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46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炉体包括熔融还原炉和与熔融还原炉相连通的前置炉;炉体上设置有孔结构,孔结构包括用于对炉体进行检修维护的检修孔、用于将炉体内的废料排出的排料孔;熔融还原炉上包括向熔融还原炉内添加物料的物料孔、为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提供冷却水的冷却孔以及用于检测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的温度的测温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炉体上开设孔结构,使得工作人员方便通过孔结构对炉体进行检修、监测、装料与排料,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


[0001]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

技术介绍

[0002]熔融还原炼铁工艺以熔融还原炉为核心,通过将铁矿粉和非焦煤直接喷吹到熔融还原炉内的液态铁水熔池,产出高质量的纯铁。相对比于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熔融还原炼铁工艺对原材料具有更低的要求,并省去了烧结和焦化两个环节,在相同产能的条件下,熔融还原炼铁工艺能够节省大量的投资以及运营成本。
[0003]熔融还原炉与冶金行业传统的高炉、电炉和转炉等工艺相比,熔融还原炉内的反应更为剧烈,熔融还原炉的炉体结构需要更高标准的检修、监测与保养。所以熔融还原炉上开孔的种类、数量、位置与密封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孔结构合理布置的炉体结构,使得炉体结构能够更好地适配炉体内进行的熔融还原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熔融还原炉上的孔结构布置不合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包括熔融还原炉和与所述熔融还原炉相连通的前置炉;
[0005]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孔结构,所述孔结构包括用于对所述炉体进行检修维护的检修孔、用于将所述炉体内的废料排出的排料孔;
[0006]所述熔融还原炉上包括向所述熔融还原炉内添加物料的物料孔、为所述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提供冷却水的冷却孔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的温度的测温孔。
[0007]优选地,所述检修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熔融还原炉的侧壁上的炉体检修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置炉的炉体侧壁上的前置检修孔。
[0008]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炉体检修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6

2.4m;所述前置检修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8

2.4m。
[0009]优选地,所述排料孔包括设置于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上的出渣孔与残渣孔,所述熔融还原炉正常生产时通过所述出渣孔排出废料,所述熔融还原炉在进行检修时通过所述残渣孔排出废料;
[0010]所述排料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置炉上的前置炉残铁孔,所述前置炉残铁孔用于将处于检修状态下的所述前置炉内的残铁排出。
[0011]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残渣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5

3m,所述出渣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5

6.5m;
[0012]所述前置炉残铁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

1.5m。
[0013]优选地,所述物料孔的轴线与所述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之间的交点和所述炉体底部的距离为5.5

8.5m;并且,所述物料孔的轴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0014]优选地,所述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冷却孔;
[0015]在竖直方向上的相邻的两个冷却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5m;
[0016]在竖直方向上,最底层的所述冷却孔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0

4.5m。
[0017]优选地,所述测温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熔融还原炉的底部的炉底测温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上的若干个炉壁测温孔。
[0018]优选地,所述孔结构上设置有密封结构;
[0019]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孔结构一体成型的孔座、与所述孔座配合安装的孔盖以及将所述孔座与所述孔盖连接在一起的固定件。
[0020]优选地,所述孔座与所述孔盖之间夹有若干个密封板,每相邻两个密封板之间都放置有填充料;并且,所述孔座与所述孔盖的螺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002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技术前述的一种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在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上设置检修孔,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进入到熔融还原炉的炉体内部,对炉体进行检修与维护,有利于延长熔融还原炉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熔融还原炉上开设物料孔和排料孔,方便物料填充进入熔融还原炉内部进行熔融还原反应,并最终通过排料孔将熔融还原炉内的废料排出。通过在熔融还原炉上设置冷却孔,使得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孔进入炉体侧壁内,为炉体进行降温。通过在熔融还原炉上设置测温孔,以实现测温孔对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进行实时温度检测,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熔融还原炉的工作状态。
[0023]2、通过在熔融还原炉上设置炉体检修孔,并使炉体检修孔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与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6

2.4m,该高度使得炉体检修孔不至于超过炉体内耐材的高度而影响炉体的密封性,也不至于过低而影响炉底耐材的维护。
[0024]通过将前置检修孔的轴线与炉体底部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8

2.4m,方便工作人员在处于冷却状态下的前置炉中进行检修。
[0025]3、通过在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冷却孔,并使冷却孔在炉体侧壁上均匀分布。在竖直方向上,每相邻的两个冷却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5m,保证冷却孔彼此之间不会有较大的空缺,能够保证熔融还原炉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0026]4、通过在熔融还原炉的底部设置炉底测温孔,使得炉底测温孔能够对熔融还原炉的底部进行温度检测。同时,通过在熔融还原炉的侧壁上设置炉壁测温孔,使得炉壁测温孔能够对熔融还原炉上位置较高的炉壁进行温度检测。因此,上述设置方法能够对熔融还原炉整体进行温度检测,方便工作人员对熔融还原炉整体的工作状态进行把控。
[0027]5、通过在熔融还原炉的孔结构上设置密封结构,使得密封结构能够加强孔结构的配合强度,提高孔结构的密封性。密封结构能够避免熔融还原炉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时,孔结构处出现漏水或者跑煤气的现象发生,延长了熔融还原炉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熔融还原炉生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0029]图1是本技术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的俯视图;
[0031]图3是本技术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0032]图4是本技术前置检修孔的主示图;
[0033]图5是本技术炉体检修孔的主视图。
[0034]附图标记列表:
[0035]1、前置检修孔;2、炉体检修孔;3、前置炉残铁孔;4、残铁孔;5、残渣孔;6、炉壁测温孔;7、炉底测温孔;8、出渣孔;9、物料孔;10、冷却孔;11、孔盖;12、孔座;13、密封垫;14、填充料;15、密封板;1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该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熔融还原炉和与所述熔融还原炉相连通的前置炉;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孔结构,所述孔结构包括用于对所述炉体进行检修维护的检修孔、用于将所述炉体内的废料排出的排料孔;所述熔融还原炉上包括向所述熔融还原炉内添加物料的物料孔、为所述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提供冷却水的冷却孔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的温度的测温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熔融还原炉的侧壁上的炉体检修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置炉的炉体侧壁上的前置检修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炉体检修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6

2.4m;所述前置检修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8

2.4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孔包括设置于熔融还原炉的炉体侧壁上的出渣孔与残渣孔,所述熔融还原炉正常生产时通过所述出渣孔排出废料,所述熔融还原炉在进行检修时通过所述残渣孔排出废料;所述排料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置炉上的前置炉残铁孔,所述前置炉残铁孔用于将处于检修状态下的所述前置炉内的残铁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熔融还原反应的炉体,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残渣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5

3m,所述出渣孔的轴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琪牟振声韩军义陈庆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