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丁腈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08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芦荟丁腈手套,包括本体结构、本体内层机构、防滑耐磨结构;所述本体结构包括手掌部位、手指部位和手腕部位,所述手掌部位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腕部位、所述手掌部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指部位;所述本体内层结构包括防穿刺层、丁腈橡胶层、保护层、除菌层、吸汗垫层和吸汗颗粒层,所述本体结构的内部粘接有防穿刺层、所述防穿刺层的内侧粘接有丁腈橡胶层,所述丁腈橡胶层的内侧粘接有保护层。该芦荟丁腈手套,可以吸收长时间佩戴手套产生的汗液,避免大量汗液导致手套滑落,影响正常工作,并且可以避免丁腈橡胶层内部的蛋白质、氨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芦荟丁腈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手套
,具体为一种芦荟丁腈手套。

技术介绍

[0002]丁腈是一种合成橡胶,由丙烯腈和丁二烯聚合而成,丁腈手套是以丁腈料与钛白、辅料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混合、过滤、凝固和烘干等工艺制作形成,拥有杰出的抗化学性能、抗摩擦性能和极少产生过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食品、化工和水产等行业,主要起到隔离污染、保护皮肤的作用应。
[0003]现有的丁腈胶乳手套含有有蛋白质、氨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质长时间穿戴容易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并且长时间佩戴丁腈胶乳手套非常容易出汗,这不但会引起某些细菌、病毒、真菌在手表面的增生,损害使用者的健康,而且会产生异味,同时出汗过多导致手套出现打滑的情况,影响正常工作,故而提出一种芦荟丁腈手套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芦荟丁腈手套,具备防过敏和吸汗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丁腈胶乳手套长时间穿戴容易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和长时间佩戴丁腈胶乳手套非常容易出汗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防过敏和吸汗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芦荟丁腈手套,包括本体结构、本体内层机构、防滑耐磨结构;所述本体结构包括手掌部位、手指部位和手腕部位,所述手掌部位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腕部位,所述手掌部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指部位;所述本体内层结构包括防穿刺层、丁腈橡胶层、保护层、除菌层、吸汗垫层和吸汗颗粒层,所述本体结构的内部粘接有防穿刺层,所述防穿刺层的内侧粘接有丁腈橡胶层,所述丁腈橡胶层的内侧粘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内侧粘接有除菌层,所述除菌层的内侧粘接有吸汗垫层,所述吸汗垫层的内侧粘接有吸汗颗粒层;所述防滑耐磨结构包括连接部位耐磨层、第一加厚垫、第二加厚垫、褶皱部位、加强筋和伸缩扣,所述手掌部位和手指部位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位耐磨层,所述手指部位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厚垫,所述手掌部位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厚垫,所述手腕部位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褶皱部位,所述褶皱部位的内部固定连接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侧套接有伸缩扣。
[0008]优选的,所述本体内层结构的厚度可为十至十五毫米,所述防穿刺层可采用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可为十五至二十丝米。
[0009]优选的,所述除菌层可采用活性炭纤维层,活性炭纤维层的厚度可为十至十五丝米,所述吸汗垫层可采用细绒棉层,细绒棉层的厚度可为十五至二十丝米。
[0010]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可采用芦荟膜层,芦荟膜层的厚度可为二十至二十五丝米,所
述连接部位耐磨层可采用橡胶层。
