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520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侧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与箱体之间四个棱角位置均固定连接竖向布置的支撑柱,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抽取设备且抽取设备处在箱体下侧,所述抽取设备的进口端连通安装三通管的右端开口,所述三通管上端开口连通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上端连通安装横截面呈L形的输送管的竖向部且输送管的横向部贯穿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均匀设置多个检测器且检测器的探测部延伸入输送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能对输送管内输送的气体进行监测,避免残留的气体影响检测质量,提升监测效果。提升监测效果。提升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检测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作业是基础性重要工序,因其作业点地质构造复杂多变、作业量大、危险因素多且难以观察识别,其中主要在深基坑内具有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为了保证能在地下正常作业,一般会对深基坑进行气体检测,现有技术中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一般将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烟感传感器等检测器安装在柜体内,在使用时,利用风机等设备,将外界气体输送到柜体内,再从另一侧排出,然后利用检测器进行检测,但是柜体内部腔体体积较大,常会在柜体内产生残留气体,这样会影响检测质量,致使监测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侧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与箱体之间四个棱角位置均固定连接竖向布置的支撑柱,所述底板下端四个棱角位置均固定连接竖向布置的中空柱,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抽取设备且抽取设备处在箱体下侧,所述抽取设备的进口端连通安装三通管的右端开口,所述三通管左端开口连通设置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左端连通安装用于连接氧气气路的进氧管,所述三通管上端开口连通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上端连通安装横截面呈L形的输送管的竖向部且输送管的横向部贯穿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均匀设置多个检测器且检测器的探测部延伸入输送管内。
[0005]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的横向部右端连通固定软管,所述软管背离输送管一端连通固定连接直管,所述直管背离软管一端连通安装喇叭管,所述直管上端左侧边缘位置与箱体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铰链设置在软管上侧,所述箱体右端下侧转动连接第一伸缩设备的固定部,所述第一伸缩设备的活动部转动连接在直管下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抽取设备的出口部连通安装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出口端延伸出底板右侧并连通固定连接排气罩,所述底板上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横向布置的第二伸缩设备的固定部且两个第二伸缩设备之间设置抽取设备,所述第二伸缩设备的活动部贯穿右侧对应的支撑柱并与排气罩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报警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端右侧转动连接竖向布置的圆杆,所述圆杆上端安装视频监控器,所述圆杆下端延伸入箱体内顶部并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端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箱体内部顶端右侧安装伺服驱动器的固定部,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出部固定连接第二齿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顶端左侧安装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器,所述箱体内部底端设置启到控制工作的控制终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柱内部顶端固定连接竖向布置的光杆,所述光杆下端滑动连接中空插杆并延伸入中空插杆内部,所述中空插杆活动安装在中空柱内部,所述中空插杆上端与中空柱内部顶端之间设置弹性件且弹性件处在光杆外侧,所述中空柱朝外端下侧开设通槽,所述中空插杆朝外端上侧固定连接横向布置的直板,所述直板贯穿通槽并与通槽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后端等距连通设置多个卡槽且卡槽开设在中空柱上,所述卡槽内部后壁安装铁质板,所述直板后端镶嵌与铁质板配合使用的磁铁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左右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悬挂环。
[0013]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a,安装:先将中空柱放置到深基坑合适位置,并下压直板,使中空插杆插入土地内,使装置稳定安装到深基坑内,再将进氧管与氧气气路连通安装;
[0015]b,数据采集:打开第二电磁阀,并启动气泵,使深基坑内气体进入直管内,并通过软管进入输送管内,此时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烟感传感器等多个检测器同时对输送管内气体进行采集,并转换成相应数据,再输送到控制终端上;
[0016]c,联动控制:控制终端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当监测的二氧化碳或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阈值时,开启第一电磁阀,会在气泵作用下,氧气气路内氧气沿着进氧管、三通管、伸缩管以及排气罩向深基坑内输送氧气,从而达到除毒作业;
[0017]d,报警:当监测到深基坑内的气体质量超过阈值,能声光报警,同时向手机的云端推送报警短信,直到报警状态解除;
[0018]e,实时监控:控制终端会将数据可以利用485有线方式或无线LORA方式传输到物联网控制网关设备,将实时数据送到手机的云端,实现实时监控。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
[0020]1、能向下按压直板,使中空插杆插入到深基坑的土地内,并转动直板,使直板卡入对应的卡槽内,并使直板上的磁铁块对对应卡槽上的铁质板进行吸附,使直板限制在卡槽内,实现调整中空插杆插入深度,并利用直板与卡槽,能对中空插杆插入深度进行限制,从而增加放置稳定性,避免发生倾倒现象,安全性好,当需要拆卸时,转动直板,使直板转入通槽内,并在弹簧的弹性力辅助下,使中空插杆便捷返回中空柱内,便于操作。
[0021]2、当需要喷氧除毒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并在气泵作用下,使氧气沿着进氧管、第一电磁阀、伸缩管以及排气罩向外喷洒氧气,同时利用第二电动推杆,从而启动排气罩左右循环移动,进而使氧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喷氧作业,使氧气快速填充不同位置,提升工作效率。
[0022]3、打开第二电磁阀,并在气泵作用下,使深基坑内气体沿着直管、软管进入输送管内,并利用多个检测器同时对输送管内气体进行监测,再使输送管内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并沿着三通管、伸缩管以及排气罩排出,同时利用第一电动推杆,从而驱动直管以及喇叭管在一段高度范围进行上下摆动运动,会加大抽取范围,提升检测质量。
[0023]4、能将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烟感传感器等检测器均安装到箱体内,实现保护功能,提升使用寿命,同时因检测器的探测部延伸入输送管内,能对
输送管内输送的气体进行监测,避免残留的气体影响检测质量,提升监测效果。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中箱体的剖视图;
[0028]图4为图3中B部放大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中中空柱的剖视图。
[0030]图中:1

