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83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在大气侧密封腔内设有随泵轴同步运动的叶轮,所述大气侧密封腔的出口流道设置为蜗壳式流道,所述大气侧密封腔内的密封液在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经过所述蜗壳式流道流出。该机封结构能够大幅度提高大气侧密封液的自循环效果。环效果。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端面机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产中用于热塑性弹性体原料液态烃输送的机泵机封多为单端面形式机封,输送介质主要为液态丁二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残液等易燃、易爆、异味重的烃类物质,该类机泵机封泄漏的危险性高,泄漏极易引起火灾、环保等事故的发生。
[0003]在根据API 682

2014标准对烃类泵单端面机封实施串联式双端面机封改造后,物料泄漏的问题得到解决,泵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但是大气侧密封的密封液循环效果不佳,端面温度超高,机封压盖表面测量温度达到75C
°
,机封使用周期短、密封液泄漏率较高,机封平均故障间隔约为840小时,远低于行业标准。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既能满足现有安装条件及安全环保要求,又能降低机封故障、延长使用周期的机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大气侧密封液自循环效果的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在大气侧密封腔内设有随泵轴同步运动的叶轮,所述大气侧密封腔的出口流道设置为蜗壳式流道,所述大气侧密封腔内的密封液在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经过所述蜗壳式流道流出。
[0007]具体的,该机封结构包括机封压盖、大气侧密封组件和介质侧密封组件;
[0008]具体的,所述泵轴上匹配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泵轴通过键传动,所述机封压盖设置在所述轴套外,且两者之间形成有相互独立的大气侧密封腔和介质侧密封腔,所述大气侧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大气侧密封腔内,所述介质侧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介质侧密封腔内。
[0009]具体的,所述大气侧密封组件包括大气侧动环、大气侧静环和大气侧动环弹簧;
[0010]所述大气侧静环设置于所述机封压盖上,且两者之间设有大气侧静环密封圈,所述大气侧动环设置于所述轴套上,且两者之间设有大气侧动环密封圈,所述大气侧动环弹簧连接在所述轴套与所述大气侧动环之间。
[0011]具体的,所述介质侧密封组件包括介质侧动环、介质侧静环和介质侧动环弹簧;
[0012]所述介质侧静环设置于所述机封压盖上,且两者之间设有介质侧静环密封圈,所述介质侧动环设置于所述轴套上,且两者之间设有介质侧动环密封圈,所述介质侧动环弹簧连接在所述轴套与所述介质侧动环之间。
[0013]具体的,所述机封压盖通过螺栓与泵连接,所述介质侧密封腔与所述泵的泵腔连通,所述介质侧密封腔上设有自冲洗孔。
[0014]具体的,所述机封压盖包括大气侧压盖和介质侧压盖,所述大气侧压盖和介质侧
压盖之间设有压盖密封圈。
[0015]具体的,所述介质侧密封腔位于所述介质侧压盖与所述轴套之间,所述大气侧密封腔位于所述大气侧压盖与所述轴套之间。
[0016]具体的,所述叶轮通过螺栓与所述轴套紧固连接。
[0017]具体的,所述轴套与所述泵轴还通过顶丝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泵轴之间设有泵轴密封圈。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大气侧密封腔内设置叶轮,并将大气侧密封腔的出口流道设计为蜗壳式流道,利用离心泵的泵送原理有效的提高了大气侧密封液的自循环效果,摩擦副及机封压盖温度明显降低,机封的运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的延长了机封的使用周期,故障明显降低,尤其适用于输送烃类介质机泵的串联式双端面机封长周期运行。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机封压盖;101、大气侧压盖;102、介质侧压盖;103、压盖密封圈;2、泵轴;3、轴套;4、大气侧密封腔;5、介质侧密封腔;6、叶轮;7、出口流道;8、大气侧动环;9、大气侧静环;10、大气侧动环弹簧;11、大气侧静环密封圈;12、大气侧动环密封圈;13、介质侧动环;14、介质侧静环;15、介质侧动环弹簧;16、介质侧静环密封圈;17、介质侧动环密封圈;18、自冲洗孔;19、进口流道;20、顶丝;21、泵轴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实施例1
[0026]参见图1,一种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包括机封压盖1、大气侧密封组件和介质侧密封组件,泵轴2上匹配设有轴套3,轴套3与泵轴2通过键传动,机封压盖1设置在轴套3外,且两者之间形成有相互独立的大气侧密封腔4和介质侧密封腔5,大气侧密封组件设置于大气侧密封腔4内,介质侧密封组件设置于介质侧密封腔5内。
[0027]具体的,在大气侧密封腔4内设有随泵轴2同步运动的叶轮6,大气侧密封腔4的出口流道7设置为蜗壳式流道,大气侧密封腔4内的密封液在叶轮6的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叶轮6外缘,进入蜗壳式流道,由于蜗壳式流道逐渐扩大而减速,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依靠叶轮6的不断运转,密封液便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
[002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大气侧密封腔4内设置叶轮6,并将出口流道7设置为蜗壳式流道,借助于离心泵的泵送原理,有效的提高了大气侧密封液的自循环效果,摩擦副及机封压盖1温度明显降低,机封的运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的延长了机封的使用周期,故障明显降低,尤其适用于输送烃类介质机泵的串联式双端面机封长周期运行泵轴2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大气侧密封腔(4)内设有随泵轴(2)同步运动的叶轮(6),所述大气侧密封腔(4)的出口流道(7)设置为蜗壳式流道,所述大气侧密封腔(4)内的密封液在叶轮(6)的离心力作用下经过所述蜗壳式流道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封结构包括机封压盖(1)、大气侧密封组件和介质侧密封组件;所述泵轴(2)上匹配设有轴套(3),所述轴套(3)与所述泵轴(2)通过键传动,所述机封压盖(1)设置在所述轴套(3)外,且两者之间形成有相互独立的大气侧密封腔(4)和介质侧密封腔(5),所述大气侧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大气侧密封腔(4)内,所述介质侧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介质侧密封腔(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侧密封组件包括大气侧动环(8)、大气侧静环(9)和大气侧动环弹簧(10);所述大气侧静环(9)设置于所述机封压盖(1)上,且两者之间设有大气侧静环密封圈(11),所述大气侧动环(8)设置于所述轴套(3)上,且两者之间设有大气侧动环密封圈(12),所述大气侧动环弹簧(10)连接在所述轴套(3)与所述大气侧动环(8)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用串联式双端面机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侧密封组件包括介质侧动环(13)、介质侧静环(14)和介质侧动环弹簧(15);所述介质侧静环(14)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邓春秋雷翔光李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