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20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以及悬挂架,机架和悬挂架为固定连接,机架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和坡度调节组件,通过对刀盘侧面依次固定连接有两组L型切土弯刀、四组抛土直刀以及四组旋耕弯刀,使旋切后的土壤能有效的向中间聚集,再通过喇叭状筑埂成型装置,由若干组弹性夯片打夯埂侧面,由上部压轮压夯埂顶筑成很密实的新埂,采用旋耕切削和筑埂成型配合,结构简单、适应性好、设备使用寿命长、所筑田埂形状规则、密实坚固,加快了水田筑埂的作业效率,对降低水土流失,减轻劳动强度和保障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广大,经济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

技术介绍

[0002]水田筑埂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整地环节的重要工作之一,筑埂是实现水田合理灌溉的关键,规整坚实的田埂不仅能够有效保障水稻对水分的需求,还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农村的水田埂主要依靠人工修筑,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已不适合我国现代水稻种植业的耕作模式,更不利于快速推进水田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随着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水田筑埂实现机械化已迫在眉睫。
[0003]现有的水田筑埂机功耗较大、磨损严重、筑埂成型部分只是表面压实而内部松散,所筑田埂一致性和均匀性较差,筑埂效率较低,适应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解决了现有的水田筑埂机功耗较大、磨损严重、筑埂成型部分只是表面压实而内部松散,所筑田埂一致性和均匀性较差,筑埂效率较低,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包括机架以及悬挂架,所述机架和悬挂架为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和坡度调节组件,所述机架的拐角处且与相邻坡度调节组件相邻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方向轮装置,所述机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机架和传动组件共同固定连接有旋耕切削组件,所述坡度调节组件的内部连接有筑埂成形组件;
[0006]所述旋耕切削组件包括刀盘,所述刀盘的一组侧面等距离且呈圆周状排列有十组刀具固定件,四组所述刀具固定件的内部分别依次固定连接有两组L型切土弯刀、四组抛土直刀以及四组旋耕弯刀,所述刀盘的另一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外部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机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丝筒,所述丝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底部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固定块的两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移动块和两组支架之间分别共同固定连接有两组带动臂。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坡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方管,所述固定方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穿过固定方管的顶部,所述滑动件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丝杆相匹配的螺纹。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的两组转动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和十字万向联轴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部
套接有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筑埂成形组件包括压轮,所述压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的弹性夯片,所述压轮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十字万向联轴器的自由端位于第二连接轴的自由端内部,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空心管的内部。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通过对刀盘侧面依次固定连接有两组L型切土弯刀、四组抛土直刀以及四组旋耕弯刀,使旋切后的土壤能够有效的向中间聚集,然后再通过喇叭状筑埂成型装置,由若干组弹性夯片打夯埂侧面,由上部压轮压夯埂顶筑成很密实的新埂,采用旋耕切削和筑埂成型配合,结构简单、适应性好、设备使用寿命长、所筑田埂形状规则、密实坚固,加快了水田筑埂的作业效率,对降低水土流失,减轻劳动强度和保障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广大,经济效益显著。
[0015]2、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通过对第一丝杆进行旋转,使移动块进行升降移动,进而带动筑埂成形组件进行移动,则根据梯形埂宽和埂的高度及结实度通过通过第一丝杆来调节,若埂过高过窄,就将第一丝杆顺时针旋转、反之逆时针旋转,同时对第二丝杆进行旋转,使滑动件在固定方管内部进行上下滑动,则根据梯形埂的坡度第二丝杆进行操作,很容易形成欲想的筑埂坡度,若需要坡度大一些,就将坡度第二丝杆顺时针旋转、反之逆时针旋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中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中坡度调节组件的前视图;
[0019]图4为图3的剖视图;
[0020]图5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中旋耕切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中筑埂成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机架;2、悬挂架;3、高度调节组件;31、固定块;32、丝筒;33、第一丝杆;34、第一轴承;35、移动块;36、空心管;37、支架;38、带动臂;4、坡度调节组件;41、固定方管;42、滑动件;43、第二丝杆;5、方向轮装置;6、传动组件;61、齿轮变速箱;62、第一连接轴;63、十字万向联轴器;64、传动链轮;7、旋耕切削组件;71、刀盘;72、刀具固定件;73、L型切土弯刀;74、抛土直刀;75、旋耕弯刀;76、连接杆;77、第二轴承;8、筑埂成形组件;81、压轮;82、弹性夯片;83、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包括机架1以及悬挂架2,机架1和悬挂架2为固定连接,机架1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3和坡度调节组件4,机架1的拐角处且与相邻坡度调节组件4相邻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方向轮装置5,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6,机架1和传动组件6共同固定连接有旋耕切削组件7,坡度调节组件4的内部连接有筑埂成形组件8。
[0026]请参阅图6,旋耕切削组件7包括刀盘71,刀盘71的一组侧面等距离且呈圆周状排列有十组刀具固定件72,四组刀具固定件72的内部分别依次固定连接有两组L型切土弯刀73、四组抛土直刀74以及四组旋耕弯刀75,刀盘71的另一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6,连接杆76的自由端外部套接有第二轴承77,第二轴承77与机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包括机架(1)以及悬挂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和悬挂架(2)为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3)和坡度调节组件(4),所述机架(1)的拐角处且与相邻坡度调节组件(4)相邻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方向轮装置(5),所述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6),所述机架(1)和传动组件(6)共同固定连接有旋耕切削组件(7),所述坡度调节组件(4)的内部连接有筑埂成形组件(8);所述旋耕切削组件(7)包括刀盘(71),所述刀盘(71)的一组侧面等距离且呈圆周状排列有十组刀具固定件(72),四组所述刀具固定件(72)的内部分别依次固定连接有两组L型切土弯刀(73)、四组抛土直刀(74)以及四组旋耕弯刀(75),所述刀盘(71)的另一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6),所述连接杆(76)的自由端外部套接有第二轴承(77),所述第二轴承(77)与机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田筑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丝筒(32),所述丝筒(3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3),所述第一丝杆(33)的底部套接有第一轴承(34),所述第一轴承(3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5),所述移动块(35)的底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红光程正海任军刘春光武俊男刘剑钊张秀芝张磊袁静超梁尧程松刘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