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匀、离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500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1
一种混匀、离心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承载架、混匀球台、光电传感器、偏心混匀架、回位挡圈、离心固定盘、试管夹,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所述承载架内、且其输出轴伸出所述承载架顶端面并伸入所述混匀球台内,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承载架的顶端面;所述偏心混匀架套设于所述混匀球台上、并与其偏心设置,所述混匀球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偏心混匀架的上部之间有间隙;所述回位挡圈、所述离心固定盘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于所述偏心混匀架上,所述试管夹通过插销与所述离心固定盘上圆周设置的固定片连接;优点是:集混匀与离心功能一体的结构,且该结构适用性强,操作方便,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可节约工作空间,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匀、离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匀、离心
,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匀、离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物料的分析或实验过程中,通常需将单独的物料按照既定的量分别称取后置于容器中混匀,再进行后续操作;也有的需对容器内物料进行离心后对其检测;而现有技术中这两种操作器械往往是独立放置于工作场合,一则,占地面积大,二则,需要购买两个器械来满足不同的操作需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匀、离心装置,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以将混匀、离心集于一体,实现功能多样,操作方便的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混匀、离心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承载架、混匀球台、光电传感器、偏心混匀架、回位挡圈、离心固定盘、试管夹,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所述承载架内、且其输出轴伸出所述承载架顶端面并伸入所述混匀球台内,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承载架的顶端面;所述偏心混匀架套设于所述混匀球台上、并与其偏心设置,所述混匀球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偏心混匀架的上部之间有间隙;所述回位挡圈、所述离心固定盘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于所述偏心混匀架上,且所述偏心混匀架与所述离心固定盘螺钉连接,所述试管夹通过插销与所述离心固定盘上圆周设置的固定片连接;
[0006]其中,所述混匀球台包括:半球形本体、混匀球台下底盖、转换压片、滚珠,所述半球形本体内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开设有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键槽,所述混匀球台下底盖固定于所述半球形本体的底端面上,所述半球形本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其同心的固定圆槽,所述半球形本体的上端面沿其周向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圆槽连通;所述半球形本体的圆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弧形槽、且所述弧形槽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槽连通,所述弧形槽的下端与所述半球形本体的底端面连接;所述滚珠位于所述弧形槽内;
[0007]所述转换压片为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挡块的圆圈型结构,使得由所述固定圆槽、所述固定槽构成的结构与所述转换压片适配,且所述挡块的外边缘凸出所述固定槽的外边缘,使得所述滚珠位于所述挡块以下。
[0008]优选地,所述半球形本体的底端面延伸有所述伺服电机穿过的同心轴,且所述通孔、所述键槽均延伸至所述同心轴内,用于连接所述伺服电机。
[0009]优选地,所述偏心混匀架由偏心混匀圆盘、以及固定于所述偏心混匀圆盘顶端面的带圆筒的三脚支架构成,所述偏心混匀圆盘套设于所述半球形本体上、并与其偏心连接,所述半球形本体的上端面与所述三脚支架之间有间隙,所述挡块的外边缘与所述三脚支架的内边缘抵接;所述圆筒位于所述半球形本体的顶端面以上、且二者之间有间隙。
[0010]优选地,沿所述离心固定盘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所述固定片,每两个相邻所述固定片为一组通过插销固定一个所述试管夹,使得所述离心固定盘上间隔均布若干个试管夹。
[0011]优选地,所述试管夹上开设有用于安置试管的试管孔、且面向所述离心固定盘一面的上部设有倾斜槽,所述倾斜槽内沿所述离心固定盘方向设有两块带孔的固定块。
[0012]优选地,所述试管夹背离所述离心固定盘的一面中部设有U型槽、且其开口背离所述离心固定盘。
[0013]本技术一种混匀、离心装置,其优点是:本技术为集混匀与离心功能一体的结构,且该结构适用性强,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必须采用两台机械才能进行离心、混匀操作的局面,同时,使用本技术的装置可节约工作空间,降低成本;
