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墨爱专利>正文

一种制药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49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药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混凝处理、芬顿氧化、臭氧处理、沉淀等处理后水直接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药污水处理工艺简单,用于处理废水成本低、无毒害,水质优于制药废水国家排放标准。水质优于制药废水国家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药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制药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制药行业成为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领域,究其原因,一方面环保违法成本低于环境治理成本,一方面目前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很难满足制药废水高浓度难降解的特性。那么对企业用户来说,寻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对环保公司来说,把耗费人力物力研发出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出去成了迫切之需。
[0003]制药工业废水属于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污水之一,因药物产品不同、生产工艺不同而差异较大。此外,制药厂通常是采用间歇生产,产品的种类变化较大,造成了废水的水质、水量及污染物的种类变化较大。
[0004]CN111718078A公开了一种制药废水处理新工艺,该方法是在传统多级废水处理系统中加入HEB复合生物制剂。所述HEB复合生物制剂包含:1)、微生物菌种:酵母菌1%、发酵乳酸菌1%、液化醋酸杆菌1%、反硝化产碱菌1%、枯草芽孢杆菌1%、乳酪短杆菌0 .5%、亚硝基亚硝化球菌0 .5%、沼泽红假单胞菌0 .5%、芽生绿菌0 .5%;2)生物酶:淀粉酶1%、纤维酶1%、半纤维酶1%、果胶酶1%、漆酶1%、脂肪酶1%、糖化酶1%、蛋白质酶1%、植酸酶1%;3)碱金属催化剂:氯化铁5

、氯化钴3

、氯化镍2

;4)辅助营养成分:蛋白胨1%、牛肉膏0 .3%、氯化钠0 .5%和水。该专利技术复合生物制剂,成分复杂,不利于工业化应用
[0005]CN111747575A公开了一种化工制药废水有机物吸附

催化氧化功能材料及使用方法。由步骤一、将生物质材料热解,获得高比面积的碳材料前驱体;步骤二、对于步骤一中获得的碳材料前驱体颗粒进行冷冻干燥,使其形成蜂窝状的纳米碳材料;步骤三、将含铝、钙、铜、铁、镁、锰、钴盐按照总量1 .5%比例掺于步骤二中制备的纳米碳材料中;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纳米碳材料搅拌混合后得到的有机物吸附

催化氧化功能材料,对于化工制药废水进行处理。生物质材料为稻壳、玉米芯和芦苇秸秆切碎后碎料混合物。纳米碳材料为具有纳米片组成的“蜂窝状”结构的碳材料。其中,纳米材料制备要求和成本较高。
[0006]CN108033649A明提供一种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将高盐度制药废水蒸发脱盐后的蒸馏水和低盐度制药废水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混合接入中和池,再依次经过缺氧池、好氧池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最后通过MBR膜组过滤,能有效降解制药废水中的COD、氨氮,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7%以上。
[0007]CN111925067A公开了一种用于制药废水的综合性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前期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法)为基础处理方法,选择复合无纺布包括火山岩为固定填料,在系统整体运行周期中分阶段处理废水,在进水阶段通过设置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进行对废水的初次处理,反应阶段在SBBR法对废水处理的同时,通过电化学再生法同步处理初次吸附废水后的活性炭,完成活性炭的循环再生。工艺复杂,能源要求较高。
[0008]上述常用方法仍存许多问题,特别是处理各种品种制药废水的能力,以及处理高浓度废水的有效性不高。开发研究高效且费用低的处理技术,加强对制药废水的处理,是确
保制药业稳健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药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高浓度制药污水中的有机物、盐、氨氮等,处理方法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实际工程可行性高。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药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混凝处理:将制药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收集至污水池中,加入混凝剂,搅拌30~60分钟,静置2~8小时,去除沉淀物;收集污水;步骤2、芬顿氧化:步骤1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芬顿氧化池,向芬顿氧化池中加入活性炭负载Fe
3+
催化剂,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在超声波下反应5~10小时;步骤3、臭氧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送入臭氧氧化池,向臭氧氧化池通入臭氧,并加入双氧水;至氧化结束;步骤4、沉淀:将步骤3处理后的污水送入沉淀池,调节pH至中性,沉淀后的水直接排放。
[001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混凝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硫酸铝5~15份、偏铝酸钠10~30份、偶氮二异丁腈10~22份、硫代硫酸钠8~1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20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0~30份、聚丙烯酰胺8~19份和粉煤灰20~65份。
[0012]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混凝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硫酸铝8~12份、偏铝酸钠15~20份、偶氮二异丁腈13~18份、硫代硫酸钠10~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19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5~25份、聚丙烯酰胺10~15份和粉煤灰30~60份。
[0013]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200~275mg/L。
[0014]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污水体积的1~5%。
[0015]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活性炭负载Fe
3+
催化剂为活性炭负载硫酸铁。
[0016]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活性炭负载Fe
3+
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00~175mg/L。
[0017]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活性炭负载Fe
3+
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为:将定量的硫酸铁溶于去离子水后用活性碳吸附,超声处理后干燥即得。
[0018]举例为:将8.0g硫酸铁溶于25mL去离子水后加入到60g活性炭中,超声处理后于105~110℃干燥8~10h,即得活性炭负载Fe
3+
催化剂。
[0019]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波,其震荡的频率为20 kHz~50 MHz,功率大于200W;进一步优选,其震荡的频率为25KHz~130KHz。
[0020]优选地,步骤3中臭氧的通入量为200~300mg/m3•
h。
[0021]优选地,步骤3中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污水体积的1~3%。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案,首先,采用新配方的混凝剂对污水沉淀;特别是,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沉淀对沉淀有机物的效率增加。其次,芬顿氧化中通过活性炭负载Fe
3+
催化剂的作用下,提高了芬顿氧化氧化的效率,对提高制药污水中COD、BOD和NH3‑
N的去除率具有增效的作用。最后,再利用臭氧和双氧水联合氧化技术,进一步提高氧化效率;避免现有技
术中微生物处理要求苛刻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正确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所以,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简单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混凝处理:将制药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收集至污水池中,加入混凝剂,搅拌30~60分钟,静置2~8小时,去除沉淀物;收集污水;步骤2、芬顿氧化:步骤1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芬顿氧化池,向芬顿氧化池中加入活性炭负载Fe
3+
催化剂,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在超声波下反应5~10小时;步骤3、臭氧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送入臭氧氧化池,向臭氧氧化池通入臭氧,并加入双氧水;至氧化结束;步骤4、沉淀:将步骤3处理后的污水送入沉淀池,调节pH至中性,沉淀后的水直接排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药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凝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硫酸铝5~15份、偏铝酸钠10~30份、偶氮二异丁腈10~22份、硫代硫酸钠8~1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20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0~30份、聚丙烯酰胺8~19份和粉煤灰20~6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药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凝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硫酸铝8~12份、偏铝酸钠15~20份、偶氮二异丁腈13~18份、硫代硫酸钠10~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19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15~2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墨爱尤新军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李墨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