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45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包括底座、对称设置的两个直立的主支架、若干横置的搁板,两个所述主支架的底部安装在底座的两端,两个所述主支架相向的一侧上分别设有环形传送装置,所述环形传送装置的内侧均匀排列有轮齿,通过轮齿所述环形传送装置啮合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搁板设置在两个环形传送装置之间,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搁板沿环形传送装置在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搁板在环形传送装置上沿运动方向均匀分布且互不干涉,当搁板移动至最低位时其与底座之间仍留有空间;所有搁板的一侧均向下倾斜相同的角度,其两侧边缘处设有侧围挡,且较低一侧的边缘处设有后围挡,较高的一边为放置/拿取经济管理凭证的置放口。一边为放置/拿取经济管理凭证的置放口。一边为放置/拿取经济管理凭证的置放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


[0001]本技术涉及存放架
,具体涉及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

技术介绍

[0002]经济管理凭证是纪录经济业务的各项书面材料,分类复杂,且专业性比较强,财务会计人员经常需要通过分析大量的经济管理凭证对大量的、杂乱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整理总结。在通常工作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分门别类,而往往是堆放了很多的经济管理凭证后才进行分拣,因此容易发生混乱,更有可能丢失部分凭证,因此有必要将经济管理凭证分类放置在专用的存放架上。
[0003]现有技术中的存放架每一层是固定的,拿取较高层或者低层的凭证时要么需要踮脚要么需要弯腰,都不方便;另外,因经济管理凭证是比较重要的资料,必须保证凭证的安全,若不慎让其他人拿走,可能会影响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甚至可能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不用踮脚或者弯腰就可以拿取任一层的凭证,方便又省力,同时能够安全存放经济管理凭证。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包括底座、对称设置的两个直立的主支架、若干横置的搁板,两个所述主支架的底部安装在底座的两端,两个所述主支架相向的一侧上分别设有环形传送装置,所述环形传送装置的内侧均匀排列有轮齿,通过轮齿所述环形传送装置啮合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搁板设置在两个环形传送装置之间,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搁板沿环形传送装置在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搁板在环形传送装置上沿运动方向均匀分布且互不干涉,当搁板移动至最低位时其与底座之间仍留有空间;
[0007]所有搁板的一侧均向下倾斜相同的角度,其两侧边缘处设有侧围挡,且较低一侧的边缘处设有后围挡,较高的一边为放置/拿取经济管理凭证的置放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搁板的两个侧挡板的顶部贯穿有一根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三角型的连接架,转动连接的位置在连接架两侧杆的连接处,所述连接架在环形传送装置上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架的底杆在环形传送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穿过,所述底杆与环形传送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设有防止侧挡板在横杆上滑移的挡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伺服电机和控制开关,两个所述主支架上相对的两侧面上由上至下均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其中一个主支架的外侧安装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于环形传送装置内侧并与轮齿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第四齿轮;
[0010]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主支架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同轴联动,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减震座安装在主支架上,其输出轴与第四齿轮同轴联动,所述控制开关与伺服电机信号连接,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启动和关闭,所述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包括正传、反转。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齿轮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的半径。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柜体,所述主支架、底座、搁板、环形传送装置均位于柜体内,所述第三转轴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皆从柜体侧壁穿出,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均暴露在柜体外部,所述控制开关安装在柜体的侧壁上,所述柜体的一侧通过铰链安装有柜门,所述置放口朝向柜门,所述柜门上设有门锁。
[0013]进一步的,所述柜体的顶端设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的监控区域包括柜门处。
[0014]进一步的,所述搁板上表面上沿其长边设有横截面呈工字型的滑道,所述搁板上设有立挡板,所述立挡板沿滑道在搁板表面自由移动,所述立挡板用于使搁板上的经济管理凭证保持竖立状态。
[0015]进一步的,所述立挡板包括竖板和底板两部分且为一体成型,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底板与滑道配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搁板的上表面平齐。
[0016]进一步的,所述搁板上设有标签盒,所述标签盒位于搁板较高一端的前侧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搁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
°
~10
°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动力机构和环形传送装置将搁板转动至合适的高度,便于拿取,当一个搁板放满后或者分层整理凭证时,通过环形传送装置调整搁板的位置,无需取用者踮脚或者弯腰,方便又省力,具有实用性;
[0020]2、通过设置柜门锁和监控摄像头,可由专人保管钥匙和管理监控录像,以便及时发现资料是否遗失以及查看到资料是如何遗失的,保障安全地存放经济管理凭证;
[0021]3、通过设置若干搁板,使存放架可以更细化地经济对管理凭证进行分类存放,标签盒内可放置标识有凭证种类的标签,立挡板使搁板上的经济凭证保持便于拿取的竖直状态,使凭证的存放和管理更加整洁且清晰明了;
[0022]4、通过操作控制开关驱动伺服电机,使搁板沿着环形传送装置移动,来调整当前使用的搁板的位置,无需人力手动调整,能够节省人力;当伺服电机不工作时,第四齿轮保持在静止状态,与其直接或间接传动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也能保持静止,避免了在没有操作的情况下搁板的位置发生自发性变动从而造成的拿取不便;
[0023]5、搁板通过横杆连接两侧的环形传送装置,且为转动连接,由于搁板的自重,无论搁板运动到哪个高度位置,始终能保持搁板内的凭证稳妥防止,不会从搁板上掉落;搁板自身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在不影响抽取或放置凭证的前提下,也能够防止凭证从搁板上滑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26]图3为主支架和动力机构的立体图;
[0027]图4为搁板和周围结构的立体视图;
[0028]图5为沿图4中A

