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48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暖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具有上片、下片和连接条,上片和下片之间设有容纳腔;上片的边缘具有第一边缘段、第二边缘段和第三边缘段,下片的边缘具有第四边缘段、第五边缘段和第六边缘段;第一边缘段和第四边缘段之间限定出手腕通口;第二边缘段和第五边缘段通过连接条连接,连接条从第二边缘段的头端延伸至第二边缘段的末端;第三边缘段和第六边缘段通过拉链或粘扣带可拆连接;上片和/或下片内设有发热件。使用时,可把患者的手掌放入容纳腔内,由于设置有发热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患者的手掌起加热和保温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暖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暖手套。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常包括手脚麻痹,尤其是在晚上,晚上运动少,血运比白天差,患者会感觉手脚麻痹更重,需要一个保暖手套改善一下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保暖手套。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暖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具有上片、下片和连接条,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层叠设置,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上片的边缘具有第一边缘段、第二边缘段和第三边缘段,所述第一边缘段、所述第二边缘段和所述第三边缘段首尾相接,所述下片的边缘具有第四边缘段、第五边缘段和第六边缘段,所述第四边缘段、所述第五边缘段和所述第六边缘段首尾相接;所述第一边缘段和所述第四边缘段互相对应,所述第一边缘段和所述第四边缘段之间限定出手腕通口;所述第二边缘段和所述第五边缘段互相对应,所述第二边缘段和所述第五边缘段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连接条从第二边缘段的头端延伸至第二边缘段的末端;所述第三边缘段和所述第六边缘段互相对应,所述第三边缘段和所述第六边缘段通过拉链或粘扣带可拆连接;所述上片和/或所述下片内设有发热件。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暖手套,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时,可把患者的手掌放入容纳腔内,由于设置有发热件,本技术能对患者的手掌起加热和保温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第三边缘段和第六边缘段可拆连接,把患者的手掌放入容纳腔时,可拆分第三边缘段和第六边缘段,则有充足的空间把患者的手掌放入容纳腔,便于操作。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边缘段和所述第六边缘段通过拉链连接,所述拉链从所述第三边缘段的头端延伸至第三边缘段的末端。这样第三边缘段和第六边缘段之间连接紧凑,且分离和合上都十分简便。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件为发热丝。发热丝结构简单、便于设置、成本低廉,而且发热丝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应用到保暖手套上之后,保暖手套的柔软性较好,患者穿戴更舒适。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以所述第三边缘段相对所述第二边缘段的方位为前侧,以所述第一边缘段位于所述上片的位置为右侧,所述第二边缘段与所述第三边缘段的连接点称为第一接点,所述第一接点设于所述上片的左前侧。第三边缘段的长度适中,留出足够的位置放入患者的手掌的同时,保暖手套上片和下片的连接紧凑、密闭保暖效果较
好。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片内设有第一夹层,所述下片内设有第二夹层,所述连接条内设有第三夹层,所述第一夹层、所述第二夹层、所述第三夹层连通;所述手套主体上设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牵引装置和多个按摩单元,所述按摩单元包括弹性构件、连接索、滑轮和两个滑珠,所述滑轮设于所述第三夹层内,两个所述滑珠均设于所述连接索上,所述连接索跨过所述滑轮,使得两个所述滑珠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层和所述第二夹层内,所述连接索的两端分别称为回弹端和牵引端,所述回弹端通过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手套主体连接,所述牵引端与所述牵引装置连接。通过设置滑珠,容纳腔的腔壁上对应滑珠的位置会产生一个隆起,使用时,启动牵引装置使滑珠移动,进而使得隆起也移动,此时关闭牵引装置或使牵引装置反向启动,滑珠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反向移动,则滑珠能来回移动,隆起也来回移动,达到按摩手掌的效果。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牵引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主体与所述手套主体连接,所有所述按摩单元的牵引端均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牵引装置为绞盘装置,所述绞盘装置包括卷筒和驱动所述卷筒转动的旋转驱动器,所述卷筒设于所述手套主体上,所有所述按摩单元的牵引端均设于所述卷筒上。通过设置绞盘装置,卷筒能回收一段长度较大的连接索,则弹珠的移动范围较大,按摩范围较大。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摩单元还包括滑管,所述第一夹层、所述第二夹层和所述第三夹层合称为内腔,所述滑管贯穿所述内腔的腔壁,所述牵引端穿过所述滑管,所述绞盘装置设于所述手套主体的外侧。通过设置滑管,牵引端能穿过内腔的腔壁然后连接到卷筒上,使得绞盘装置能设于手套主体的外侧,便于绞盘装置的散热。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绞盘装置设于所述手套主体的后侧,所述滑管的两端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滑管具有弧形段,所述第一端设于所述内腔内;所有所述滑管的第一端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所有所述滑管的第二端由右至左依次设置。通过设置弧形段,绞盘装置能设于手套主体的右后侧,滑管的第一端能设于较为靠近手套主体的右端处,则滑管的第一端与滑轮的距离较大,滑珠的移动范围较大,按摩效果较好。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套主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定时器和显示屏,所述发热件为电发热构件,所述旋转驱动器为电动机,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定时器、所述发热件和所述牵引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使用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医护人员可及时知晓保暖手套内的温度,进而在控制面板输入指令调整温度,定时器能设定发热件或牵引装置的运行时间。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暖手套的结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暖手套的结构俯视图;
[0019]图3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暖手套的结构仰视图。
[0021]附图中:
[0022]101

容纳腔;102

手腕通口;110

上片;111

第一夹层;120

下片;121

第二夹层;130

连接条;131

第三夹层;140

拉链;211

卷筒;212

旋转驱动器;220

滑管;230

连接索;240

滑珠;250

滑轮;260

弹性构件;400

控制面板;410

温度传感器;420

显示屏;430

定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具有上片、下片和连接条,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层叠设置,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上片的边缘具有第一边缘段、第二边缘段和第三边缘段,所述第一边缘段、所述第二边缘段和所述第三边缘段首尾相接,所述下片的边缘具有第四边缘段、第五边缘段和第六边缘段,所述第四边缘段、所述第五边缘段和所述第六边缘段首尾相接;所述第一边缘段和所述第四边缘段互相对应,所述第一边缘段和所述第四边缘段之间限定出手腕通口;所述第二边缘段和所述第五边缘段互相对应,所述第二边缘段和所述第五边缘段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连接条从第二边缘段的头端延伸至第二边缘段的末端;所述第三边缘段和所述第六边缘段互相对应,所述第三边缘段和所述第六边缘段通过拉链或粘扣带可拆连接;所述上片和/或所述下片内设有发热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缘段和所述第六边缘段通过拉链连接,所述拉链从所述第三边缘段的头端延伸至第三边缘段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发热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手套,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三边缘段相对所述第二边缘段的方位为前侧,以所述第一边缘段位于所述上片的位置为右侧,所述第二边缘段与所述第三边缘段的连接点称为第一接点,所述第一接点设于所述上片的左前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暖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内设有第一夹层,所述下片内设有第二夹层,所述连接条内设有第三夹层,所述第一夹层、所述第二夹层、所述第三夹层连通;所述手套主体上设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牵引装置和多个按摩单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玲罗秀文蔡春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便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