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94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6
本申请涉及一种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包括铜排(2)、铜制引线插孔(1)和接地线(5);数根铜制引线插孔(1)统一设在铜排(2)一侧,其数量、位置和尺寸大小与柱上断路器二次部分待接地的引线针脚相适应;接地线(5)一端设在铜排(2)另一侧,另一端用于接地。本申请还包括控制插排启闭的接地线旋钮(4)和方便插拔的铜制手柄(3)。本申请中,数根铜制引线插孔统一集中设在铜排上,使用时对准后插入能够一次性实现多根引线的短接和接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人工逐个短接的麻烦和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试验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


[0001]本申请涉及配电网设备试验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

技术介绍

[0002]柱上断路器,是一种安装在户外10KV架空线路上,能够在回路正常条件下(也可包括规定的过载条件)下关合、承载和开断电流,以及在规定的回路异常条件(如短路)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电流的机械开关设备。
[0003]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是一种新型配电自动化设备,是在原有柱上断路器的基础上,融合电子式电压传感器、电子式电流传感器、电能计量模块、高速故障暂态录波等技术,并将信息采集及断路器控制信息通过航空插头与专用馈线终端箱(FTU)相连接,馈线终端箱(FTU)再与配网主站连接,可实现断路器的遥信、遥测、遥控,并通过“自适应综合型就地自动化”功能,通过短路/接地故障检测技术、无压分闸、故障路径自适应延时来电合闸等控制逻辑,自适应多分枝多联络配电网架结构,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就地选线、区域定位与隔离,通过两次重合闸实现故障区域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重要设备。
[0004]对于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在投入运行前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确保各项电气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尤其是对断路器的一次部分,要进行交流耐压、雷电冲击、开关特性、温升试验、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等试验项目。这些试验项目的电压、电流值远超开关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值,且在开关各项保护功能未开启的状态下进行,对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二次部分将产生较高的过电压、过电流,可能损坏未完成试验的二次部分。所以,在进行断路器一次部分试验时,应将待试验的二次部分可能引起过电压的端子短接并接地,避免试验中的过电压对断路器二次部分造成损伤。目前,通常采用人工使用接地线对多个出线端子进行逐一缠绕,步骤繁琐并且经常出现接触不良、损坏接线端子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包括铜排、铜制引线插孔和接地线;数根所述铜制引线插孔统一设在所述铜排一侧,其数量、位置和尺寸大小与柱上断路器二次部分待接地的引线针脚相适应;所述接地线一端设在所述铜排另一侧,另一端用于接地。
[0007]优选的,还包括接地线旋钮,其设在所述铜排另一侧与所述接地线一端之间,用于在被拧紧时实现所述接地线与所述铜排的连接。
[0008]优选的,还包括设在所述铜排另一侧的手柄。
[0009]优选的,所述手柄为弧状的铜制手柄,其两端设在所述铜排另一侧、弧段中间外侧
设置所述接地线旋钮。
[0010]优选的,所述接地线用于接地的端部具有接地线夹。
[0011]优选的,所述铜制引线插孔的头部开设十字缝。
[0012]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申请中,数根铜制引线插孔统一集中设在铜排上,使用时对准后插入能够一次性实现多根引线的短接和接地(多根引线被铜排短接并通过接地线与地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人工逐个短接的麻烦和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试验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准定义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航空插头位置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铜制引线插孔的排列效果图。
[001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线旋钮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铜制引线插孔的细节示意图。
[0020]图中:1—铜制引线插孔,2—铜排,3—铜制手柄,4—接地线旋钮,5—接地线,6—接地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考图1,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二次出线,按照国家标准集成为一个圆形多针脚的航空插头。国家标准对航空插头中各个针脚进行了定义。所以,针对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二次出线端子相关出线进行短接接地,可以制作一个针对相关出线针脚的固定插排。在对断路器做一次部分电气试验时,将短接插排直接插在二次出线的航空插头上,方便的进行短接和接地,继而进行各类高压试验。
[0022]短接的7、8、9、10、11、12号引线分别对应A相电流、B相电流、CA相电流、相电流公共端、零序电流、零序电流公共端。
[0023]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该短接插排主要包括铜排2、铜制引线插孔1和接地线5;数根铜制引线插孔1统一设在铜排2一侧,其数量、位置和尺寸大小与柱上断路器二次部分待接地的引线针脚相适应,排列效果参考图3;接地线5一端设在铜排2另一侧,另一端用于接地。
[0024]接地线5用于接地的端部具有接地线夹6,便于接地同时能够保证接地线5与大地的稳固连接。参考图5,铜制引线插孔1的根部设在铜排2上,头部开设十字缝,便于航空插头针脚插入时保持弹性和握持紧度。
[0025]本申请中,短接插排还包括衔接铜排2另一侧与接地线5的接地线旋钮4,用于在被拧紧时实现接地线5与铜排2的连接,相对地,在被拧松时断开接地线5与铜排2的连接。接地线5以可拆卸方式设在接地线旋钮4上,具体地,接地线旋钮4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立柱
以及套设在立柱上的旋钮,接地线5端部具有开口与立柱外径相适应的夹具。在整个短接插排安装好后,在需要时拧紧旋钮使短接插排开始工作,暂时不需要时松开旋钮使短接插排停止工作,方便快捷。
[0026]本申请中,短接插排还包括设在铜排2另一侧的手柄,方便短接插排的插拔。具体地,手柄为弧状的铜制手柄3,其两端设在铜排2另一侧、弧段中间外侧设置接地线旋钮4,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各部件之间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当然,接地线旋钮4也可以不设在手柄上,而是设在铜排2上。
[0027]在进行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一次部分电气试验时,需要短接航空插头中7、8、9、10、11、12号引线针脚。使用本申请的短接插排,直接插在断路器航空插头上,接地引线接地,即7、8、9、10、11、12号引线针脚被铜排2短接并通过接地线5与地连接。从而断路器在一次试验中保护二次部分,可以高效、安全的开始试验。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结构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用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短接插排,其特征在于,该短接插排包括铜排(2)、铜制引线插孔(1)和接地线(5);数根所述铜制引线插孔(1)统一设在所述铜排(2)一侧,其数量、位置和尺寸大小与柱上断路器二次部分待接地的引线针脚相适应;所述接地线(5)一端设在所述铜排(2)另一侧,另一端用于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接插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线旋钮(4),其设在所述铜排(2)另一侧与所述接地线(5)一端之间,用于在被拧紧时实现所述接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陆张时钧温定筠张广东刘康孙涛吴玉硕高立超包艳艳徐雅萍范迪铭江峰王海龙牛欢欢陈博栋张航杨瑞王翼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