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50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家禽选育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出皱公鸡和母鸡依次根据四次不同周龄,对出皱公鸡和母鸡的留种率进行选种组建家系,其中第一次选种的周龄为5周、第二次选种的周龄为14周、第三次选种的周龄为18周、第四次选种的周龄为30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出皱公鸡和母鸡依次根据四次不同周龄进行提纯选育,这样可以对出皱公鸡和母鸡进行腹脂率改良的同时,同时也可对出皱公鸡和母鸡其它性状的选育严格把控,然后选留最优良的个体建立核心群并建家系,再将家系内非近亲公母鸡配种繁殖下一世代种鸡,并且下一世代种鸡重复前面过程至少进行3个世代选育后,得到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鸡。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选育
,具体为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淮南麻黄鸡是肉蛋兼用型安徽省优质地方良种鸡,具有青胫、青喙、公鸡全红羽,母鸡麻黄羽的外貌特征,淮南麻鸡是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历史悠久,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耐粗饲,早期生长较快,肉质细嫩鲜美。耐受高温高湿,且合群性强。
[0003]淮南麻黄鸡虽然为优质鸡品种,但还是普遍存在腹部脂肪过多的问题,而腹脂过多的话会降低饲料利用效率,增加饲养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卖价和销售难易程度。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解决了目前淮南麻黄鸡存在腹部脂肪过多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A、将出皱公鸡和母鸡依次根据四次不同周龄,对出皱公鸡和母鸡的留种率进行选种组建家系,其中第一次选种的周龄为1~5周、第二次选种的周龄为6~12周、第三次选种的周龄为13~18周、第四次选种的周龄为19~30周;
[0010]B、第一次周龄育雏的出皱公鸡和母鸡,需要将发育不良,毛色变异的杂雏进行淘汰;第二次周龄需要分别对育雏的出皱公鸡和母鸡通过体重标准测测定,选择体重较大且均匀的个体,第三次周龄根据体型性状鉴定以及生长发育性状选择最优的个体;第四次周龄通过出皱公鸡精液品质的测定标准和出皱母鸡产蛋性能鉴定保留最优的个体;
[0011]C、将选留下来的出皱公鸡和母鸡建立核心群并建家系,家系组建完毕后,将家系内非近亲公母鸡配种繁殖下一世代种鸡,并且下一世代种鸡重复前面过程至少进行3个世代选育后,得到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
[0012]进一步地,体型性状鉴定具体包括为:需要分别对出皱公鸡和母鸡要求头小、劲短、胸宽、胫矮、颈细、胴体丰满,其中对公鸡胫长的选择标准可以适当放低些,以保证公鸡有足够的体重,而母鸡则加大选压,尽量选出胫短而细的个体,并且每世代都选留冠红、体斜长适中、尾短、毛滑光亮的个体,相应地坚持淘汰体躯过窄、尾太翅、羽毛蓬松的个体。
[0013]进一步地,生长发育性状具体包括为:对公鸡选择发育好、体型外貌良好、骨架结实、颈部强健、冠红大、眼亮头昂、体重在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以上的个体,选留数为公鸡出
皱数的20%,而母鸡选体重适中、健康发育好、体型好、被毛紧凑的个体,选留数为母鸡出皱数的60%~70%。
[0014]进一步地,公鸡精液品质的测定标准包括为:精液量、精子密度和活力,其中精液量大于0.5mL且颜色呈乳白色、精子密度大于10亿/mL、活力高于8。
[0015]进一步地,母鸡产蛋性能鉴定包括为:蛋品质鉴定、种蛋受精率鉴定和个体产蛋量鉴定;其中种蛋受精率为94~95%,而个体产蛋量鉴定确定母鸡个体产蛋的优劣,达到鉴定要求。