[0011]优选的,所述吸汗颗粒层可采用氯化钙颗粒层,氯化钙颗粒层的厚度可为十至十五丝米,所述加强筋的右端贯穿褶皱部位并延伸至褶皱部位的外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厚垫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芦荟丁腈手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芦荟丁腈手套,通过本体内层结构的防穿刺层和本体结构上的第一加厚垫和第二加厚垫可以提高手套的整体硬度,避免工作时扎穿手套,通过保护层采用芦荟膜层,可以避免丁腈橡胶层内部的蛋白质、氨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通过吸汗垫层和吸汗颗粒层可以吸收长时间佩戴手套产生的汗液,避免大量汗液导致手套滑落,同时拉动伸缩扣,使得加强筋将褶皱部位拉紧,防止手套出现打滑的情况,影响正常工作,通过除菌层可以防止出汗引发的某些细菌、病毒和真菌在手表面的增生,同时去除异味,保护使用者的手部的皮肤健康,手指部位上的防滑纹可以增大摩擦,防止手上的工具滑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中本体内层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100本体结构、101手掌部位、102手指部位、103手腕部位、200本体内层结构、201防穿刺层、202丁腈橡胶层、203保护层、204除菌层、205吸汗垫层、206吸汗颗粒层、300防滑耐磨结构、301连接部位耐磨层、302第一加厚垫、303第二加厚垫、304褶皱部位、305加强筋、306伸缩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芦荟丁腈手套,包括本体结构100、本体内层机构200、防滑耐磨结构300;本体结构100包括手掌部位101、手指部位102和手腕部位103,手掌部位101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腕部位103,手掌部位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指部位102;本体内层结构200包括防穿刺层201、丁腈橡胶层202、保护层203、除菌层204、吸汗垫层205和吸汗颗粒层206,本体结构100的内部粘接有防穿刺层201,本体内层结构200的厚度可为十至十五毫米,防穿刺层201可采用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可为十五至二十丝米,防穿刺层201的内侧粘接有丁腈橡胶层202,丁腈橡胶层202的内侧粘接有保护层203,保护层203的内侧粘接有除菌层204,除菌层204的内侧粘接有吸汗垫层205,除菌层204可采用活性炭纤维层,活性炭纤维层的厚度可为十至十五丝米,吸汗垫层205可采用细绒棉层,细绒棉层的厚度可为十五至二十丝米,吸汗垫层205的内侧粘接有吸汗颗粒层206;防滑耐磨结构300包括连接部位耐磨层301、第一加厚垫302、第二加厚垫303、褶皱部位304、加强
筋305和伸缩扣306,手掌部位101和手指部位10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位耐磨层301,保护层203可采用芦荟膜层,芦荟膜层的厚度可为二十至二十五丝米,连接部位耐磨层301可采用橡胶层,手指部位1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厚垫302,第一加厚垫3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手掌部位1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厚垫303,手腕部位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褶皱部位304,褶皱部位304的内部固定连接加强筋305,吸汗颗粒层206可采用氯化钙颗粒层,氯化钙颗粒层的厚度可为十至十五丝米,加强筋305的右端贯穿褶皱部位304并延伸至褶皱部位304的外侧,加强筋305的外侧套接有伸缩扣306,通过本体内层结构200的防穿刺层201和本体结构100上的第一加厚垫302和第二加厚垫303可以提高手套的整体硬度,避免工作时扎穿手套,通过保护层203采用芦荟膜层,可以避免丁腈橡胶层202内部的蛋白质和氨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通过吸汗垫层205和吸汗颗粒层206可以吸收长时间佩戴手套产生的汗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芦荟丁腈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结构(100)、本体内层结构(200)、防滑耐磨结构(300);所述本体结构(100)包括手掌部位(101)、手指部位(102)和手腕部位(103),所述手掌部位(101)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腕部位(103),所述手掌部位(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指部位(102);所述本体内层结构(200)包括防穿刺层(201)、丁腈橡胶层(202)、保护层(203)、除菌层(204)、吸汗垫层(205)和吸汗颗粒层(206),所述本体结构(100)的内部粘接有防穿刺层(201),所述防穿刺层(201)的内侧粘接有丁腈橡胶层(202),所述丁腈橡胶层(202)的内侧粘接有保护层(203),所述保护层(203)的内侧粘接有除菌层(204),所述除菌层(204)的内侧粘接有吸汗垫层(205),所述吸汗垫层(205)的内侧粘接有吸汗颗粒层(206);所述防滑耐磨结构(300)包括连接部位耐磨层(301)、第一加厚垫(302)、第二加厚垫(303)、褶皱部位(304)、加强筋(305)和伸缩扣(306),所述手掌部位(101)和手指部位(10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位耐磨层(301),所述手指部位(1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厚垫(302),所述手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秀强
申请(专利权)人:牛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