A线的剖视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30]附图标记:1、底座;2、主支架;3、搁板;31、侧围挡;32、后围挡;33、置放口;34、滑道;35、立挡板;351、竖板;352、底板;36、标签盒;4、环形传送装置;41、轮齿;5、动力机构;51、第一齿轮;52、第一转轴;53、第二齿轮;54、第二转轴;55、第三齿轮;56、第三转轴;57、第四齿轮;58、伺服电机;581、减震座; 582、控制开关;6、柜体;61、柜门;62、门锁;7、监控摄像头;8、横杆;81、挡块;9、连接架;91、侧杆;92、底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对称设置的两个直立的主支架(2)、若干横置的搁板(3),两个所述主支架(2)的底部安装在底座(1)的两端,两个所述主支架(2)相向的一侧上分别设有环形传送装置(4),所述环形传送装置(4)的内侧均匀排列有轮齿(41),通过轮齿(41)所述环形传送装置(4)啮合连接有动力机构(5),所述搁板(3)设置在两个环形传送装置(4)之间,所述动力机构(5)驱动搁板(3)沿环形传送装置(4)在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搁板(3)在环形传送装置(4)上沿运动方向均匀分布且互不干涉,当搁板(3)移动至最低位时其与底座(1)之间仍留有空间;所有搁板(3)的一侧均向下倾斜相同的角度,其两侧边缘处设有侧围挡(31),且较低一侧的边缘处设有后围挡(32),较高的一边为放置/拿取经济管理凭证的置放口(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板(3)的两个侧挡板的顶部贯穿有一根横杆(8),所述横杆(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三角型的连接架(9),转动连接的位置在连接架(9)两侧杆(91)的连接处,所述连接架(9)在环形传送装置(4)上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架(9)的底杆(92)在环形传送装置(4)的宽度方向上穿过,所述底杆(92)与环形传送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横杆(8)上设有防止侧挡板在横杆(8)上滑移的挡块(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管理凭证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3)、第三齿轮(55)、第四齿轮(57)、伺服电机(58)和控制开关(582),两个所述主支架(2)上相对的两侧面上由上至下均安装有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3),其中一个主支架(2)的外侧安装第三齿轮(55)和第四齿轮(57),所述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3)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3)位于环形传送装置(4)内侧并与轮齿(4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55)与第四齿轮(57)啮合,所述伺服电机(58)用于驱动第四齿轮(57);所述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3)、第三齿轮(55)分别通过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4)、第三转轴(56)与主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