[0016]进一步地,蛋品质鉴定包括:蛋重、蛋壳颜色、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其中蛋壳为粉色且无杂色斑点、无粪便污染、无裂痕;蛋重为40g~50g、平均蛋重46g;蛋形指数为72%~76%;蛋壳厚度为0.38%~0.42%;蛋壳强度为3.5~3.8kg/cm2。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出皱公鸡和母鸡依次根据四次不同周龄进行提纯选育,这样可以对出皱公鸡和母鸡进行腹脂率改良的同时,同时也可对出皱公鸡和母鸡其它性状的选育严格把控,然后选留最优良的个体建立核心群并建家系,再将家系内非近亲公母鸡配种繁殖下一世代种鸡,并且下一世代种鸡重复前面过程至少进行3个世代选育后,得到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使得产品综合性能提高,更具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种鸡周龄体重测试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施例中种鸡性能指标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A、将出皱公鸡和母鸡依次根据四次不同周龄,对出皱公鸡和母鸡的留种率进行选种组建家系,其中第一次选种的周龄为2周、第二次选种的周龄为6周、第三次选种的周龄为10周、第四次选种的周龄为20周;
[0026]B、第一次周龄育雏的出皱公鸡和母鸡,需要将发育不良,毛色变异的杂雏进行淘汰;第二次周龄需要分别对育雏的出皱公鸡和母鸡通过体重标准测测定,选择体重较大且均匀的个体,第三次周龄根据体型性状鉴定以及生长发育性状选择最优的个体;第四次周龄通过出皱公鸡精液品质的测定标准和出皱母鸡产蛋性能鉴定保留最优的个体;
[0027]C、将选留下来的出皱公鸡和母鸡建立核心群并建家系,家系组建完毕后,将家系
内非近亲公母鸡配种繁殖下一世代种鸡,并且下一世代种鸡重复前面过程至少进行3个世代选育后,得到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体型性状鉴定具体包括为:需要分别对出皱公鸡和母鸡要求头小、劲短、胸宽、胫矮、颈细、胴体丰满,其中对公鸡胫长的选择标准可以适当放低些,以保证公鸡有足够的体重,而母鸡则加大选压,尽量选出胫短而细的个体,并且每世代都选留冠红、体斜长适中、尾短、毛滑光亮的个体,相应地坚持淘汰体躯过窄、尾太翅、羽毛蓬松的个体。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生长发育性状具体包括为:对公鸡选择发育好、体型外貌良好、骨架结实、颈部强健、冠红大、眼亮头昂、体重在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以上的个体,选留数为公鸡出皱数的20%,而母鸡选体重适中、健康发育好、体型好、被毛紧凑的个体,选留数为母鸡出皱数的60%。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公鸡精液品质的测定标准包括为:精液量、精子密度和活力,其中精液量大于0.5mL且颜色呈乳白色、精子密度大于10亿/mL、活力高于8。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母鸡产蛋性能鉴定包括为:蛋品质鉴定、种蛋受精率鉴定和个体产蛋量鉴定;其中种蛋受精率为94%,而个体产蛋量鉴定确定母鸡个体产蛋的优劣,达到鉴定要求。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蛋品质鉴定包括:蛋重、蛋壳颜色、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其中蛋壳为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出皱公鸡和母鸡依次根据四次不同周龄,对出皱公鸡和母鸡的留种率进行选种组建家系,其中第一次选种的周龄为1~5周、第二次选种的周龄为6~12周、第三次选种的周龄为13~18周、第四次选种的周龄为19~30周;B、第一次周龄育雏的出皱公鸡和母鸡,需要将发育不良,毛色变异的杂雏进行淘汰;第二次周龄需要分别对育雏的出皱公鸡和母鸡通过体重标准测测定,选择体重较大且均匀的个体,第三次周龄根据体型性状鉴定以及生长发育性状选择最优的个体;第四次周龄通过出皱公鸡精液品质的测定标准和出皱母鸡产蛋性能鉴定保留最优的个体;C、将选留下来的出皱公鸡和母鸡建立核心群并建家系,家系组建完毕后,将家系内非近亲公母鸡配种繁殖下一世代种鸡,并且下一世代种鸡重复前面过程至少进行3个世代选育后,得到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淮南麻黄鸡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体型性状鉴定具体包括为:需要分别对出皱公鸡和母鸡要求头小、劲短、胸宽、胫矮、颈细、胴体丰满,其中对公鸡胫长的选择标准可以适当放低些,以保证公鸡有足够的体重,而母鸡则加大选压,尽量选出胫短而细的个体,并且每世代都选留冠红、体斜长适中、尾短、毛滑光亮的个体,相应地坚持淘汰体躯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勇贾昌泽尹昭睿刘雅修丁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瑞达禽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