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及其束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541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及其束线方法,包括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第一半圆壳的其中一个边侧处通过活动连接页与第二半圆壳活动连接,第二半圆壳的内部通过连接柱固定安装有主束线管,主束线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线槽,主束线管的两边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线管和第二束线管,第一束线管的顶部和第二束线管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进线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第一半圆壳、第二半圆壳、活动连接页、主束线管、第一束线管和第二束线管,避免了传统的胶布束线方法,大大降低了污染性,提高环保理念,同时不同口径的主束线管、第一束线管和第二束线管,对于不同类型的电缆能够分开束线,便于后期的维修以及更换。便于后期的维修以及更换。便于后期的维修以及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及其束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束线装置,特别涉及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及其束线方法,属于通信工程


技术介绍

[0002]通信工程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技术与天线、广播电视发送技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0003]通信工程在施工的时候往往会采用束线手段对电缆进行束线,避免发生偏移以及线缆散落分布,整理起来十分麻烦,现有的束线大都采用胶布或者穿线管段对电缆进行束线作业,非常的不方便且胶布长时间使用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环保性差,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电缆不能够分开束线,且束线操作十分繁琐,耗费大量的作业时间,降低效率,极大的不便于后期的整理更换,以及现有的束线手段的密封性差,容易导致异物的进入,使得束线端的电缆发生腐蚀损坏,为此,提供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及其束线方法。
专利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包括第一半圆壳(4)和第二半圆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壳(4)的其中一个边侧处通过活动连接页(8)与第二半圆壳(7)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半圆壳(7)的内部通过连接柱固定安装有主束线管(9),所述主束线管(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线槽(12),所述主束线管(9)的两边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线管(10)和第二束线管(11),所述第一束线管(10)的顶部和第二束线管(11)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进线槽(13),所述第一半圆壳(4)的两端和第二半圆壳(7)的两端均开设有一组连接孔位(14),两组所述连接孔位(14)均活动连接有盖板结构,所述第一半圆壳(4)的另一边侧通过闭合结构与第二半圆壳(7)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板结构包括第一磁性块(5)和第二磁性块(6),两个所述第一磁性块(5)的背面和两个第二磁性块(6)的背面均固定设有一组插接柱(30),四组所述插接柱(30)与对应的连接孔位(14)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磁性块(5)的中部连接有主夹持套(20),所述第一磁性块(5)中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副夹持套(22)和第二副夹持套(24),所述第二磁性块(6)的表面固定设有与主夹持套(20)、第一副夹持套(22)和第二副夹持套(24)对应连接的主配合套(21)、第一副配合套(23)和第二副配合套(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持套(20)的内部通过复位弹簧(26)连接有弧形夹持板(27),所述第一副夹持套(22)的内部和第二副夹持套(24)的内部均通过连接的连接弹簧(28)连接有挤压板(2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半圆壳(4)另一边侧的第一卡合条(15)和设置在第二半圆壳(7)边侧的第二卡合条(16),所述第二卡合条(16)的顶端开设有多个沉孔位(18),多个所述沉孔位(18)的内部均配合连接有榫柱(17),多个所述榫柱(17)均设置在第一卡合条(15)的底部,所述第一卡合条(15)的顶端安装有弹性把手(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施工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页(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条(1),所述安装条(1)的背面固定设有多个定位柱(3),所述安装条(1)的一端处固定设有紧线结构。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唯姚佳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筱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