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了防止由于混凝土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通常在基础底板、墙、梁的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整体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施工区域,带结构变形稳定后,再浇筑临时施工缝,形成后浇带。
[0003]临时施工缝需等结构封顶或沉降稳定后方可浇筑,等待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等待期间,一般在施工缝的缝口安装有防护结构,用于降低外界的粉尘和异物进入到临时施工缝内部的可能性,提高后续浇筑形成的后浇带的质量。
[0004]然而,防护结构一般盖合于施工缝,导致防护结构与施工缝的缝口之间存有缝隙,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雨水可能从防护结构与施工缝之间的缝接渗入施工缝内部,影响后续后浇带的浇筑质量,使得后浇筑成型的后浇带成为整体建筑的薄弱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防护结构的防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设置于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层(6)的后浇带(5)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后浇带(5)两侧的两个支护板(2)以及同时盖合于两支护板(2)的盖板(1);所述盖板(1)朝向支护板(2)的一侧固定有两块定位板(11),每一所述支护板(2)均设有供定位板(11)插接固定的定位槽(21);所述定位槽(21)的侧壁设有第一防水层(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1)贯通于支护板(2)朝向相邻支护板(2)的一侧;所述盖板(1)朝向支护板(2)的一侧固定有箱体(12),所述箱体(12)位于两个定位板(11)之间并与两个定位板(11)相互抵靠;所述箱体(12)与两侧的定位板(11)相互固定;所述箱体(12)内部设有蓄水腔(121),两所述定位板(11)的相背侧分别设有贯通至蓄水腔(121)的导水孔(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孔(13)靠近蓄水腔(121)的一端相对于导水孔(13)背离蓄水腔(121)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2)的外侧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安装有密封塞(12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2)朝向相邻支护板(2)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层(23),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声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