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86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所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针体回收管、针体;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下端;所述针体能够沿针体回收管移动。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护士能够采用握笔式实现对输液港注射座的穿刺,提供了更清晰及更直观的视角,而且避免了针刺伤,且避免了二次连接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不彻底导致的感染。不彻底导致的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中,为了减轻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会经常使用输液港,其全称为完全植入式静脉通路系统。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其包括导管、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注射座连接导管的一端、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人体的血管,进而形成长期的血管通路,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需要输液时,使用输液港穿刺针穿过皮肤并扎入到注射座上即可。
[0003]现有的输液港穿刺针通常采用“L”型穿刺针,其包括L型钢针、蝶翼、圆盘状底座和延长管,实际操作时护士用左手三指固定注射座后,在局促的空间内完成穿刺,且因穿刺针上的圆盘状底座导致护士无法从上至下直接观察到穿刺点的情况,需要从侧面45
°
角进行观察,极易造成针刺伤。而且,现有输液港穿刺针为钢针,拔针时很容易造成针刺伤,增加了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另外,在使用现有“L”型穿刺针时,需要另外使用注射器抽取盐水、肝素进行冲管、封管的操作,这个操作过程也增加了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能够为护士在穿刺时提供更清晰及更直观的视角,且能够避免针刺伤,并避免感染。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所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针体回收管、针体;
[0007]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下端;
[0008]所述针体能够沿针体回收管移动。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座包括座体和与其下端连接的导管;
[0010]所述座体为管状结构;
[0011]在座体内腔中的上部设置有隔离塞;
[0012]在座体的中部设置有输液口,所述输液口与座体的内腔连通,在输液口上连接有延长管;
[0013]在所述座体上端的壁上开有L型槽,L型槽的上端为开口端,且该开口端与座体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0014]所述导管的上端与座体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管的下端为开口端。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长管为Y型管,包括三个分支管,分别为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
[0016]三个分支管的一端连通形成Y型;
[0017]第一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输液口连接;
[0018]第二分支管的另一端与分隔膜接头连接;
[0019]第三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肝素帽接头连接。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止水夹。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针体回收管为长圆柱体结构,在其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
[0022]在针体回收管上还开有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上端与针体回收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下端位于针体回收管的下端面的上方,且所述移动槽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
[0023]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移动槽的宽度;
[0024]所述针体回收管的外径与导管座中座体上端的内径相同。
[002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下端外部设置有凸起;
[0026]所述凸起与所述L型槽相匹配。
[002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
[0028]所述盖帽通过螺纹或者卡扣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上端。
[002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针体包括:针座、持针柄和针芯;
[0030]所述针座为细圆柱体结构;所述针芯的上端与针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持针柄通过连接杆与针座的侧壁固定连接;
[0031]所述针座的直径与针体回收管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尺寸与移动槽的宽度相匹配;
[0032]所述针芯采用直的不锈钢针;
[0033]所述针座的长度加上针芯的长度小于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中心通孔的长度;
[0034]所述导管与针芯的外径相匹配,能够紧贴针芯。
[003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持针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
[0036]所述座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每个凹槽内设置有防滑颗粒。
[0037]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穿刺套装,其包括无菌包,在所述无菌包内放置有上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预充式冲管器和预充式封管器;
[0038]所述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内预充有10ml生理盐水冲管液;
[0039]所述预充式封管器内预充有10ml的100U/ML肝素封管液。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所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针体回收管、针体;
[0041]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下端;
[0042]所述针体能够沿针体回收管移动。
[0043]利用本技术,护士能够采用握笔式实现对输液港注射座的穿刺,提供了更清晰及更直观的视角,而且避免了针刺伤,且避免了二次连接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技术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位于针体回收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为本技术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在穿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3为本技术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回收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7]图4为本技术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回收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48]图5为本技术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回收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9]图6为本技术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导管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0]图7为本技术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52]如图1到图7所示,本技术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3、针体回收管1、针体2;所述导管座3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1的下端;所述针体2能够沿针体回收管1进行移动。
[0053]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
[0054]【实施例一】
[0055]如图6所示,所述导管座3包括座体305和与座体下端连接的导管304。所述座体305为管状结构,在座体305内腔中的上部设置有隔离塞302,在座体305的中部设置有输液口303,所述输液口303与座体305的内腔连通,并位于隔离塞302的下方,在输液口303上连接有延长管4。
[0056]在所述座体305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针体回收管、针体;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下端;所述针体能够沿针体回收管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包括座体和与其下端连接的导管;所述座体为管状结构;在座体内腔中的上部设置有隔离塞;在座体的中部设置有输液口,所述输液口与座体的内腔连通;在输液口上连接有延长管;在所述座体上端的壁上开有L型槽,L型槽的上端为开口端,且该开口端与座体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导管的上端与座体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管的下端为开口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为Y型管,包括三个分支管,分别为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三个分支管的一端连通形成Y型;第一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输液口连接;第二分支管的另一端与分隔膜接头连接;第三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肝素帽接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止水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回收管为长圆柱体结构,在其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在针体回收管上还开有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上端与针体回收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下端位于针体回收管的下端面的上方,且所述移动槽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所述中心通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