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筋架立结构及结构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61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筋架立结构及结构梁,其中,梁筋架立结构包括:端部梁架,端部梁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为多边形结构;主力筋,主力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主力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部梁架连接,多个主力筋均匀布设于端部梁架的外周;且连接后的两个端部梁架相互平行,多个所述主力筋相互平行;箍筋,箍筋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呈多边形,每个箍筋均箍设于多个主力筋的外侧,多个箍筋在主力筋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布设。通过设置端部梁架辅助主力筋和箍筋的结构布设,使主力筋和箍筋能够快速定位安装,同时端部梁架作为梁筋架立结构的一部分,提高了梁筋架立的搭建效率及结构稳定性。及结构稳定性。及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筋架立结构及结构梁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梁筋架立结构及结构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工业建筑等方面的图纸设计与建筑施工都离不开冠梁、支撑梁等混凝土结构承重梁。这些梁结构一般都采用先建立梁筋架立结构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制成,而相较于浇筑混凝土,梁筋架立的结构复杂,需要用钢筋一步步绑扎而成。
[0003]当前采用的梁筋架立架构中,一般都需要先搭设钢管架,即利用多根钢管首尾绑扎建立多边形框架,然后通过钢管架定位,将钢筋绑扎于钢管架上,以实现梁筋架立结构的搭建,且梁筋架立结构搭设完毕之后,先拆除钢管架,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例如中国专利CN209277387U。这种梁筋架立结构的搭建因涉及建立并拆除辅助搭建结构,使得加工效率低下。
[0004]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梁筋架立结构及结构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筋架立结构及结构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梁筋架立结构采用钢管架需要在浇捣混凝土前拆除造成的低工效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的梁筋架立结构,包括:端部梁架,所述端部梁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为多边形结构;主力筋,所述主力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主力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部梁架连接,多个所述主力筋均匀布设于所述端部梁架的外周;且连接后的两个所述端部梁架相互平行,多个所述主力筋相互平行;箍筋,所述箍筋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呈多边形,每个所述箍筋均箍设于多个所述主力筋的外侧,多个所述箍筋在所述主力筋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布设。
[0007]如上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多个拉钩筋,每个所述拉钩筋的两端均设有弯钩;每个所述拉钩筋通过两端的弯钩连接于相邻两所述主力筋上,多个所述拉钩筋在所述主力筋上均匀布设。
[0008]如上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弯起筋,所述弯起筋呈Z型,且一端与一个所述端部梁架的上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端部梁架的底边连接。
[0009]如上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力筋的端部均设有直角弯钩,所述直角弯钩均位于所述端部梁架的外侧,且均指向所述端部梁架的内侧。
[0010]如上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端部梁架呈矩形,由四根钢筋绑扎而成,且相邻两根所述钢筋的绑扎位置处呈十字。
[0011]如上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力筋均连接于所述端部梁架的外侧。
[0012]如上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力筋包括架立筋、受力筋和侧面
筋,所述架立筋均与所述端部梁架的上边连接,所述受力筋与所述端部梁架的底边连接,所述侧面筋与所述端部梁架的两个侧边连接。
[0013]如上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跨中钢筋,所述跨中钢筋的长度小于所述架立筋,并设于相邻两所述架立筋之间,并与所述箍筋连接。
[0014]如上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端部梁架中钢筋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力筋的直径。
[0015]本技术还公开了结构梁,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7]本技术所公开的梁筋架立结构包括端部梁架、主力筋和箍筋,其中通过设置端部梁架辅助主力筋和箍筋的结构布设,实现了现有技术中钢管架的功能,使主力筋和箍筋能够快速定位安装,同时端部梁架作为梁筋架立结构的一部分,还无需像钢管架一样拆除,提高了梁筋架立的搭建效率,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0018]本技术还通过设置拉钩筋使梁侧钢筋间距均匀,进而提高了结构受力的一致性。
[0019]本技术还通过弯起筋、跨中钢筋提高梁筋架立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增加其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中梁筋架立结构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端部梁架,2

架立筋,3

侧面筋,4

受力筋,5

箍筋,6

拉钩筋,7

跨中钢筋,8

弯起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公开的梁筋架立结构,包括:
[0026]端部梁架1,所述端部梁架1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为多边形结构;
[0027]主力筋,所述主力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主力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部梁架1连接,多个所述主力筋均匀布设于所述端部梁架1的外周;且连接后的两个所述端部梁架1相互平行,多个所述主力筋相互平行;
[0028]箍筋5,所述箍筋5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呈多边形,每个所述箍筋5均箍设于多个所述主力筋的外侧,多个所述箍筋5在所述主力筋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布设。
[0029]上述结构中,端部梁架为辅助定位结构,主力筋的两端通过钢丝或其他结构固定于端部梁架1上,箍筋5套装于主力筋的外侧,并通过钢丝或类似结构与主力筋固定。
[0030]进一步的,上述梁筋架立结构还包括多个拉钩筋6,每个所述拉钩筋6的两端均设
有弯钩;每个所述拉钩筋6通过两端的弯钩连接于相邻两所述主力筋上,多个所述拉钩筋6在所述主力筋上均匀布设。所述拉钩筋6通过上下两端的弯钩分别连接上下两根主力筋,多个拉钩筋6配合使用,能够使得相邻两根主力筋之间的距离相等,进而提高了梁筋架立结构的受力一致性。
[0031]进一步的,上述结构中,所述端部梁架1呈矩形,由四根钢筋端部首尾呈十字绑扎而成。矩形结构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置方式,其他多边形也符合本实施例结构要求。
[0032]进一步的,上述结构中,所述主力筋均连接于所述端部梁架1的外侧。进一步的,上述结构中,所述主力筋包括架立筋2、受力筋4和侧面筋3,所述架立筋2均与所述端部梁架1的上边连接,所述受力筋4与所述端部梁架1的底边连接,所述侧面筋3与所述端部梁架1的两个侧面连接;所述拉钩筋6为直形拉筋,并位于所述端部梁架1的两侧。因布设位置不同,主力筋分成架立筋2、受力筋4和侧面筋3,不同位置的主力筋的受力不同。
[0033]进一步的,上述梁筋架立结构还包括:弯起筋8,所述弯起筋8呈Z型,且一端与一个所述端部梁架1的上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端部梁架1的底边连接。所述弯起筋8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部梁架1连接,中部设有弯折,且所述弯折与所述箍筋5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跨中钢筋7,所述跨中钢筋7的长度小于所述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筋架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梁架,所述端部梁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为多边形结构;主力筋,所述主力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主力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部梁架连接,多个所述主力筋均匀布设于所述端部梁架的外周;且连接后的两个所述端部梁架相互平行,多个所述主力筋相互平行;箍筋,所述箍筋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呈多边形,每个所述箍筋均箍设于多个所述主力筋的外侧,多个所述箍筋在所述主力筋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拉钩筋,每个所述拉钩筋的两端均设有弯钩;每个所述拉钩筋通过两端的弯钩连接于相邻两所述主力筋上,多个所述拉钩筋在所述主力筋上均匀布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弯起筋,所述弯起筋呈Z型,且所述弯起筋第一端与一个所述端部梁架的上边连接,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端部梁架的底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筋架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主力筋的端部均设有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向东范银忠钟畅迁刘峰许文胜孙彦涛韩春鹏谭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