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539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外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斗体,支撑杆内设有与内径相适配的滑块,滑块的两侧固定设有用于固定斗体的连接板;支撑杆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升降的直线驱动机构;斗体的内圈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两侧设有与斗体相连通的通道,通道位于斗体的一端设有挡板;还包括控制盒,控制盒内设有用于控制直线驱动机构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对水面垃圾的收集效率,可适用浅水区或小面积区域的水面垃圾自动收集。现场施工安装灵活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面垃圾一直是困扰水体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水面垃圾主要包括水体表面大量繁殖的蓝藻、绿藻、落叶或其它漂浮垃圾等,对于小型水体,特别是流动性较差的水体,这些水面垃圾不及时去除,将会造成严重的水质问题。
[0003]现在阶段,为了更好处理水面垃圾,提高水面垃圾自动收集效率,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对水面垃圾处理的装置,例如,中国专利CN201810369709.7公开了一种水力驱动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水力驱动的方式,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再如中国CN201711040424.0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通过在水面上旋转的方式收集水面垃圾。无论采用CN201810369709.7公开了一种水力驱动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还是采用中国CN201711040424.0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进行水面垃圾自动收集,其装置都具有很大的吃水深度,这样就导致装置无法在浅水或者小面积区域内作业,并且整体结构体型庞大笨重,无法进行灵活的现场施工安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发并提出了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以增大水面垃圾的收集效率,减小装置的吃水深度小,使其可适用在浅水区或小面积区域的水面垃圾自动收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的底板和顶板,两个支撑杆在底板和顶板的固定下,可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外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斗体,所述斗体呈闭环的环状结构;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结构,且横截面呈管状,支撑杆的内设有与内径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支撑杆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导槽,所述滑块的两侧固定设有用于固定斗体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贯穿设置在导槽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升降的直线驱动机构,位于两侧支撑杆上的直线驱动机构为同步驱动;所述斗体的内圈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可拆卸设有滤网,所述环形槽的两侧设有与斗体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位于斗体的一端设有口径小于通道内径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可向通道的一侧开启,且挡板的顶部通过铰链链接在开口的顶端上;还包括设置在顶板上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用于控制直线驱动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底板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尖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斗体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内底外高,所述斗体的外边缘周向上设有外延,所述斗体的内边缘周向上设有内延,所述外延和内延的顶面齐平。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螺杆,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顶板上,并与控制器相连,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上贯穿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朝向挡板的一侧周向上设有密封垫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的顶部高出内延的顶部不少于2厘米,所述环形槽的槽壁上设有网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内圈向内突出设有托台,所述滤网的开口端搭在所述托台上。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的方法,采用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1)、将所述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固定设置在预设水域内,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的水位高度,控制器根据监测水位控制斗体的顶面略高于水面;
[0015]步骤2)、开启水面垃圾自动收集功能,首先控制器控制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斗体下潜至水面一下,下潜的过程中,由于挡板内侧受到的压力小于外侧的压力,此时,挡板处于闭合状态,斗体周围的水以及水面垃圾便会流入斗体内;
[0016]步骤3)、在斗体即将流满时,控制器控制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斗体上升,提升的过程中,由于挡板内侧受到的压力大于外侧的压力,此时,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斗体内的水以及收集的水面垃圾便会顺着通道流入至滤网内;
[0017]步骤4)、循环步骤2)和步骤3)的过程,斗体在水面上往复移动,使斗体周围的水以及水面垃圾间歇式流入滤网内;
[0018]步骤5)、定期清理滤网内收集的水面垃圾。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斗体下潜深度为顶部距离水面1

2厘米。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斗体提升高度使斗体的底部与水面齐平或高于水面1

2厘米。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提出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及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环形斗体升降的方式进行水面垃圾的收集,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将水面垃圾引入斗体,并对其进行收集,一方面环形的斗体可实现水面垃圾周向的收集,增大收集面积,对水面垃圾的收集效率高,另外,斗体的吃水深度小,可适用浅水区或小面积区域的水面垃圾自动收集。
[0023]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现场施工安装灵活方便。
[0024]3)、本专利技术的斗体可随水位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自动化程度高,可长期稳定的对水面垃圾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关于支撑杆位于滑块部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关于挡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

7是本专利技术关于步骤2至步骤3中装置位于水体内的演示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为:支撑杆1、尖端11、底板12、顶板13、导槽14、滑块15、连接板16、斗体2、外延21、内延22、开口23、挡板24、密封垫圈25、环形槽3、通道31、网孔32、托台33、滤网4、电机5、螺杆51、控制盒6、液位传感器7。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两个支撑杆(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的底板(12)和顶板(1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的外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斗体(2),所述斗体(2)呈闭环的环状结构;所述支撑杆(1)为中空结构,且横截面呈管状,支撑杆(1)的内设有与内径相适配的滑块(15),所述支撑杆(1)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导槽(14),所述滑块(15)的两侧固定设有用于固定斗体(2)的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贯穿设置在导槽(14)内;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15)升降的直线驱动机构,位于两侧支撑杆(1)上的直线驱动机构为同步驱动;所述斗体(2)的内圈设有环形槽(3),所述环形槽(3)的底部可拆卸设有滤网(4),所述环形槽(3)的两侧设有与斗体(2)相连通的通道(31),所述通道(31)位于斗体(2)的一端设有口径小于通道(31)内径的开口(23),所述开口(23)上设有挡板(24),所述挡板(24)可向通道(31)的一侧开启,且挡板(24)的顶部通过铰链链接在开口(23)的顶端上;还包括设置在顶板(13)上的控制盒(6),所述控制盒(6)内设有用于控制直线驱动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液位传感器(7),所述液位传感器(7)设置在底板(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设有尖端(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2)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内底外高,所述斗体(2)的外边缘周向上设有外延(21),所述斗体(2)的内边缘周向上设有内延(22),所述外延(21)和内延(22)的顶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和螺杆(51),所述电机(5)固定设置在顶板(13)上,并与控制器相连,所述螺杆(5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电机(5)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5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块(15),并与所述滑块(15)螺纹连接,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蒙叶根喜刘永启栗艳兵石益萍蒋斌马慧伦蒋宇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必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