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663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主体水箱和碱液箱,所述碱液箱设置于所述主体水箱顶部一侧,该主体水箱顶部中心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主体水箱外部靠近所述碱液箱一侧设置有活性炭罐,且所述活性炭罐与所述主体水箱之间通过自吸水泵相连通,所述活性炭罐远离所述自吸水泵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罐。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柱体水箱内部设置混合组件,通过浮力板支撑混合组件整体始终漂浮于主体水箱内液面高度,确保向主体水箱内加入药物后可通过搅拌组件支撑混合组件旋转,改善现有设备加入药物后与污水混合不均的弊端,同时在转轴外侧设置长度可调的搅拌架,以适用于不同容积的主体水箱使用,通用性强。通用性强。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个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国家,我国的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日益加剧,使得污水处理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总量逐年增加,医药以及实验室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对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碱液箱是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部件之一,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进入中和池内,通过碱液箱向中和池内导入药物与污水混合实现化学除污,现有设备将药物加入柱体水箱后,药物容易聚集在污水液面位置,混合效果较差,且现有的搅拌装置叶片长度无法调整,无法适用于不同内径的中和池使用,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在柱体水箱内部设置混合组件,通过浮力板支撑混合组件整体始终漂浮于主体水箱内液面高度,确保向主体水箱内加入药物后可通过搅拌组件支撑混合组件旋转,改善现有设备加入药物后与污水混合不均的弊端,同时在转轴外侧设置长度可调的搅拌架,以适用于不同内部容积的主体水箱使用,通用性强,实用性更好,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主体水箱和碱液箱,所述碱液箱设置于所述主体水箱顶部一侧,该主体水箱顶部中心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主体水箱外部靠近所述碱液箱一侧设置有活性炭罐,且所述活性炭罐与所述主体水箱之间通过自吸水泵相连通,所述活性炭罐远离所述自吸水泵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罐;
[0007]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水箱顶部的电动机,该电动机输出端伸入所述主体水箱内部,且所述电动机输出端固定有转轴,该转轴顶端外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下方的所述转轴外侧竖向均匀排列有多组搅拌架。
[0008]采用上述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碱液箱向主体水箱内加入药物以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将药物沿碱液箱导入主体水箱内,同时通过电动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外侧的滑框以及混合板在浮力板的支撑下漂浮于污水液面高度,同时通过转轴的旋转动作支撑混合组件整体在液面高度进行旋转,以通过混合板对加入污水中且聚集在液面高度的药物进行混合,以增加药物与污水的混合速度以及均匀性;需要调整搅拌架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主体水箱时,在所述转轴的支撑下转动旋钮,通过旋钮带动螺杆旋转,通过螺杆与调节块的螺纹配合作用,同时在导向槽对调节块的导向作用下,以通过螺杆的旋转动作支撑调节块沿导向槽滑移,从而通过螺杆两端旋向相反的两组外螺纹支撑两组搅拌
架反向移动,以实现搅拌架整体长度的调整过程。
[0009]作为优选,所述转轴顶端外部两侧均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滑槽外侧的滑框,所述滑框为矩形方框结构,且所述滑框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滑框外部两侧设置有两组混合板,所述混合板纵向延伸,且所述滑框外部靠近所述滑槽一侧设置有浮力板,该浮力板为塑料泡沫材质,且所述浮力板与所述滑框通过粘胶粘接固定。
[0011]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下方的所述转轴中部竖向排列有多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多组所述搅拌架一一对应,且所述容置槽纵向贯穿所述转轴,多组所述容置槽外部的所述转轴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为开口朝向所述转轴的C形框体。
[0012]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框中部横向贯穿有矩形导向槽,所述搅拌架包括横向穿入所述容置槽内且贯穿所述转轴的螺杆,该螺杆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且所述容置槽内侧的所述螺杆外部焊机固定有旋钮,所述螺杆两端分别穿入两组所述定位框内侧,且所述螺杆两端外侧螺纹旋向相反。
[0013]作为优选,所述螺杆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块,该调节块为矩形长条结构,所述调节块穿入所述导向槽内且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调节块远离所述螺杆一侧设置有搅拌桨。
[0014]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柱体水箱内部设置混合组件,通过浮力板支撑混合组件整体始终漂浮于主体水箱内液面高度,确保向主体水箱内加入药物后可通过搅拌组件支撑混合组件旋转,改善现有设备加入药物后与污水混合不均的弊端,同时在转轴外侧设置长度可调的搅拌架,以适用于不同内部容积的主体水箱使用,通用性强,实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搅拌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混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搅拌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主体水箱;101、废液管;2、搅拌组件;201、电动机;202、转轴;203、滑槽;204、容置槽;205、定位框;205a、导向槽;3、碱液箱;4、自吸水泵;5、活性炭罐;6、紫外线杀菌罐;7、混合组件;701、滑框;701a、浮力板;702、混合板;8、搅拌架;801、螺杆;802、旋钮;803、调节块;804、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6]参见图1

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主体水箱1和碱液箱3,主体水箱1用以容纳污水进行中和反应,且主体水箱1正面底部连通有废液管101,通过该废液管101将主体水箱1内反应后底部剩余的沉淀物排出,碱液箱3设置于主体水箱1顶部一侧,碱液箱3用以向主体水箱1中加入中和药物,该主体水箱1顶部中心设置有搅拌组件2,主体水箱1外部靠近碱液箱3一侧设置有活性炭罐5,且活性炭罐5与主体水箱1之间通过自吸水泵4相连通,中和后的污水通过自吸水泵4导入活性炭罐5内进行过滤,活性炭罐5远离自吸水泵4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罐6,活性炭罐5内过滤后的污水进入紫外线杀菌罐6内杀菌后排出;
[0027]搅拌组件2包括固定于主体水箱1顶部的电动机201,该电动机201输出端伸入主体水箱1内部,且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水箱(1)和碱液箱(3),所述碱液箱(3)设置于所述主体水箱(1)顶部一侧,该主体水箱(1)顶部中心设置有搅拌组件(2),所述主体水箱(1)外部靠近所述碱液箱(3)一侧设置有活性炭罐(5),且所述活性炭罐(5)与所述主体水箱(1)之间通过自吸水泵(4)相连通,所述活性炭罐(5)远离所述自吸水泵(4)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罐(6);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水箱(1)顶部的电动机(201),该电动机(201)输出端伸入所述主体水箱(1)内部,且所述电动机(201)输出端固定有转轴(202),该转轴(202)顶端外侧设置有混合组件(7),所述混合组件(7)下方的所述转轴(202)外侧竖向均匀排列有多组搅拌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2)顶端外部两侧均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滑槽(203),所述混合组件(7)包括设置于所述滑槽(203)外侧的滑框(701),所述滑框(701)为矩形方框结构,且所述滑框(701)与所述滑槽(203)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框(701)外部两侧设置有两组混合板(702),所述混合板(702)纵向延伸,且所述滑框(701)外部靠近所述滑槽(203)一侧设置有浮力板(701a),该浮力板(701a)为塑料泡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劲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净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