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81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内部开设有丝槽,所述固定座外壁一侧设有与丝槽相适配的丝杠,所述第一支撑柱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与固定座之间垂直设置;本装置固定座的稳定性能高,可以稳定放置在风中,并且具有多重限位结构和支撑结构,可以针对各种情况改变底部支撑柱的位置,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抗风支撑柱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抗风柱是单层工业厂房山墙处的结构组成构件,抗风柱的作用主要是传递山墙的风荷载,上通过铰节点与钢梁的连接传递给屋盖系统而至于整个排架承重结构,下通过与基础的连接传递给基础,设置在砖混结构房屋两端山墙内,抵抗水平风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简称为抗风柱,将抗风柱在水平方向连接起来、起整体加固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梁简称为抗风横梁,一般用于高耸、内部大空间和横墙少的砖混结构房屋,如工业厂房或大型仓库等;
[0003]但现有的金抗风支撑柱在使用过程中位置固定,无法移动支撑位置,并且底座稳定性差,同时无法对无规则的板材进行支撑且支撑高度固定,导致使用不方便,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金抗风支撑柱在使用过程中位置固定,无法移动支撑位置,并且底座稳定性差,同时无法对无规则的板材进行支撑且支撑高度固定,导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内部开设有丝槽,所述固定座外壁一侧设有与丝槽相适配的丝杠,所述第一支撑柱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与固定座之间垂直设置,所述固定座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部安装有定位螺栓。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工作板,每组所述工作板数量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工作板一端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支撑底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开设有第一竖槽,所述第一竖槽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内部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外壁一侧设置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通孔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一端套接有挤压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四角处均开设有工作螺孔,所述工作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手动转动丝杠,丝杠与丝槽配合,使第一支撑柱在第一
滑槽内部进行滑动,同时第一支撑柱带动限位板在第二滑槽内部滑动,位置调整结束后转动限位卡板内部的限位螺杆,使第一支撑柱的位置安装稳定,同时通过工作板内部的横槽滑动支撑底板的位置,同时使定位螺栓对固定座底部进行固定,增加了固定座的温度性能,避免发生倾倒的问题,通过第一竖槽滑动第二支撑柱的位置,使第二支撑柱顶部与需要支撑的物品接触,同时通过通孔转动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带动挤压板,对第二支撑柱位置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第二螺纹杆对第二支撑柱的位置再次进行固定,保证第二支撑柱的支撑稳定性能,当顶部不规则使时,通过工作螺孔转动定位螺杆,使定位螺杆与顶部物品接触,本装置固定座的稳定性能高,可以稳定放置在风中,并且具有多重限位结构和支撑结构,可以针对各种情况改变底部支撑柱的位置,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螺杆与挤压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固定座;2、第一滑槽;3、第二滑槽;4、第一支撑柱;5、丝槽;6、丝杠;7、限位卡板;8、限位螺杆;9、定位螺栓;10、工作板;11、支撑底板;12、第一竖槽;13、第二支撑柱;14、通孔;15、第二螺纹杆;16、第三螺杆;17、挤压板;18、顶板;19、定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8]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4内部开设有丝槽5,所述固定座1外壁一侧设有与丝槽5相适配的丝杠6,所述第一支撑柱4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7,所述限位卡板7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杆8,所述限位螺杆8与固定座1之间垂直设置,所述固定座1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部安装有定位螺栓9。
[0019]所述固定座1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工作板10,每组所述工作板10数量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工作板10一端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支撑底板11,通过工作板10内部的横槽滑动支撑底板11的位置,同时使定位螺栓9对固定座1底部进行固定,增加了固定座1的温度性能,避免发生倾倒的问题。
[0020]所述第一支撑柱4顶部开设有第一竖槽12,所述第一竖槽12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柱13,所述第二支撑柱13内部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14,所述第一支撑柱4外壁一侧设置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5,所述第二螺纹杆15与通孔14相适配,所述通孔14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16,所述第三螺杆16一端套接有挤压板17,通过第一竖槽12滑动第二支撑柱13的位置,使第二支撑柱13顶部与需要支撑的物品接触,同时通过通孔14转动第二螺纹杆15,第二螺纹杆15带动挤压板17,对第二支撑柱13位置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第二螺纹杆15对第
二支撑柱13的位置再次进行固定,保证第二支撑柱13的支撑稳定性能。
[0021]所述第二支撑柱13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8,所述顶板18四角处均开设有工作螺孔,所述工作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19,当顶部不规则使时,通过工作螺孔转动定位螺杆19,使定位螺杆19与顶部物品接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2]该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使用时手动转动丝杠6,丝杠6与丝槽5配合,使第一支撑柱4在第一滑槽2内部进行滑动,同时第一支撑柱4带动限位板在第二滑槽3内部滑动,位置调整结束后转动限位卡板7内部的限位螺杆8,使第一支撑柱4的位置安装稳定,同时通过工作板10内部的横槽滑动支撑底板11的位置,同时使定位螺栓9对固定座1底部进行固定,增加了固定座1的温度性能,避免发生倾倒的问题,通过第一竖槽12滑动第二支撑柱13的位置,使第二支撑柱13顶部与需要支撑的物品接触,同时通过通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4)内部开设有丝槽(5),所述固定座(1)外壁一侧设有与丝槽(5)相适配的丝杠(6),所述第一支撑柱(4)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7),所述限位卡板(7)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杆(8),所述限位螺杆(8)与固定座(1)之间垂直设置,所述固定座(1)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部安装有定位螺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抗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工作板(10),每组所述工作板(10)数量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工作板(10)一端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璊璊刘佳陈慧涵陈颖诗刘柱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粤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