螺栓与扣件锁固,并且连接杆与扣件内侧相扣接。
[0007]优选的,所述翻转架、扭簧和连接套中心线均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翻转架位于摆动架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导杆外表面套有一层橡胶套,且导杆位于摆动架的移动路径上。
[0009]优选的,所述导杆共设置有四组,且导杆沿摆动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摆动架转动至安全角度阈值时受到导杆阻挡,且摆动架与翻转架均以支撑杆为转点。
[0011]优选的,所述翻转架转动时扭簧处于蓄力状态,且翻转架保持水平时扭簧恢复自然状态。
[0012]优选的,所述安全带呈X型,且安全带的长度与吊椅的宽度相适配。
[0013]优选的,所述安全带采用尼龙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回弹性。
[0014]优选的,所述扣件采用ABS塑料材质,具有良好的韧性、硬度和刚性。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6]优点1:本技术所述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通过在支撑杆中部设置了角度限位机构,通过将安全带封在扶手前侧,防止儿童在摆荡过程中采用错误姿势,并且安全带采用弹性材质,在摆荡过程中儿童即使撞在安全带上也不易造成伤害,儿童即可在吊椅上享受摆荡带来的刺激快乐,利于儿童亲近自然。
[0017]优点2:本技术所述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通过在扶手表面设置了安全防护机构,在摆动架摆动至安全角度阈值时,摆动架与导杆接触,使摆动架通过导杆推动翻转架翻转,同时扭簧受力形变并以连接套为支点对翻转架施加反作用力,进而使翻转架吸收摆动架的动能,避免吊椅摆荡过高产生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角度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吊椅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安全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安全防护机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支撑架

1、支撑杆

2、摆动架

3、吊椅

4、踏板

5、扶手

6、角度限位机构

7、翻转架

71、导杆

72、扭簧

73、连接套

74、安全防护机构

8、护套

81、安全带

82、连接杆

83、握柄

84、扣件

8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杆2、摆动架3、吊椅4、踏板5、扶手6、角度限位机构7和安全防护机构8,支撑架1内侧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杆2锁固,摆动架3通过铰链与支撑杆2表面转动配合,摆动架3底端分别与吊椅4和踏板5进行螺栓固定,吊椅4底部通过螺栓与踏板5锁固,吊椅4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扶手6,角度限位机构7设置于支撑杆2中部,安全防护机构8设置于扶手6表面。
[0026]请参阅图2,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角度限位机构7包括翻转架71、导杆72、扭簧73和连接套74,翻转架71套至支撑杆2中部,翻转架71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导杆72转动配合,翻转架71内侧安装有扭簧73,扭簧73与连接套74外表面焊接固定,连接套74套至支撑杆2表面并与其螺栓锁固,翻转架71、扭簧73和连接套74中心线均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翻转架71位于摆动架3之间,导杆72外表面
套有一层橡胶套,且导杆72位于摆动架3的移动路径上,利于导杆72限制摆动架3的摆动角度,导杆72共设置有四组,且导杆72沿摆动架3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摆动架3转动至安全角度阈值时受到导杆72阻挡,且摆动架3与翻转架71均以支撑杆2为转点,利于将摆动架3保持在安全摆动角度内,翻转架71转动时扭簧73处于蓄力状态,且翻转架71保持水平时扭簧73恢复自然状态。
[0027]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安全防护机构8包括护套81、安全带82、连接杆83、握柄84和扣件85,护套81与扶手6外表面套接固定,护套81左侧粘接固定有安全带82,安全带82右侧粘接固定有连接杆83,连接杆83右侧安装有握柄84,护套81右侧通过螺栓与扣件85锁固,并且连接杆83与扣件85内侧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杆(2)、摆动架(3)、吊椅(4)、踏板(5)和扶手(6),所述支撑架(1)内侧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杆(2)锁固,所述摆动架(3)通过铰链与支撑杆(2)表面转动配合,所述摆动架(3)底端分别与吊椅(4)和踏板(5)进行螺栓固定,所述吊椅(4)底部通过螺栓与踏板(5)锁固,所述吊椅(4)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扶手(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限位机构(7)和安全防护机构(8),所述角度限位机构(7)设置于支撑杆(2)中部,所述安全防护机构(8)设置于扶手(6)表面,所述角度限位机构(7)包括翻转架(71)、导杆(72)、扭簧(73)和连接套(74),所述翻转架(71)套至支撑杆(2)中部,所述翻转架(71)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导杆(72)转动配合,所述翻转架(71)内侧安装有扭簧(73),所述扭簧(73)与连接套(74)外表面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套(74)套至支撑杆(2)表面并与其螺栓锁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亲近自然的儿童趣味竹林游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机构(8)包括护套(81)、安全带(82)、连接杆(83)、握柄(84)和扣件(85),所述护套(81)与扶手(6)外表面套接固定,所述护套(81)左侧粘接固定有安全带(82),所述安全带(82)右侧粘接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丽颖朱悦晗张梦琪胡颖陈昕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