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58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涉及悬吊式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为了提升支撑可靠性和安装灵活性;大型悬吊式钢结构在地上结构首层钢梁下部设格构柱临时支撑,上部楼层吊柱及桁架节点设置圆管临时支撑,最后嵌补安装各层吊挂钢柱;格构柱临时支撑包括格构柱临时支撑主体,格构柱临时支撑主体包括标准节组件和转换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标准节支撑杆、第一转换节支撑杆和第二转换节支撑杆等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且设置了“八”字型结构的加固斜杆,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牢固度,并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尺寸不同的标准节组件和转换节组件,可满足不同组装高度和运输长度的要求,提升了灵活性。提升了灵活性。提升了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悬吊式钢结构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在悬吊式钢结构的搭建中,在主要受力体系形成前,为了保障结构牢固度,需要设置临时支撑;目前的临时支撑结构,虽能够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但是搭建过程不够灵活,支撑效果较差,因此,还有待改进。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329717.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施工用模块化临时支撑架,包括顶板、底板一和底板二,所述顶板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板,支撑板底部外壁通过安装槽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一、固定块二和固定块三,固定块一、固定块二和固定块三一侧内壁开设有安装槽,固定块一、固定块二和固定块三底部外壁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底板一和底板二顶部外壁,支撑板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横板一、横板二和横板三,支撑板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侧固定板,横板一、横板二和横板三两侧外壁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于侧固定板一侧内壁,横板一、支撑板、横板二和横板三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上述专利中的临时支撑架存在以下不足:搭建过程不够灵活,支撑效果较差,因此,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大型悬吊式钢结构在地上结构首层钢梁下部设格构柱临时支撑,上部楼层吊柱及桁架节点设置圆管临时支撑,最后嵌补安装各层吊挂钢柱;格构柱临时支撑包括格构柱临时支撑主体,格构柱临时支撑主体包括标准节组件和转换节组件,标准节组件包括标准节支撑杆和加固斜杆,标准节支撑杆顶端外壁与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有第一连接盘,标准节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盘可拆卸的安装于另一个标准节支撑杆的第一连接盘上,标准节支撑杆一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斜向连接杆,斜向连接杆一端与加固斜杆的两端均一体式设置有第三连接盘,加固斜杆通过第三连接盘可拆卸的安装于斜向连接杆的第三连接盘上;转换节组件包括第一转换节支撑杆和第二转换节支撑杆,第一转换节支撑杆和第二转换节支撑杆的一端均一体式设置有第二连接盘,第一转换节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盘安装于最底端标准节支撑杆的第一连接盘上,第二转换节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盘安装于最顶端标准节支撑杆的第一连接盘上;第一转换节支撑杆
底部外壁固定有转换钢梁,转换钢梁下方设置有混凝土支撑台,混凝土支撑台包括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混凝土柱设置于混凝土梁底部四角位置,转换钢梁通过垫块安装于混凝土梁上;第二转换节支撑杆顶部外壁固定有钢平台,钢平台顶部设置有支撑部。
[0006]优选的:第一连接盘与标准节支撑杆圆周外壁之间、第二连接盘与第一转换节支撑杆圆周外壁之间、第二连接盘与第二转换节支撑杆圆周外壁之间均一体式设置有加强肋;两个标准节支撑杆之间的加固斜杆呈“八”字型结构。
[0007]进一步的:支撑部包括千斤顶和定位模板,钢平台顶部外壁设置有田字定位线,千斤顶固定于田字定位线的中心位置,定位模板安装于钢平台顶部外壁,千斤顶的输出端固定有顶板,定位模板固定于顶板上。
[0008]进一步优选的:顶板顶部开设有弧形腔,定位模板一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第一定位球,定位模板通过第一定位球安装于顶板的弧形腔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第一转换节支撑杆焊接于转换钢梁顶部外壁,转换钢梁横截面呈“工”型结构,转换钢梁两侧内壁一体式设置有等距分布的加劲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圆管临时支撑包括分布在吊柱外侧的支撑圆管,支撑圆管两端设置有吊柱节点,支撑圆管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焊接于两个吊柱节点上;支撑圆管外壁焊接有加强钢框,加强钢框与支撑圆管的形状适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设地上结构首层钢梁的所在层数为D,临时支撑的聚体施工步骤为:S1:地下室施工,转换钢梁预埋件预埋;S2:地下室顶板达到100%龄期后,安装D层钢梁下方的格构柱临时支撑;S3:核心筒D层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D层钢梁;安装钢梁间圆管临时支撑,S4:核心筒D+1层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圆管临时支撑,安装D+1层钢梁及吊柱,铺设D层钢筋桁架楼承板;S5:核心筒D+2层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圆管临时支撑,安装D+2层钢梁,铺设D+1钢筋桁架楼承板;S6:核心筒D+3层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圆管临时支撑,安装D+3层钢梁,铺设D+2层钢筋桁架楼承板;S7:核心筒D+4层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圆管临时支撑,安装D+4层钢梁及吊柱,铺设D+3层钢筋桁架楼承板;S8:核心筒D+5层混凝土达到100%龄期后,安装圆管临时支撑,安装D+5层钢梁,铺设D+4层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钢拉索并索张拉至索力30%;S9:完成后续层数的施工。
