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44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包括防水羽绒服和缠绕在其袖口的防水腕带以及缠绕在其腰部下方的防水腰带,防水羽绒服还包括感温涂层和防水颈带。该特种羽绒服通过设置微型气泵,对防水羽绒服内部进行换气,在寒冷的雨天进行救援抢险等工作过程提高防水羽绒服的散热性,呼吸式切换机构使通气管时而抽气、时而充气,在人员高强度运动下可以提高换气排汗的效率,提高舒适度,换气散热装置的增加使得羽绒服本身可以不用考虑透气性,提高其防水效果,当环境寒冷时,可以关闭换气,当短时间高强度作业导致出汗时,可以开启换气进行散热,同时仍可以防止雨水渗入。以防止雨水渗入。以防止雨水渗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羽绒服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

技术介绍

[0002]特种服装是指那些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的服装,工作时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使用,比如防酸服,防火服,抗油拒水服,防静电服,阻燃服,焊接防护服,防电弧服等。
[0003]在寒冷的雨中进行救灾抢险等特殊作业时,需要作业人员穿戴防水防寒的特种羽绒服,而防水羽绒服的面料透气性较差,作业人员在过量的体力劳动中可能会出汗,体表热量得不到散失,影响舒适度,现有的特种羽绒服增加了透气功能,但透气孔能力升高意味着防水保温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防水羽绒服和缠绕在其袖口的防水腕带以及缠绕在其腰部下方的防水腰带,所述防水羽绒服还包括感温涂层和防水颈带,分别用于感测温度变化和防止雨水从颈部进入羽绒服内部,所述防水羽绒服的前胸设置有气泵机构和呼吸式切换机构,气泵机构包括微型气泵,用于增加气流量,对防水羽绒服内部进行换气,呼吸式切换机构包括圆柱块和与防水羽绒服内侧连通的通气管,所述圆柱块在微型气泵产生的气流带动下不断变换位置,且在旋转的过程中不同的气道与通气管连通,使通气管时而抽气、时而充气。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泵机构包括缝制在防水羽绒服胸前的皮革,所述微型气泵固定在皮革表面,同时皮革表面还设置了对微型气泵进行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微型气泵还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呼吸式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在微型气泵端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圆柱块,所述圆柱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环形槽和圆柱槽,另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半环槽和第二半环槽,所述环形槽的侧壁一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扇叶,所述第一半环槽与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半环槽通过半圆槽与圆柱槽连通,所述环形槽与出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与圆柱槽连通,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气孔,其中一个气孔通过通气管与防水羽绒服的内部连通,另一个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圆柱块的侧表面设置有密封件,在壳体的内部密封转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半环槽与第二半环槽半径相等,两个所述气孔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半环槽和第二半环槽相连通,且随着圆柱块的旋转连通对象发生改变。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通气管为软管。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圆柱槽位于圆柱块的中心处。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微型气泵,对防水羽绒服内部进行换气,在寒冷的雨天进行救援抢险等工作过程提高防水羽绒服的散热性,并设置了呼吸式切换机构使通气管时而抽气、时而充气,在人员高强度运动下可以提高换气排汗的效率,提高舒适度;
[0015]2)本专利技术换气散热装置的增加使得羽绒服本身可以不用考虑透气性,直接对腕部、腰部、颈部进行缠绕,防止雨水流入人员躯干中,提高其防水效果,当环境寒冷时,可以关闭换气,当短时间高强度作业导致出汗时,可以开启换气进行散热,运行时仍可以防止雨水渗入;
[0016]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泵机构和呼吸式切换机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圆柱块结构左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圆柱块结构右视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圆柱块结构右视剖视图;
[0023]图中:1、主体结构;11、防水羽绒服;12、防水腰带;13、防水腕带;14、感温涂层;15、防水颈带;2、气泵机构;21、皮革;22、电源组件;23、微型气泵;24、进气管;25、出气管;3、呼吸式切换机构;31、壳体;32、圆柱块;33、气孔;34、通气管;35、环形槽;36、扇叶;37、第一半环槽;38、第二半环槽;39、半圆槽;310、圆柱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6所示,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包括主体结构1,主体结构1包括防水羽绒服11和缠绕在其袖口的防水腕带13以及缠绕在其腰部下方的防水腰带12,防水羽绒服11还包括感温涂层14和防水颈带15,分别用于感测温度变化和防止雨水从颈部进入羽绒服内部,防水羽绒服11的前胸设置有气泵机构2和呼吸式切换机构3,气泵机构2包括微型气泵23,用于增加气流量,对防水羽绒服11内部进行换气,呼吸式切换机构3包括圆柱块32和与防水羽绒服11内侧连通的通气管34,圆柱块32在微型气泵23产生的气流带动下不断变换位置,且在旋转的过程中不同的气道与通气管34连通,使通气管34时而抽气、时而充气,防水羽绒服11在腰部、腕部、颈部均设置有防水带,用于裹紧羽绒服,防止人员在行动过程中淋雨,提高防水羽绒服11的隔水功能,当人员通过感温涂层14感受环境温度变化时,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开启换气排汗功能,在行动过程中消耗大量体力而出汗时,通过开启气泵
机构2,对防水羽绒服11的内部进行换气,而呼吸式切换机构3用于切换风道,使羽绒服内部进气、排气、方便散热,防止出汗。
[0027]气泵机构2包括缝制在防水羽绒服11胸前的皮革21,微型气泵23固定在皮革21表面,同时皮革21表面还设置了对微型气泵23进行供电的电源组件22,微型气泵23还包括进气管24和出气管25,气泵机构2通过微型气泵23进行输出,其中微型气泵23具有较高的气流量,并且具有负压功能,抽气充气功能更强。
[0028]呼吸式切换机构3包括固定在微型气泵23端部的壳体31,壳体31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圆柱块32,圆柱块3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环形槽35和圆柱槽310,另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半环槽37和第二半环槽38,环形槽35的侧壁一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扇叶36,第一半环槽37与环形槽35连通,第二半环槽38通过半圆槽39与圆柱槽310连通,环形槽35与出气管25连通,进气管24与圆柱槽310连通,壳体3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气孔33,其中一个气孔33通过通气管34与防水羽绒服11的内部连通,另一个气孔33与外界大气连通,呼吸式切换机构3用于变换风道,由于微型气泵23的进气管24和出气管25不可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包括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防水羽绒服(11)和缠绕在其袖口的防水腕带(13)以及缠绕在其腰部下方的防水腰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羽绒服(11)还包括感温涂层(14)和防水颈带(15),分别用于感测温度变化和防止雨水从颈部进入羽绒服内部,所述防水羽绒服(11)的前胸设置有气泵机构(2)和呼吸式切换机构(3),气泵机构(2)包括微型气泵(23),用于增加气流量,对防水羽绒服(11)内部进行换气,呼吸式切换机构(3)包括圆柱块(32)和与防水羽绒服(11)内侧连通的通气管(34),所述圆柱块(32)在微型气泵(23)产生的气流带动下不断变换位置,且在旋转的过程中不同的气道与通气管(34)连通,使通气管(34)时而抽气、时而充气,形成呼吸式排汗散热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机构(2)包括缝制在防水羽绒服(11)胸前的皮革(21),所述微型气泵(23)固定在皮革(21)表面,同时皮革(21)表面还设置了对微型气泵(23)进行供电的电源组件(22),所述微型气泵(23)还包括进气管(24)和出气管(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涂层的特种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式切换机构(3)包括固定在微型气泵(23)端部的壳体(31),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岩吴昆明刘汉春张远得
申请(专利权)人: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