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94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雨水井与垃圾池,垃圾池与雨水井通过斜通道相连通,垃圾池与雨水井之间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贯穿插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转动杆另一端与放置槽转动连接,转动杆套设有收卷筒,收卷筒上缠绕有线缆,线缆贯穿放置槽与雨水井的侧壁,线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与雨水井靠近斜通道一侧铰接,支撑件靠近转动把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该装置可实现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清理的作用,将过滤网上的杂质通过重力作用掉落在斜通道内,进而收集在垃圾池内,可有效改善过滤网因长时间积累导致堵塞问题。堵塞问题。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

技术介绍

[0002]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而防汛雨水井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在城市防汛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0003]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9603265U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市政城市规划道路工程防汛雨水井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内部开设有雨水井本体,所述雨水井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勾,所述雨水井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攀爬梯,所述地面内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第二卡勾上端卡合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雨水井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水道,所述排水管下端与下水道相互接通,所述雨水井本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井盖,所述收集槽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该市政城市规划道路工程防汛雨水井结构,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增加了城市排水的畅通性,且加大对水流的排出,增加了雨水井排水的排水路径,从而达到防汛的效果。
[000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使用第一过滤网对雨水中混杂的垃圾进行过滤,然而过滤网的摩擦力较大,雨水中混杂的不仅有质量较轻的物品,大多都为石子、草木根须等,容易挂在第一过滤网上,使得雨水井发生更大的堵塞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设置的雨水井方便排水工作的进行,设置的斜通道方便垃圾从从过滤网上滑落至垃圾池中,设置的垃圾池可将过滤网上的垃圾进行收集,设置的放置槽为后续的部件提供安装位置,并对后续的部件提供保护作用,设置的支撑件为转动杆以及后续部件提供支撑作用于安装位置,设置的转动杆可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收卷筒进行转动,设置的转动把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杆,进而实现收卷筒对线缆的收卷工作,设置的线缆在收卷筒的作用下拉动过滤网进行转动,进而在过滤网处于竖直状态时,将过滤网上的垃圾与杂质从斜通道滑动至垃圾池中,设置的锁紧机构方便转动转动把后对其进行锁定,进而对过滤网进行锁紧操作。该装置可实现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清理的作用,通过线缆拉动过滤网处于竖直状态,将上边的杂质通过重力作用掉落在斜通道内,进而收集在垃圾池内,可有效改善过滤网因长时间积累导致堵塞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包括雨水井与垃圾池,所述垃圾池设置在所述
雨水井的一侧,所述垃圾池与所述雨水井通过斜通道相连通,所述垃圾池与所述雨水井之间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雨水井的侧壁贴合,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

n

型设置,所述支撑件一侧贯穿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竖直设置,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所述转动杆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槽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套设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筒上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贯穿所述放置槽与所述雨水井的侧壁,所述线缆与所述放置槽、所述雨水井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远离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雨水井靠近所述斜通道一侧铰接,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转动把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雨水井方便排水工作的进行,设置的斜通道方便垃圾从从过滤网上滑落至垃圾池中,设置的垃圾池可将过滤网上的垃圾进行收集,设置的放置槽为后续的部件提供安装位置,并对后续的部件提供保护作用,设置的支撑件为转动杆以及后续部件提供支撑作用于安装位置,设置的转动杆可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收卷筒进行转动,设置的转动把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杆,进而实现收卷筒对线缆的收卷工作,设置的线缆在收卷筒的作用下拉动过滤网进行转动,进而在过滤网处于竖直状态时,将过滤网上的垃圾与杂质从斜通道滑动至垃圾池中,设置的锁紧机构方便转动转动把后对其进行锁定,进而对过滤网进行锁紧操作。该装置可实现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清理的作用,通过线缆拉动过滤网处于竖直状态,将上边的杂质通过重力作用掉落在斜通道内,进而收集在垃圾池内,可有效改善过滤网因长时间积累导致堵塞的问题。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滑筒与第二滑筒,所述第一滑筒与所述第二滑筒均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筒与所述第二滑筒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滑筒与所述第二滑筒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杆的两侧,所述第一滑筒内插设有第一锁销,所述第二滑筒内插设有第二锁销,所述第二锁销与所述第二滑筒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锁销与所述第一滑筒之间、所述第二锁销与所述第二滑筒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沿竖直方向伸缩。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滑筒为第一锁销提供限位作用,设置的第二滑筒为第二锁销提供限位作用,设置的第一锁销与第二锁销配合工作,实现对转动杆的锁紧操作,进而实现对收卷筒以及过滤网的锁紧操作,第一锁销与第二锁销均斜面设置,且斜面的高部位均紧靠转动杆,这样既不会限制转动杆的转动,也能实现对转动杆的锁紧操作,设置的弹簧为第一锁销与第二锁销分别提供作用力,使得转动把在转动后,第一锁销与第二锁销弹出对其进行锁定,防止转动把的反转。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雨水井侧壁靠近所述放置槽一侧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与所述雨水井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均套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支柱转动连接,所述线缆与所述导向轮贴合设置,所述线缆处于两个导向轮之间,所述线缆贯穿所述固定盒,所述线缆与所述固定盒滑动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固定盒为后续的部件提供固定支撑作用与安装位置,设置的支柱为导向轮提供支撑作用,并使得导向轮能够转动,设置的导向轮在转动的同时为线缆提供导向作用,方便线缆的收卷与释放工作,进而方便过滤网的放倒与拉起操作。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通道表面固定连接有瓷砖滑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瓷砖滑层在垃圾从斜通道滑动至垃圾池中时,减少垃圾、杂质与斜通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效降低了斜通道堵塞的概率,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雨水井侧壁远离所述斜通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过滤网放倒状态时,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支撑块抵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支撑块具有双重作用,其一是为过滤网提供一个支撑力,保证过滤网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包括雨水井(1)与垃圾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池(2)设置在所述雨水井(1)的一侧,所述垃圾池(2)与所述雨水井(1)通过斜通道(3)相连通,所述垃圾池(2)与所述雨水井(1)之间设置有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与所述雨水井(1)的侧壁贴合,所述放置槽(4)内固定连接有支撑件(5),所述支撑件(5)

n

型设置,所述支撑件(5)一侧贯穿插设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与所述支撑件(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竖直设置,所述转动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7),所述转动杆(6)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槽(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套设有收卷筒(8),所述收卷筒(8)与所述转动杆(6)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筒(8)上缠绕有线缆(9),所述线缆(9)贯穿所述放置槽(4)与所述雨水井(1)的侧壁,所述线缆(9)与所述放置槽(4)、所述雨水井(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线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所述过滤网(10)远离所述线缆(9)的一端与所述雨水井(1)靠近所述斜通道(3)一侧铰接,所述支撑件(5)靠近所述转动把(7)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的防汛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11)包括第一滑筒(111)与第二滑筒(112),所述第一滑筒(111)与所述第二滑筒(112)均与所述支撑件(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筒(111)与所述第二滑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辉景宏君高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