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779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复烤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以对零料烟进行平铺的混配柜,用以向所述混配柜送料的喂料运输带,与所述混配柜衔接的正反运输带和与所述正反运输带两出料端分别衔接的回料运输带和出料运输带;其中,所述混配柜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混配柜之间通过运输带联动衔接;所述零料烟通过喂料运输带进入所述混配柜进行平铺,经平铺后的零料烟经正反运输带的正转或反转分别进入回料运输带和出料运输带,进入回料运输带的零料烟经喂料运输带进入另一混配柜进行再次平铺,进入出料运输带的零料烟出料至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构造简易,减少原料造碎,降低人工工时,提高了零料烟模块组合的均质化程度。均质化程度。均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复烤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卷烟品牌单规格规模不断增加,为降低叶组配方维护频次来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库数量较小的零料烟叶原料等级难以进入叶组配方使用,为提升零料烟叶原料的使用效率,势必利用打叶复烤线开展零料烟模块组合。
[0003]单个零料烟模块组合配方单批量为500000kg左右,配方等级个数100个以上,等级之间配比差异较大,大的等级重量为10000kg左右,小的等级重量为200kg左右,现有打叶复烤线投料环节,主要按照生产批次投料,投料采用人工配比,人工拆分,造成工时大,造碎大,并且难以实现精准配比投料,影响模块组合的均质化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零料烟使用效率低、混合不均匀和均质化程度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包括用以对所述零料烟进行平铺的混配柜,用以向所述混配柜送料的喂料运输带,与所述混配柜衔接的正反运输带和与所述正反运输带两出料端分别衔接的回料运输带和出料运输带;
[0006]其中,所述混配柜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混配柜之间通过运输带联动衔接;
[0007]所述零料烟通过喂料运输带进入所述混配柜进行平铺,经平铺后的零料烟经正反运输带的正转或反转分别进入回料运输带和出料运输带,进入回料运输带的零料烟经喂料运输带进入另一混配柜进行再次平铺,进入出料运输带的零料烟出料至下一工序。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混配柜两两组合为单元柜,所述单元柜中的两个混配柜共用一个喂料运输带。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喂料运输带衔接有一投料行车,所述投料行车安装有可正转和反转的运输带。
[00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混配柜可滑动安装有一布料行车和用以运输所述平铺后烟料的混料运输带。
[0011]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料运输带与所述正反运输带衔接。
[0012]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混配柜在所述布料行车的运动方向两端分别设有一接近开关,所述布料行车的运动方向两端设有与所述接近开关相匹配的电控板。
[0013]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近开关对称安装于所述混配柜中布料行车运动方向两端的中间位置。
[0014]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控板对称安装于所述布料行车运动方向两端的中间位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提供的零料烟混配装置,通过喂料运输带将零料烟运输至混配柜中的布料行车,当布料行车移动到混料柜的一端时,电控板感应到对应的接近开关,从而控制布料行车反向运行,进而将零料烟均匀落在混料运输带,实现零料烟的均匀平铺;首次平铺后的零料烟可沿回料运输带再次回到混料柜,实现对烟料的多次平铺和混料,提高均质化水平;均匀混合后的零料烟沿出料运输带运输至下一工序。本技术设计新颖,构造简易,减少原料造碎,降低人工工时,提高了零料烟模块组合的均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多功能混配柜的流程图。
[0018]其中:1、第一混配柜;11、第一喂料运输带;12、第一投料行车;13、第一布料行车;14、第一接近开关;15、第一电控板;16、第一混料运输带;2、第二混配柜;21、第二喂料运输带;22、第二投料行车;23、第二布料行车;24、第二接近开关;25、第二电控板;26、第二混料运输带;3、第三混配柜;31、第三喂料运输带;32、第三投料行车;4、第四混配柜;5、第五混配柜;6、第六混配柜;17、第一正反运输带;27、第二正反运输带;18、第一出柜运输带;19、第二出柜运输带;28、第三出柜运输带;29、第四出柜运输带;100、进料运输带;101、第一进料运输带;102、第二进料运输带;103、第三进料运输带;104、第四进料运输带;105、第五进料运输带;110、回料运输带;111、第一回料运输带;112、第二回料运输带;113、第三回料运输带;114、第四回料运输带;115、第五回料运输带;116、第六回料运输带;117、第七回料运输带;118、第八回料运输带;119、第九回料运输带;120、出料运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零料烟混配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安装的第一混配柜(1)、第二混配柜(2)、第三混配柜(3)、第四混配柜(4)、第五混配柜(5)、第六混配柜(6)。
[0021]第一混配柜(1)和第二混配柜(2)组合为第一单元柜,共同使用第一喂料运输带(11)及第一投料行车(12),第一投料行车(12)安装在第一喂料运输带(11)的下方位置;第一投料行车(12)上安装有运输带,该运输带通过变频电机控制可正转和反转,即控制向第一混配柜(1)或第二混配柜(2)投料。
[0022]第一混配柜(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布料行车(13),第一布料行车(13)通过导轨在第一混配柜(1)上往复移动布料;在第一布料行车(13)布料时,第一投料行车(12)前移或后移一个单位的距离,保证将烟叶原料均匀分布在布料行车上;第一混配柜(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混料运输带(16),通过控制第一混料运输带(16)的运输速度控制出料流量。第一混配柜(1)在第一布料行车(13)的移动方向的两端中部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接近开关(14),两端中部的第一接近开关(14)彼此对置,形成对称;在第一布料行车(13)的车头和车尾的两端中部分别安装有与第一接近开关(14)相搭配完成工作的第一电控板(15),两端中部的第一电控板(15)彼此对置,形成对称。第一布料行车(13)在第一混配柜(1)的上方往复运动,当第一布料行车(13)移动到第一混配柜(1)的一端时,安装在第一布料行车(13)上的第一
电控板(15)感应到对应的第一接近开关(14),PLC控制系统接收到该第一接近开关(14)发出的信号,控制第一布料行车(13)反向运行,如此反复,实现零料烟均匀落在第一混配柜(1)底部的第一混料运输带(16)上。
[0023]其中,第一布料行车(13)的车头和车尾依布料行车的运动方向而定,布料行车的运动方向是指沿混配柜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布料行车移动方向的前端部位定义为车头,相应的后端部位即为车尾。
[0024]第一混料运输带(16)的出料端衔接第一正反运输带(17),第一正反运输带(17)通过变频电机控制正转和反转,且其两出料端分别衔接第一出柜运输带(18)和第二出柜运输带(19);第二出柜运输带(19)的出料端衔接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对所述零料烟进行平铺的混配柜,用以向所述混配柜送料的喂料运输带,与所述混配柜衔接的正反运输带和与所述正反运输带两出料端分别衔接的回料运输带和出料运输带;其中,所述混配柜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混配柜之间通过运输带联动衔接;所述零料烟通过喂料运输带进入所述混配柜进行平铺,经平铺后的零料烟经正反运输带的正转或反转分别进入回料运输带和出料运输带,进入回料运输带的零料烟经喂料运输带进入另一混配柜进行再次平铺,进入出料运输带的零料烟出料至下一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混配柜两两组合为单元柜,所述单元柜中的两个混配柜共用一个喂料运输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料烟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运输带衔接有一投料行车,所述投料行车安装有可正转和反转的运输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敏徐少怀钱建财付金存潘高伟毛文龙李清朗王成勇韩云龙陈超姚政王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