[00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临时支撑的卸载操作采取对支撑顶部的胎架定位板循环割除的办法,根据模拟计算所得的支撑位置的卸载位移量,在定位模板与由定位模板支撑的主杆件之间规划切割区,每次割除量控制在8~10mm,直至完成某一步的割除后结构不再产生向下的位移后拆除支撑。
[001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钢平台顶部设置有X定位线,钢平台顶部X定位线的位置上固定有铰座,铰座内通过连接轴可拆卸的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有定位活动板,定位活动板一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与顶板弧形腔适配的第二定位球。
[001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铰座一侧设置有角度刻度线。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标准节支撑杆、第一转换节支撑杆和第二转换节支撑杆等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且设置了“八”字型结构的加固斜杆,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牢固度,并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尺寸不同的标准节组件和转换节组件,可满足不同组装高度和运输长度的要求,提升了灵活性。
[0016]2、通过设置田字定位线、千斤顶等结构,能够便于定位,保障支撑效果和支撑时的结构牢固度;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球,能够更好的对定位模板和顶板进行连接固定,提升了可靠性。
[0017]3、通过设置转换钢梁和加劲板等结构,能够分散格构柱临时支撑主体底部的集中荷载,亦可将格构柱临时支撑主体的荷载传递至核心筒上,以避免破坏结构楼板;通过设置支撑圆管等结构,能够起到临时支撑的效果,且加强钢框能够增强各支撑圆管之间的牢固度,提升了可靠性。
[0018]4、通过设置定位活动板和转动座等结构,能够将定位活动板安装于千斤顶上,通过控制千斤顶工作,观察定位活动板的倾斜度,从而判断千斤顶安装的平稳度,以保障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悬吊式钢结构在地上结构首层钢梁下部设格构柱临时支撑,上部楼层吊柱及桁架节点设置圆管临时支撑,最后嵌补安装各层吊挂钢柱;所述格构柱临时支撑包括格构柱临时支撑主体(1),所述格构柱临时支撑主体(1)包括标准节组件和转换节组件,所述标准节组件包括标准节支撑杆(11)和加固斜杆(3),所述标准节支撑杆(11)顶端外壁与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有第一连接盘(6),所述标准节支撑杆(11)通过第一连接盘(6)可拆卸的安装于另一个标准节支撑杆(11)的第一连接盘(6)上,所述标准节支撑杆(11)一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斜向连接杆(13),所述斜向连接杆(13)一端与加固斜杆(3)的两端均一体式设置有第三连接盘(14),所述加固斜杆(3)通过第三连接盘(14)可拆卸的安装于斜向连接杆(13)的第三连接盘(14)上;所述转换节组件包括第一转换节支撑杆(8)和第二转换节支撑杆(16),所述第一转换节支撑杆(8)和第二转换节支撑杆(16)的一端均一体式设置有第二连接盘(7),所述第一转换节支撑杆(8)通过第二连接盘(7)安装于最底端标准节支撑杆(11)的第一连接盘(6)上,第二转换节支撑杆(16)通过第二连接盘(7)安装于最顶端标准节支撑杆(11)的第一连接盘(6)上;所述第一转换节支撑杆(8)底部外壁固定有转换钢梁(5),所述转换钢梁(5)下方设置有混凝土支撑台(4),所述混凝土支撑台(4)包括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混凝土柱设置于混凝土梁底部四角位置,所述转换钢梁(5)通过垫块(9)安装于混凝土梁上;所述第二转换节支撑杆(16)顶部外壁固定有钢平台(2),钢平台(2)顶部设置有支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6)与标准节支撑杆(11)圆周外壁之间、第二连接盘(7)与第一转换节支撑杆(8)圆周外壁之间、第二连接盘(7)与第二转换节支撑杆(16)圆周外壁之间均一体式设置有加强肋(12);两个所述标准节支撑杆(11)之间的加固斜杆(3)呈“八”字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千斤顶(18)和定位模板(15),所述钢平台(2)顶部外壁设置有田字定位线(17),所述千斤顶(18)固定于田字定位线(17)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模板(15)安装于钢平台(2)顶部外壁,千斤顶(18)的输出端固定有顶板(19),定位模板(15)固定于顶板(1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悬吊式钢结构施工用临时支撑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9)顶部开设有弧形腔,所述定位模板(15)一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第一定位球(20),定位模板(15)通过第一定位球(20)安装于顶板(19)的弧形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悬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弘江郭骅锐邱时秒李智赵家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