箱体、2

气泵、3

第一电磁阀、4

进氧管、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下侧设置底板(6),所述底板(6)与箱体(1)之间四个棱角位置均固定连接竖向布置的支撑柱(5),所述底板(6)下端四个棱角位置均固定连接竖向布置的中空柱(7),所述底板(6)上端固定连接抽取设备且抽取设备处在箱体(1)下侧,所述抽取设备的进口端连通安装三通管(21)的右端开口,所述三通管(21)左端开口连通设置第一电磁阀(3),所述第一电磁阀(3)左端连通安装用于连接氧气气路的进氧管(4),所述三通管(21)上端开口连通设置第二电磁阀(22),所述第二电磁阀(22)上端连通安装横截面呈L形的输送管(23)的竖向部且输送管(23)的横向部贯穿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均匀设置多个检测器(102)且检测器(102)的探测部延伸入输送管(2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3)的横向部右端连通固定软管(18),所述软管(18)背离输送管(23)一端连通固定连接直管(14),所述直管(14)背离软管(18)一端连通安装喇叭管(15),所述直管(14)上端左侧边缘位置与箱体(1)右端通过铰链(17)转动连接,且铰链(17)设置在软管(18)上侧,所述箱体(1)右端下侧转动连接第一伸缩设备的固定部,所述第一伸缩设备的活动部转动连接在直管(14)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设备的出口部连通安装伸缩管(9),所述伸缩管(9)出口端延伸出底板(6)右侧并连通固定连接排气罩(8),所述底板(6)上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横向布置的第二伸缩设备的固定部且两个第二伸缩设备之间设置抽取设备,所述第二伸缩设备的活动部贯穿右侧对应的支撑柱(5)并与排气罩(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报警器(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作业毒害气体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右侧转动连接竖向布置的圆杆(13),所述圆杆(13)上端安装视频监控器(12),所述圆杆(13)下端延伸入箱体(1)内顶部并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31),所述第一齿轮(131)左端啮合第二齿轮(132),所述箱体(1)内部顶端右侧安装伺服驱动器(133)的固定部,所述伺服驱动器(133)的输出部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3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雅素赵江伟张科波杨跃平徐科兵俞佳捷王惠如林雯瑜丁阳谢翱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