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跳口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61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弹跳口红管,包括按键、壳体、盖体、内底、弹簧和中束芯,所述盖体连接于壳体上方,盖体可打开或封闭壳体的上开口,所述内底置于壳体内部,且内底与壳体的壳体下底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给予内底向上的运动趋势,所述中束芯安装于内底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按键上设有一弹片,该弹片给予按键向外侧的运动趋势,自然状态下,所述按键嵌于通孔内,按键的底部与内底的边缘向抵住,按键处于按压状态下时,按键插入内底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按键方式使得中束芯跳出,其结构新颖,相比普通卡扣式口红管,包装显得更为精致高档;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管中束芯结构,可用于同时置放唇膏管和口红管,使用更为方便。使用更为方便。使用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跳口红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弹跳口红管,属于化妆品包装


技术介绍

[0002]口红是涂抹在嘴唇上赋予美感色彩和光泽的化妆品主要起到使唇部红润补充唇部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增加面部美感及修正嘴唇轮廓有衬托作用的产品,是女性必备的美容化妆品。但是现有的口红管使用时都是拔去盖子后使用,这样的结构较为单一,缺乏新意,包装不够精致。此外,例如冬天有时需要涂抹口红,有时需要涂抹唇膏,同时携带口红管或唇膏管过于麻烦,且容易落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弹跳口红管。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弹跳口红管,包括按键、壳体、盖体、内底、弹簧和中束芯,所述盖体连接于壳体上方,盖体可打开或封闭壳体的上开口,所述内底置于壳体内部,且内底与壳体的壳体下底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给予内底向上的运动趋势,所述中束芯安装于内底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按键上设有一弹片,该弹片给予按键向外侧的运动趋势,自然状态下,所述按键嵌于通孔内,按键的底部与内底的边缘向抵住,按键处于按压状态下时,按键插入内底内。
[0005]进一步地,上述弹跳口红管,其中:所述按键底部设有条形部,自然状态下,所述按键的条形部与内底的前侧边缘向抵住,内底前侧设有一内底孔,按键处于按压状态下时,按的条形部插入内底的内底孔内。
[0006]进一步地,上述弹跳口红管,其中:所述内底呈双管结构,所述中束芯也设有两个,两个中束芯分别置于内底两个管体内。
[0007]进一步地,上述弹跳口红管,其中:所述盖体与壳体的上沿枢轴连接,所述盖体可沿枢轴转动,从而打开或封闭壳体的上开口。
[0008]进一步地,上述弹跳口红管,其中:所述按键后侧设有一放置槽,所述弹片置于该放置槽内。
[0009]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通过按键方式使得中束芯跳出,其结构新颖,相比普通卡扣式口红管,包装显得更为精致高档;且本技术采用双管中束芯结构,可用于同时置放唇膏管和口红管,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关闭状态时剖视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打开状态时剖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爆炸图;
[0013]图4是内底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按键,2—壳体,21—通孔,22—壳体下底,3—盖体,4—内底,41—内底孔,5—弹簧,6—弹片,7—中束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弹跳口红管包括按键1、壳体2、盖体3、内底 4、弹簧5和中束芯7,所述内底4置于壳体2内部,且内底4与壳体2的壳体下底22之间设有弹簧5,弹簧5给予内底4向上的运动趋势,所述中束芯7安装于内底4上,所述盖体 3连接于壳体2上方,盖体3可打开或封闭壳体2的上开口,壳体2上设有一通孔21,所述按键1上设有一弹片6,该弹片6给予按键1向外侧的运动趋势,自然状态下,所述按键1 嵌于通孔21内,按键1的底部与内底4的边缘向抵住,按键1处于按压状态下时,按键1 插入内底4内。
[0017]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按键1底部设有条形部,自然状态下,所述按键1的条形部与内底4的前侧边缘向抵住,内底4前侧设有一内底孔41,按键1处于按压状态下时,按键1的条形部插入内底4的内底孔内。内底4呈双管结构,可分别用于置放唇膏中束芯7 和口红中束芯7。
[0018]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盖体3与壳体2的上沿枢轴连接,所述盖体3可沿枢轴转动,从而打开或封闭壳体2的上开口。按键1后侧设有一放置槽,所述弹片6置于该放置槽内。
[0019]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自然状态下,盖体3盖住壳体2上通孔21,按键1在弹片6 作用下,嵌于壳体2的通孔21内,此时按键1下端条形部抵住内底1的前侧;需要使用口红或唇膏时,打开盖体3,按压按键1,此时按键1的条形部插入内底4的内底孔41内,内底在弹簧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中束芯7弹出,使用完毕后,关闭盖体,内底复位,按键1在弹片作用下复位至壳体2的通孔21内。
[0020]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按键方式使得中束芯跳出,其结构新颖,相比普通卡扣式口红管,包装显得更为精致高档;且本技术采用双管中束芯结构,可用于同时置放唇膏管和口红管,使用更为方便。
[0021]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跳口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1)、壳体(2)、盖体(3)、内底(4)、弹簧(5)和中束芯(7),所述盖体(3)连接于壳体(2)上方,盖体(3)可打开或封闭壳体(2)的上开口,所述内底(4)置于壳体(2)内部,且内底(4)与壳体(2)的壳体下底(22)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弹簧(5)给予内底(4)向上的运动趋势,所述中束芯(7)安装于内底(4)上,所述壳体(2)上设有一通孔(21),所述按键(1)上设有一弹片(6),该弹片(6)给予按键(1)向外侧的运动趋势,自然状态下,所述按键(1)嵌于通孔(21)内,按键(1)的底部与内底(4)的边缘向抵住,按键(1)处于按压状态下时,按键(1)插入内底(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命基
申请(专利权)人:富祥塑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