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祖铭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718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包括透明壳体与膜片,其膜片贴合在透明壳体的内表面,且膜片包括遮盖层,遮盖层上设有纹理层,纹理层上设有电镀层,电镀层上设有粘接层,粘结层粘接在所述透明壳体的内表面上。通过设计此种结构的电子产品外壳,可制作离型膜片并与透明壳体贴合,根据产品特性要求可选择将基材保留或者剥离,因此对基材的光学性无要求,基材不受制于进口从而可解决材料供给,大幅度降低成本;该结构选用低温热变形高拉伸基材,从而解决高拉伸、复杂结构、贴合起皱、气泡、分层、回弹等问题。由于该结构的膜片中间层无基材,可直接使产品的透过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壳体结构,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外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产品上的外壳,尤其我们常见的手机后壳主要采用PET片材作为膜片的基材,然后将带有颜色、图案、纹理的膜片贴于或者注塑于透明壳体的内表面,从而制作成电子产品外壳。前述外壳需将膜片折弯贴合,但由于现有材料和工艺无法使用加温方式将膜片材料软化拉伸贴合(其原因是OCA光学胶的耐温为80℃,而PET片材的软化温度为150℃左右),且在贴合后外壳转角位置容易出现分层,结构复杂的外壳进行贴合其转角位置则会起皱。同时采用前述PET片材和贴合工艺,贴合设备投资高、工序复杂、产品的通透性差。前述现有的电子产品外壳所用膜片原材料(PET片材和光学OCA胶)为光学等级,其全部依赖进口,膜片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非常高;且受市场环境影响,现有膜片原材料时常出现供不应求、价格高涨的情形,从而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便并加重了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因此有必要针对前述电子产品的外壳结构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外壳,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外壳因结构限制,必须使用PET片材,现有工艺无法满足高拉伸、复杂结构贴合,壳体的转角贴合位置容易出现分层、起皱、回弹、气泡等技术问题和贴合设备投资高、工序复杂、产品良率低等成本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所述的外壳包括透明壳体与膜片,所述膜片贴合在透明壳体的内表面,且所述膜片包括遮盖层,所述遮盖层上设有纹理层,所述纹理层上设有电镀层,所述电镀层上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粘接在所述透明壳体的内表面上;
[0006]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遮盖层置于基材层上,所述基材层与遮盖层之间还设有离型层,所述离型层用于使基材层从遮盖层上剥离。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镀层与粘接层之间还设有色彩层。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明壳体的材质为塑料,且透明壳体的表面具有防指纹耐磨涂料层。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明壳体的材质为钢化透明玻璃。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遮盖层厚度为5

30μm,所述纹理层厚度为5

30μm,所述电镀层厚度为0.1

0.5μm,所述色彩层厚度为5

20μm,所述粘接层厚度为15

100μm。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材层(26)可采用自带色彩的基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0013]1. 通过设计此种结构的电子产品外壳可对基材进行剥离,因此基材只是作为载体使用故其对基材的光学性无要求,膜片原材料不再受制于国外昂贵的进口光学级基材,膜片原材料可使用低廉的国产非光学基材,从而可解决材料供给,保障材料交付,并大幅度降低原材料价格;同时如果对基材进行剥离,基材剥离后产品更薄。
[0014]2. 此种结构的电子产品外壳因采用低温热变形、高拉伸的基材,解决原本PET材料物理特性针对高拉伸、复杂结构无法贴合的问题,另基材经过热变形延展拉伸后贴合可解决贴合起皱、分层、回弹、气泡等问题,使电子产品的设计更多元化、结构更丰富,造型更多样化。
[0015]3.原PET材料透过率约为91%

93%,此种结构的电子产品外壳的膜片中间层无基材,因此可直接使产品的透过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7%

9%,使外壳体产品更为通透以及色彩及纹理更加饱满炫丽。
[0016]4. 此种结构的电子产品外壳如使用不可剥离基材,产品各种装饰层夹在基材与透明壳体中间,可进一步提升产品环保及耐候性测试。如不可剥离基材使用自带色彩基材且可不制作遮盖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用于说明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用于说明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透明壳体、2为膜片、21为遮盖层、22为纹理层、23为电镀层、24为粘接层、25为离型层、26为基材层、27为色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2]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电子产品外壳,该外壳包括透明壳体1与膜片2,该膜片2贴合在透明壳体1的内表面,并且膜片2包括遮盖层21,该遮盖层21上设有纹理层22,同时纹理层上设有电镀层23,电镀层23上设有粘接层24,粘结层粘接在透明壳体1的内表面上;此处优选的是,结合图2所示,为保证成品外壳具有鲜艳的色彩或图案,亦可在设计上,在电镀层23与粘接层24之间增设一层色彩层27;更为优选的是,结合图3所示,为便于制作可离型的膜片2,需将前述遮盖层21置于基材层26上,并在基材层26与遮盖层21之间增设离型层25,前述离型层25用于使基材层26从遮盖层21上剥离。
[0023]本实施例中采用剥离的基材层26,则需在遮盖层21与基材层26之间增设离型层25,离型层25由丙烯酸聚氨酯、聚氨酯制成,且当膜片2与透明壳体1的内表面贴合后,再通过离型层25将基材层26从遮盖层21上剥离。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膜片2贴合在透明壳体1的内表面上后,需将膜片2从基材层26上剥离,即膜片2与透明壳体1内表面贴合的另一面贴合在基材层26上,即当膜片2与透明壳体1的内表面贴合后,再将基材层26从膜片2上剥离。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壳体1与膜片2之间的贴合方式为将透明壳体1放置在贴合模具的下模,膜片2放置透明壳体1上方,膜片2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将贴合模具内膜片2上下方空气抽至1pa以下的真空状态,同时使用加热的方式对贴合膜片2进行软化,再通过将膜
片2上方注入空气使上模腔形成正压或者使用硅胶片吹气球方式使膜片2与注塑壳体完美贴合。将贴合好的产品多余部分进行CNC雕刻,根据需要将基材保留或者剥离,制作成成品。
[0025]在本实施例中,基材层26可采用剥离和不可剥离两种类型,其包括PC、PET、pmmA+pc、PP、PVC、PS、ABS、PMMA等材质。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壳体1的材质为塑料或钢化透明玻璃,且透明壳体1的
[0027]表面具有防指纹耐磨涂料层。
[0028]在本实施例中,遮盖层21厚度为5

30μm,纹理层22厚度为5

30μm,电镀层23厚度为0.1

0.5μm,色彩层27厚度为5

20μm,粘接层24厚度为15

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所述的外壳包括透明壳体(1)与膜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2)贴合在透明壳体(1)的内表面,且所述膜片(2)包括遮盖层(21),所述遮盖层(21)上设有纹理层(22),所述纹理层(22)上设有电镀层(23),所述电镀层(23)上设有粘接层(24),所述粘接层(24)粘接在所述透明壳体(1)的内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层(21)置于基材层(26)上,所述基材层(26)与遮盖层(21)之间还设有离型层(25),所述离型层(25)用于使基材层(26)从遮盖层(21)上剥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层(23)与粘接层(24)之间还设有色彩层(27)。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祖铭
申请(专利权)人:曹祖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