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膜改性的电力通信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98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电缆领域的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膜改性的电力通信线缆,各种功能线缆依次绕包在电缆本体内部,若干个分区互不干扰且相互隔离设置;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配合设置有四根单芯信号线,四根单芯信号线呈阵列形式排布,四根单芯信号线之间设置有内部填充层并在外周绕包有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的外周配合均匀分布有十二根副信号线;十二根副信号线之间设置有内部填充层并且外周绕包有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外周绕包有弹性填充层;弹性填充层的外周还绕包有多层保护;该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在飞机或者其他航空设备上,提高了布线系统的安全及可靠性,与此同时也有效的改善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高使用寿命。高使用寿命。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膜改性的电力通信线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通信线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由于电子设备间大量数据传输的要求日益增大,特别航空航天领域电子信号传输流量大,且在极高低温、高日照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对线缆物理要求极高,而现有产品绝缘效果不好、重量重、线径粗、折弯性能差、使用寿命短、传输速率不高、传输信号不稳定、易被干扰、线缆内电源芯线传输电流小等缺点;传统航空线缆以含氟塑料—聚全氟乙丙烯树脂为绝缘材料,通过发泡工艺,提高屏蔽效果。但由于该材料密度比重大(达到2.15/G),发泡后绝缘厚度大,受应力情况下折弯度小,易开裂,不利于小型化轻量化且耐候达不到最佳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膜改性的电力通信线缆,该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在飞机或者其他航空设备上,提高了布线系统的安全及可靠性,与此同时也有效的改善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高使用寿命。
[0004]本专利技术应用时,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膜改性的电力通信线缆,包括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若干个分区,若干个分区分别配合设置有各种功能线缆,各种功能线缆依次绕包在电缆本体内部,若干个分区互不干扰且相互隔离设置;所述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配合设置有四根单芯信号线,四根单芯信号线呈阵列形式排布,四根单芯信号线之间设置有内部填充层并在外周绕包有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的外周配合均匀分布有十二根副信号线;十二根副信号线之间设置有内部填充层并且外周绕包有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外周绕包有弹性填充层;弹性填充层的外周还绕包有多层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膜改性的电力通信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设置有四组并分别设置为第一分区、第二分区、第三分区和第四分区,所述第一分区、第二分区、第三分区和第四分区的颜色分别为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所述第一分区、第二分区、第三分区和第四分区的绞合方式分别为左侧、右侧、右侧和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膜改性的电力通信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芯信号线包括内部单芯铜芯,内部单芯铜芯采用若干组细铜丝组成,内部单芯铜芯的外周绕包有单芯铜芯无纺布层,单芯铜芯无纺布层的外周绕包有单芯铜芯有色复合改性绝缘层,单芯铜芯有色复合改性绝缘层的外周设置有单芯铜芯耐磨层,单芯铜芯耐磨层的外周设置有单芯铜芯互锁层,单芯铜芯互锁层的外周设置有单芯铜芯纳米薄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航空复合薄膜改性的电力通信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信号线分别在第一分区、第二分区、第三分区和第四分区各设置有三根,所述副信号线包括中心副铜芯,设置在中心副铜芯外周的中心副铜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山蔡蕊
申请(专利权)人:鹰搏江苏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