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767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属于安防逃生领域。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包括气圈,所述气圈内壁外表面设有两个气嘴,所述气圈内壁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设有顶板,所述底座内壁底部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气杆,所述气杆外表面呈环形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连接管,所述气杆内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一,所述气杆顶部固设有气筒,所述气筒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气筒外表面呈环形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气筒外表面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套一,所述滑套一外表面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把手,此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火灾现场产生的大型坠落物对逃生人员造成的伤害,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装性。用的安装性。用的安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安防逃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对比文件中,如申请号为CN202020628977.9的申请文件,具体公开了“一种安防逃生装置,针对现有逃生装置需要人为控制绳索,若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
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逃生装置不需要人为控制绳索,方便依靠逃生绳和站板从高层向下逃生,不易造成摔伤,便于使用。”[0003]该申请文件虽然有益效果突出,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整体的构造较为简单,安全性能不高,尤其是在面临火灾的过程中,逃生人员在乘坐该装置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来自火灾楼层掉落物的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包括气圈,所述气圈内壁外表面设有两个气嘴,所述气圈内壁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设有顶板,所述底座内壁底部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气杆,所述气杆外表面呈环形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连接管,所述气杆内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一,所述气杆顶部固设有气筒,所述气筒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气筒外表面呈环形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气筒外表面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套一,所述滑套一外表面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把手,所述滑槽内壁设有滑杆,所述滑槽内壁顶部固设有弹簧二,所述气筒外表面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套二,所述滑套二圆周外壁呈环形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臂一,所述连接臂一靠外一端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臂二,所述气筒外表面顶部固设有固定环,所述气筒顶部固设有连接杆。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气杆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靠外一端与气嘴连接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拉杆底部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压板底部与拉杆顶部连接固定,所述弹簧一顶部与压板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弹簧一底部与气筒内壁底部连接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滑套一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底部与滑套一连接固定,所述滑杆顶部与滑套二连接固定,所述滑套二顶部与弹簧二连接固定,所述滑套二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与连接臂二靠内一端转动连接。
[0011]3.有益效果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1、本技术在结构上有所改进,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连接杆与转动轮上的逃生绳锁连接固定,当逃生人员坐在顶板上下降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固定板会通过拉杆拉动气筒内部的压板下降,当压板沿着气筒内壁下降时,会对气筒内部的气体进行压缩,使得气体通过气杆、连接管进入气圈内部,从而将气圈充满,在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气阀,能够避免进入气圈内部的气体泄出,在逃生人员下降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逃生人员通过拉动把手,使得滑套一沿着气筒的表面向下滑动,从而滑套一通过滑杆带动滑套二沿着气筒表面向下滑动,滑套二向下滑动的同时,使得连接臂一靠近气筒一端向下移动,连接臂二远离气筒一端会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滑套二、连接臂一、连接臂二和固定环呈伞状撑开,对来自火灾现场的坠落物进行阻挡;此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火灾现场产生的大型坠落物对逃生人员造成的伤害,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装性。
[0014]2、本技术在结构上有所改进,通过设置气圈,在使用过程中,气圈内部注入气体后能够有效的减轻装置与墙体以及其他物质之间的撞击力,同时在装置落地时,能够起到一定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气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气筒连接臂一和连接臂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1、气圈;2、气嘴;3、底座;4、顶板;5、固定板;6、气杆;7、连接管;8、拉杆;9、弹簧一;10、气筒;11、压板;12、滑槽;13、滑套一;14、把手;15、滑杆;16、弹簧二;17、滑套二;18、连接臂一;19、连接臂二;20、固定环;2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6]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包括气圈1,气圈1内壁外表面设有两个气嘴2,气圈1内壁固设有底座3,底座3顶部固设有顶板4,底座3内壁底部固设有固定板5,底座3内部设有气杆6,气杆6外表面呈环形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连接管7,气杆6内部设有拉杆8,拉杆8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一9,气杆6顶部固设有气筒10,气筒10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11,气筒10外表面呈环形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12,气筒10外表面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套一13,滑套一13外表面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把手14,滑槽12内壁设有滑杆15,滑槽12内壁顶部固设有弹簧二16,气筒10外表面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套二17,滑套二17圆周外壁呈环形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臂一18,连接臂一18靠外一端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臂二19,气筒10外表面顶部固设有固定环20,气筒10顶部固设有连接杆21;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连接杆21与转动轮上的逃生绳锁连接固定,当逃生人员坐在顶板4上下降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固定板5会通过拉杆8拉动气筒10内部的压板11下降,当压板11沿着气筒10内壁下降时,会对气筒10内部的气体进行压缩,使得气体通过气杆6、连接管7进入气圈1内部,从而将气圈1充满,在连接管7上设置有单向气阀,能够避免进入气圈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包括气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1)内壁外表面设有两个气嘴(2),所述气圈(1)内壁固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顶部固设有顶板(4),所述底座(3)内壁底部固设有固定板(5),所述底座(3)内部设有气杆(6),所述气杆(6)外表面呈环形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连接管(7),所述气杆(6)内部设有拉杆(8),所述拉杆(8)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一(9),所述气杆(6)顶部固设有气筒(10),所述气筒(10)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11),所述气筒(10)外表面呈环形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12),所述气筒(10)外表面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套一(13),所述滑套一(13)外表面呈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把手(14),所述滑槽(12)内壁设有滑杆(15),所述滑槽(12)内壁顶部固设有弹簧二(16),所述气筒(10)外表面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套二(17),所述滑套二(17)圆周外壁呈环形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臂一(18),所述连接臂一(18)靠外一端顶部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