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77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包括一体预制的剪力墙、轻质填充墙和叠合梁,剪力墙、轻质填充墙和叠合梁浇筑形成整体且厚度一致,所述剪力墙和轻质填充墙左右相邻设置,叠合梁设置在剪力墙和轻质隔墙的上方;所述剪力墙底部与轻质填充墙底部具有高低差结构,所述剪力墙的底部设置有缩进部且缩进的距离等于剪力墙底部接缝的设计厚度,剪力墙底部还设置有套筒,剪力墙内设置有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的下端与套筒对应连接,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的上端伸出剪力墙顶部的叠合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安装质量好,墙体表面平整度高,后期免抹灰,大大降低制备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制备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制备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及部品在预制厂生产完成,再运输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形成具备设计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与现浇结构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结构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周围环境影响小、建筑构件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推进城市建设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促进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建造业生产方式等有积极意义。
[0003]目前,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预制轻质填充墙是分开制作、相对独立的,先安装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形成主体结构,再进行预制轻质填充墙的安装施工。由于轻质填充墙的成型质量往往无法满足免抹灰要求,且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和预制轻质填充墙的连接区域必须设置抹灰层并加挂防裂网,以防止预制轻质填充墙开裂,所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和预制轻质填充墙均需设置整墙的抹灰层,使得二者在一个平面上,满足装饰装修效果。事实上,预制剪力墙的成型质量是可以满足免抹灰要求的,按照现有的施工工艺,原本无需抹灰的预制剪力墙也被迫整墙抹灰,存在浪费材料,成本较高,且施工繁琐,工期较长的不足。
[0004]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以实现预制轻质填充墙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一体化预制和同步安装,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和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安装质量好,墙体表面平整度高,后期免抹灰,大大降低制备和使用成本。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包括一体预制的剪力墙、轻质填充墙和叠合梁,剪力墙、轻质填充墙和叠合梁浇筑形成整体且厚度一致,所述剪力墙和轻质填充墙左右相邻设置,叠合梁设置在剪力墙和轻质隔墙的上方;所述剪力墙底部与轻质填充墙底部具有高低差结构,所述剪力墙的底部设置有缩进部且缩进的距离等于剪力墙底部接缝的设计厚度,剪力墙底部还设置有套筒,剪力墙内设置有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的下端与套筒对应连接,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的上端伸出剪力墙顶部的叠合梁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填充墙由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及多个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组成,多个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分布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内的方格中,所述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的厚度与剪力墙的厚度一致。
[0008]进一步地,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的上端伸出叠合梁的长度为叠合楼板设计厚度、剪力墙底部接缝设计厚度及8倍竖向连接钢筋直径三者之和。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梁内的梁箍筋凸出设置于叠合梁的上浇筑表面,且凸出的高度低于装配在叠合梁上的预制楼板上表面;所述叠合梁内的梁底筋伸出叠合梁预的两端,且伸出部分成L型,用于锚入与其他预制墙体之间的现浇连接段。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的横向分布筋伸出剪力墙的一个侧面,且伸出部分成U型。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梁内设置有预埋吊钉。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和轻质填充墙上设置有支撑用预埋螺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侧边上设置有键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轻质填充墙、叠合梁、剪力墙一体化设计、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构件整体性更高,房屋抗震性能更强。
[0016]2、本设计所有墙体均为工厂预制,施工现场无需墙体砌筑及两次结构施工,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施工模板、施工人工、减少材料损耗、降低施工扬尘、减少施工用水,达到绿色施工。
[0017]3、本设计填充墙工厂预制,施工现场无填充墙施工,本质上避免传统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
[0018]4、主体施工完成后,现场无需粉刷只需挂网批腻子,减少大量粉刷用材及用工,避免粉刷质量通病的同时增加使用空间。
[0019]5、提高整体装配率至70%—80%,可缩短施工工期10%

20%,除连接节点现场钢筋绑扎及砼浇筑外其余构件均为工厂预制,工程质量受气候、人工影响小,构件耐久性更长,整体质量形成全程受控、可追溯。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的一实施例,包括一体预制的剪力墙1、轻质填充墙2和叠合梁3,剪力墙、轻质填充墙和叠合梁浇筑形成整体且厚度一致,具体的,剪力墙、轻质填充墙和叠合梁的钢筋笼摆放在同一浇筑平台上,并通过相互绑扎固定形成整体,随后进行统一浇筑达到一体预制形成整体的效果。其中,剪力墙和轻质填充墙左右相邻设置,叠合梁设置在剪力墙和轻质填充墙的上方,符合墙体结构排列。
[0025]上述剪力墙底部与轻质填充墙底部具有高低差阶结构,剪力墙的底部设置有缩进部4且缩进的距离等于剪力墙底部接缝的设计厚度,通常为20

,剪力墙底部还设置有套筒
5,剪力墙内设置有竖向连接钢筋6,竖向连接钢筋的下端与套筒对应连接,竖向连接钢筋的上端伸出剪力墙顶部的叠合梁设置。由于缩进部的设置,在整体装配时,轻质填充墙直接接触楼板15吊装摆放,到位后即存在接缝区域,接缝尺寸固定,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稳定。竖向连接钢筋的上端伸出叠合梁的长度等于叠合楼板设计厚度、剪力墙底部接缝设计厚度及8倍竖向连接钢筋直径三者之和,保证钢筋套筒连接具有有效的连接长度。
[0026]上述轻质填充墙由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7及多个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8组成,多个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分布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内的方格中,制备时,可以先进行剪力墙、叠合梁和轻质填充墙内的钢筋笼绑扎,然后摆放到浇筑模台上,三个结构的钢筋笼在浇筑前绑扎在一起形成整体,绑扎时,轻质填充墙上预留有多个避让空格,浇筑前,将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摆放在避让空格对应的浇筑模台上,随后进行浇筑形成剪力墙、叠合梁和轻质填充墙,其中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为预先制备而成,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通过浇筑用的混凝土与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结合为一体得到轻质填充墙;
[0027]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的厚度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的厚度一致,保证制备成型后表面的平整度一致,即在制备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浇筑的厚度是与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的厚度一致的,底部由于浇筑模台的限制,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摆放在浇筑模台上,因此能够保证填充墙一表面平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预制的剪力墙、轻质填充墙和叠合梁,剪力墙、轻质填充墙和叠合梁浇筑形成整体且厚度一致,所述剪力墙和轻质填充墙左右相邻设置,叠合梁设置在剪力墙和轻质隔墙的上方;所述剪力墙底部与轻质填充墙底部具有高低差结构,所述剪力墙的底部设置有缩进部且缩进的距离等于剪力墙底部接缝的设计厚度,剪力墙底部还设置有套筒,剪力墙内设置有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的下端与套筒对应连接,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的上端伸出剪力墙顶部的叠合梁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填充墙由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及多个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组成,多个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分布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框架内的方格中,所述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块的厚度与剪力墙的厚度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组合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的上端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春顾建群孙良君顾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五嘉晨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