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及具有其的3D打印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986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及具有其的3D打印笔,包括墨盒,用于储墨,墨盒上设有出墨口用于出墨;染色件,用于给耗材上色;墨盒上设有能够容纳耗材通过的耗材孔,染色件连接到所述出墨口上;当耗材通过耗材孔到达与染色件对应的位置时,染色件给耗材表面上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可拆卸收纳的染色组件,在不使用时可将染色组件拆卸收纳起来,防止墨盒内的墨水蒸发干燥,影响下一次的使用;2.在墨盒内设置储墨单元,将墨水储存在储墨单元内,避免漏墨;3.多个染色件围绕耗材,可对耗材进行多种颜色的同时上色,并且可通过墨盒中的墨水进行多种颜色的混合配色,使打印出的产品颜色丰富活泼,更具趣味性。趣味性。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及具有其的3D打印笔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以及带有这种染色组件的3D打印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与此同时,3D打印技术也以更多种类型产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 3D打印笔就是其中的一种。3D打印笔是一种新型的3D技术产物,与3D 打印机通过机械臂带动打印喷头的移动实现3D大于斌不同的是:3D打印笔由人手操控,可以根据人的意愿实现立体作画,也就是说,用户仅仅需要通过传统的画笔操作就能够在三维环境下绘制立体图案,即,利用 3D打印笔在平面书写绘画通过3D打印形成3D立体的作品。目前,3D 打印笔采用热熔沉积技术,其内的笔墨采用热熔材料,例如PLA(聚乳酸) 材料或ABS(丙烯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材料,通常称为耗材。在使用过程中,3D打印笔内的热熔材料经过加热后从笔头挤出,然后热熔材料冷却形成3D绘制的图案。
[0003]专利号为201710996157.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着色的3D打印墨盒,包括墨盒本体,沿墨盒本体的轴向开设有贯穿的耗材孔,墨盒本体上设有基色区和调色区,基色区内设有三个用于放置染料粉末的调色盒,朝向耗材孔一侧的基色盒和调色盒上均开设有与耗材孔连通的着色孔,墨盒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基色盒、调色盒连通的进风孔,墨盒本体的周向设有绕墨盒本体旋转的驱动筒,驱动筒内侧设有可向进风孔充入空气的喷嘴,喷嘴随驱动筒绕墨盒本体旋转,进风孔处铰接有能被喷嘴抵开且能自动复位的单向门。该专利技术的设置无需中端打印工作来增加或更换相应颜色的线型耗材,使用方便的同时保证打印工作的连续性。
[0004]但是,该装置的设置结构复杂,需要向墨盒内吹气才能式墨盒内的染料粉末喷出到线型耗材上,染料粉末在喷出的过程中容易在设备的其他结构上沾染,破坏设备的整洁;同时,该装置中需要设置基色盒和调色盒,染料粉末的颜色有限,无法提供多种颜色给线型耗材上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包括:
[0008]墨盒,用于储墨,所述墨盒上设有出墨口用于出墨;
[0009]染色件,用于给耗材上色;
[0010]所述墨盒上设有能够容纳耗材通过的耗材孔,所述染色件连接到所述出墨口上;
[0011]墨盒内的墨水进入到染色件内,当耗材通过耗材孔到达与染色件对应的位置时,
染色件给耗材表面上色。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材孔设置在墨盒上,耗材穿过墨盒后进行上色,使耗材在进丝时稳定,不易晃动。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盒内设有若干墨腔,所述墨盒上与所述墨腔一一对应设有透气孔;所述染色件插设在所述墨盒的下端面上与墨腔连通,且与墨腔一一对应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墨腔以及多个染色件,并且墨腔和染色件一一对应,可在墨盒内填充多种颜色的墨水,以达到对耗材进行多种颜色的染色的效果。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腔内设有储墨单元,所述染色件连接到储墨单元内进行浸色。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墨单元为高密度聚氨酯海绵。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通过设置储墨单元,将墨水吸附在海绵上,避免墨水从墨腔内通过间隙或者出墨孔滴落,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件为纤维笔头,能够吸收储墨单元内的墨水进行自身的浸色;染色件受推动力后靠近耗材直到与耗材接触,给耗材表面上色。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染色件采用纤维笔头,可对染色单元内的墨水进行自主的吸附进行自身的浸色,无需使用外力将墨水输送染色件。同时,纤维笔头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小范围的弯曲,只需推动纤维笔头即可使纤维笔头靠近耗材从而给耗材上升色;撤去外力后,纤维笔头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腔呈圆周分布设置在所述墨盒内,且所述线材孔位于所述墨盒的中心。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将线材孔设置在墨盒的中心,耗材穿过墨盒后,染色件均匀围绕设置在耗材的周围,方便对耗材进行不同颜色的染色。
[002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盒上设有保护盖。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当墨盒不使用时,可将保护盖盖上,方便墨盒的收纳,避免墨水干燥。
[0024]一种具有染色组件的3D打印笔,包括打印笔主体,还包括有1

7任一所述的染色组件;所述染色组件可拆卸插接到打印笔主体上。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将染色组件拆卸设置在打印笔主体上,方便在不使用时对染色组件进行收纳,避免墨水干燥或长时间安装在打印笔主体上导致漏墨。
[002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墨盒的下端凸设有插接部,且所述染色件伸出所述插接部设置;所述打印笔主体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插槽。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当墨盒插接到打印笔主体内时,插接部与插接位精准配合插接。
[002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印笔主体内还设有驱动机构,用于推动染色件向耗材靠近,所述染色件均匀分布在耗材孔的周围。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将染色件分布在耗材孔的周围,当耗材穿过耗材孔时,进入到多个染色件的中心,染色件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靠近耗材进行上色。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1.设置可拆卸收纳的染色组件,在不使用时可将染色组件拆卸收纳起来,防止墨盒内的墨水蒸发干燥,影响下一次的使用;
[0032]2.在墨盒内设置储墨单元,将墨水储存在储墨单元内,避免漏墨;
[0033]3.设置染色件对耗材进行上色,相较于从出墨口直接对耗材上色,上色位置精准,不易将墨水沾染到别的部件上;
[0034]4.设置多个染色件围绕耗材,可对耗材进行多种颜色的同时上色,并且可通过墨盒中的墨水进行多种颜色的混合配色,使打印出的产品颜色丰富活泼,更具趣味性。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0037]图3是实施例的墨盒与笔主体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38]图4是实施例中墨盒的前端面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39]图5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40]图6是图5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4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盒,用于储墨,所述墨盒上设有透气孔和出墨口用于出墨;染色件,用于给耗材上色;所述墨盒上设有能够容纳耗材通过的耗材孔,所述染色件连接到所述出墨口上;墨盒内的墨水进入到染色件内,当耗材通过耗材孔到达与染色件对应的位置时,染色件给耗材表面上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内设有若干墨腔,所述墨盒上的透气孔与所述墨腔一一对应;所述染色件插设在所述墨盒的下端面上与墨腔连通,且与墨腔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腔内设有储墨单元,所述染色件连接到储墨单元内进行浸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单元为高密度聚氨酯海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3D打印笔的染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件为纤维笔头,能够吸收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宏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浩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