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燕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641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及方法,该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和排水渠,所述人工湿地中横向设有多根排水槽,多根排水槽的上方设有总管,总管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多根进水管,排水槽中均设有输送螺杆,排水槽的底面上轴向设有多个出水孔,排水槽的最低处均设有排污口,进水管中均安装有带动输送螺杆旋转的水流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排水槽使水体从上至下均匀的掉落到人工湿地中,增加了水体分布的均匀性,减小水体对人工湿地的冲击,且通过水流驱动机构能带动输送螺杆,通过输送螺杆能将过滤后残留在排水槽中的污渍集中的收集到收集网袋中,大大的降低了出水孔被堵塞的概率,通过排水槽能对水体进行预过滤。能对水体进行预过滤。能对水体进行预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污染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以及黑臭水体治理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初期雨水带来的面源污染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的治理初期雨水以及区域水体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通过在城市中建设人工湿地,并通过排水渠将雨水排至人工湿地中,人工湿地与城市生态建设相适应,对进入河道的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现在的水体在从排水渠流出后,直接的冲刷在人工湿地的一侧,水体冲击易导致湿地水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且进入水体的分布不均,人工湿地的一侧处于高负荷状态,造成一侧的生物多样性锐减,且高悬浮物含量导致湿地渗滤系统堵塞,大大降低了其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和安装于人工湿地一侧的排水渠,所述人工湿地中横向设有多根“U”型结构的排水槽,多根排水槽的上方纵向设有总管,总管朝向排水渠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多根进水管,进水管一端均穿过人工湿地延伸至排水渠中,进水管的朝向水流方向的一侧面上均设有进水口,总管的底面正对于排水槽处均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下端均延伸至排水槽中,排水槽中均设有输送螺杆,输送螺杆上的螺旋叶与排水槽内部的底面接触,排水槽的底面上轴向设有多个出水孔,排水槽和输送螺杆均倾斜设置,排水槽的最低处均设有排污口,排污口的下端均安装有收集网壳,收集网壳中均设有收集网袋,进水管中均安装有带动输送螺杆旋转的水流驱动机构。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水流驱动机构均包括水轮、轴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进水管的端面上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均安装有密封轴承,轴杆均安装于密封轴承的内圈中,轴杆一端均设置于排水渠中,并均与水轮连接,另一端均插入总管中,并均安装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均安装于输送螺杆上,链条均设置于出水管中,链条上端均安装于第一链轮上,下端均安装于第二链轮上,进水管、轴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均倾斜设置。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输送螺杆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端均安装于排水槽的内壁面上,固定板正对于输送螺杆的端面处均嵌入式安装有滚珠轴承,输送螺杆的两端均安装于滚珠轴承的内圈中。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排水槽均设置于人工湿地的水面上方。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收集网袋均由尼龙材料编制而成,收集网壳的内壁面上均
凸出形成多个勾子,收集网袋的开口端均挂设于勾子上。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采用上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实现水体污染的治理。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进水管、总管和出水管能将进入的水体分开,并均匀的进入排水槽中,通过排水槽使水体从上至下均匀的掉落到人工湿地中,类似下雨的形式,增加了水体分布的均匀性,减小水体对人工湿地的冲击,且通过排水渠中的水能带动水轮,水轮能带动轴杆、第一链轮、链条和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则能带动输送螺杆,通过输送螺杆能将过滤后残留在排水槽中的污渍集中的收集到收集网袋中,大大的降低了出水孔被堵塞的概率,通过排水槽能对水体进行预过滤,以降低人工湿地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排水槽的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
ꢀ“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1和安装于人工湿地一侧的排水渠2,所述人工湿地1中横向设有多根“U”型结构的排水槽4,多根排水槽4的上方纵向设有总管3,总管3朝向排水渠2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多根进水管8,进水管8一端均穿过人工湿地延伸至排水渠2中,进水管8的朝向水流方向的一侧面上均设有进水口12,总管3的底面正对于排水槽4处均安装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下端均延伸至排水槽4中,排水槽4中均设有输送螺杆5,输送螺杆5上的螺旋叶与排水槽4内部的底面接触,排水槽4的底面上轴向设有多个出水孔16,排水槽4和输送螺杆5均倾斜设
置,排水槽4的最低处均设有排污口6,排污口6的下端均安装有收集网壳17,收集网壳17中均设有收集网袋18,进水管8中均安装有带动输送螺杆旋转的水流驱动机构。
[0018]本实施例中,水流驱动机构均包括水轮11、轴杆9、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4和链条,进水管8的端面上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均安装有密封轴承,轴杆9均安装于密封轴承的内圈中,轴杆9一端均设置于排水渠2中,并均与水轮11连接,另一端均插入总管3中,并均安装有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4均安装于输送螺杆5上,链条均设置于出水管15中,链条上端均安装于第一链轮13上,下端均安装于第二链轮14上,进水管8、轴杆9、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4和链条均倾斜设置。
[0019]本实施例中,输送螺杆5的两端均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下端均安装于排水槽4的内壁面上,固定板7正对于输送螺杆的端面处均嵌入式安装有滚珠轴承,输送螺杆5的两端均安装于滚珠轴承的内圈中,通过滚珠轴承进输送螺杆定位,使输送螺杆只能沿着滚珠轴承的内圈转动,保证转动的流畅性。
[0020]本实施例中,排水槽4均设置于人工湿地1的水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湿地(1)和安装于人工湿地一侧的排水渠(2),所述人工湿地(1)中横向设有多根“U”型结构的排水槽(4),多根排水槽(4)的上方纵向设有总管(3),总管(3)朝向排水渠(2)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多根进水管(8),进水管(8)一端均穿过人工湿地延伸至排水渠(2)中,进水管(8)的朝向水流方向的一侧面上均设有进水口(12),总管(3)的底面正对于排水槽(4)处均安装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下端均延伸至排水槽(4)中,排水槽(4)中均设有输送螺杆(5),输送螺杆(5)上的螺旋叶与排水槽(4)内部的底面接触,排水槽(4)的底面上轴向设有多个出水孔(16),排水槽(4)和输送螺杆(5)均倾斜设置,排水槽(4)的最低处均设有排污口(6),排污口(6)的下端均安装有收集网壳(17),收集网壳(17)中均设有收集网袋(18),进水管(8)中均安装有带动输送螺杆旋转的水流驱动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人工湿地的水体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流驱动机构均包括水轮(11)、轴杆(9)、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4)和链条,进水管(8)的端面上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均安装有密封轴承,轴杆(9)均安装于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燕袁丽艳田海强王贵巴淑萍徐春于永琨张耀芦焱师艳红宁雪婷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