[0014]最后,本技术结构通过与PLC控制器连接,实现了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匀、离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匀、离心装置为设置保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未安装试管的其它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未安装离心固定盘的其它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图6分别为图4中未安装偏心混匀架的不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5中未安装混匀球台的其它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8、图9分别为混匀球台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混匀球台上未设置转换压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混匀球台与偏心混匀架连接时,设置有回位挡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试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试管夹中装有试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
[0028]伺服电机1、承载架2;
[0029]混匀球台3、半球形本体31、通孔31a、键槽31b、固定圆槽31c、固定槽31d、弧形槽31e、同心轴31f、混匀球台下底盖32、转换压片33、挡块33a、滚珠34;
[0030]光电传感器4;
[0031]偏心混匀架5、偏心混匀圆盘51、三脚支架52、圆筒52a;
[0032]回位挡圈6;
[0033]离心固定盘7、插销71、固定片72;
[0034]试管夹8、试管孔81、倾斜槽82、固定块83、U型槽84;
[0035]保护罩9。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7]根据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混匀、离心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承载架2、混匀球台3、光电传感器4、偏心混匀架5、回位挡圈6、离心固定盘7、试管夹8,所述伺服电机1位于所述承载架2内、且其输出轴伸出所述承载架2顶端面并伸入所述混匀球台3内,所述光电传感器4位于所述承载架2的顶端面;所述偏心混匀架5套设于所述混匀球台3上、并与其偏心设置,所述混匀球台3的上端面与所述偏心混匀架5的上部之间有间隙;所述回位挡圈6、所述离心固定盘7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于所述偏心混匀架5上,且所述偏心混匀架5与所述离心固定盘7螺钉连接,所述试管夹8通过插销71与所述离心固定盘7上圆周设置的固定片72连接;
[0038]其中,所述混匀球台3包括:半球形本体31、混匀球台下底盖32、转换压片33、滚珠34,所述半球形本体31内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31a,所述通孔31a内开设有与所述伺服电机1连接的键槽31b,所述混匀球台下底盖32固定于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底端面上,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其同心的固定圆槽31c,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上端面沿其周向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固定槽31d,且所述固定槽31d与所述固定圆槽31c连通;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圆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弧形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匀、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承载架(2)、混匀球台(3)、光电传感器(4)、偏心混匀架(5)、回位挡圈(6)、离心固定盘(7)、试管夹(8),所述伺服电机(1)位于所述承载架(2)内、且其输出轴伸出所述承载架(2)顶端面并伸入所述混匀球台(3)内,所述光电传感器(4)位于所述承载架(2)的顶端面;所述偏心混匀架(5)套设于所述混匀球台(3)上、并与其偏心设置,所述混匀球台(3)的上端面与所述偏心混匀架(5)的上部之间有间隙;所述回位挡圈(6)、所述离心固定盘(7)从下至上依次层叠于所述偏心混匀架(5)上,且所述偏心混匀架(5)与所述离心固定盘(7)螺钉连接,所述试管夹(8)通过插销(71)与所述离心固定盘(7)上圆周设置的固定片(72)连接;其中,所述混匀球台(3)包括:半球形本体(31)、混匀球台下底盖(32)、转换压片(33)、滚珠(34),所述半球形本体(31)内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31a),所述通孔(31a)内开设有与所述伺服电机(1)连接的键槽(31b),所述混匀球台下底盖(32)固定于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底端面上,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其同心的固定圆槽(31c),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上端面沿其周向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固定槽(31d),且所述固定槽(31d)与所述固定圆槽(31c)连通;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圆周面上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弧形槽(31e)、且所述弧形槽(31e)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槽(31d)连通,所述弧形槽(31e)的下端与所述半球形本体(31)的底端面连接;所述滚珠(34)位于所述弧形槽(31e)内;所述转换压片(33)为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均布有至少三个挡块(33a)的圆圈型结构,使得由所述固定圆槽(31c)、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晶战艺芳胡金伟陈明杰孙绍文李正郑思洁李婷婷王嫦嫦白向茹官金艳王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