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91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背光模组和液晶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第二基板背向于第一基板的一侧设有背光模组,第一基板包括反射区和第一透射区,第二基板包括第二透射区和第三透射区,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区域和第四透射区;其中,反射区和第二透射区对应设置,第一透射区与第三透射区对应设置,背光区域与第二透射区对应设置,第四透射区与第三透射区对应设置;本申请通过以上设计,以实现双面显示,且一面是反射式显示,一面是背光式显示。式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双面液晶显示中,由于采用透射式液晶面板,需应用到两片液晶显示屏以及相应的背光源,所以厚度较厚且功耗很高,尤其是在明亮的户外进行显示时,显示屏需要较高的亮度才能看清楚,因此就需要显示器背光具有很高的亮度,这样会导致显示器功耗很高,不利于节能减排;而反射式显示屏就是在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下方被装上反光材料,取代透射式显示屏的发光材料,在环境光线充足的时候,它利用经过镜面反射的光线照亮屏幕,反射式液晶屏对于环境光线的倚赖较强。因此通过透射式显示和反射式显示结合,以实现双面显示,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实现一面是反射式显示,一面是背光式显示的双面显示。
[000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背光模组和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背向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反射区和第一透射区,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透射区和第三透射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区域和第四透射区;其中,所述反射区和第二透射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透射区与第三透射区对应设置,所述背光区域与所述第三透射区对应设置,所述第四透射区与所述第二透射区对应设置。
[0005]可选的,所述反射区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上,且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采用反光金属制成;所述第二透射区上设置有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采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三透射区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设置在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上,且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采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透射区上设置有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采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透射区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区与所述第一透射区错位设置,所述第二透射区与所述第三透射区错位设置,所述背光区域与所述第四透射区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对应设置,所述背光区域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设置。
[0006]可选的,所述反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反射区列,所述第一透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一透射区列,所述反射区列和第一透射区列呈列错位排布;所述第二透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二透射区列,所述第三透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三透射区列,所述第二透射区列和第三透射区列呈列错位排布;所述背光区域
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背光区域列,所述第四透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四透射区列,所述背光区域列和第四透射区列呈列错位排布;
[0007]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反射区列;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透射区列;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
[0008]可选的,所述反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反射区行,所述第一透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一透射区行,所述反射区列和第一透射区列呈行错位排布;所述第二透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第二透射区行,所述第三透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第三透射区行,所述第二透射区行和第三透射区行呈行错位排布;所述背光区域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背光区域列,所述第四透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第四透射区行,所述背光区域行和第四透射区行呈行错位排布;
[0009]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一数据驱动芯片,所述第一数据驱动芯片连接于所述反射区行;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二数据驱动芯片,所述第二数据驱动芯片连接于所述第二透射区行;所述第一数据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数据驱动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色阻,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色阻上;所述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第二色阻,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色阻上,所述第一色阻至少包括两种不同颜色的第一子色阻,所述第二色阻至少包括一种颜色的第二子色阻。
[0011]可选的,每个所述反射区内设置有M个第一像素电极,每个所述第二透射区内设置有M个第二子色阻,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子色阻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三透射区内设置有N个第二像素电极,每个所述第一透射区内设置有N个第一子色阻,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子色阻对应设置;其中,M=N。
[0012]可选的,每个所述反射区内设置有P个第一像素电极,每个所述第二透射区内设置有Q个第二子色阻,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色阻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三透射区内设置有Q个第二像素电极,每个所述第一透射区内设置有P个第一子色阻,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子色阻对应设置;其中,P≠Q。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双面显示区和第一单面显示区,所述反射区和第一透射区对应所述第一双面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双面显示区和第二单面显示区,所述第二透射区和第三透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双面显示区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组件和第二背光组件,所述第一背光组件对应所述第一双面显示区和第二双面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二背光组件对应所述第一单面显示区和第二单面显示区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双面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双面显示区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单面显示区和第二单面显示区的面积。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间隔物,所述间隔物为条形黑色间隔物,对应设置在所述反射区和所述第一透射区之间,将所述反射区和所述第一透射区完全间隔开。
[0015]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0016]在第一基板衬底上形成反射区和第一透射区以得到第一基板;
[0017]在第二基板衬底上形成第二透射区和第三透射区以得到第二基板;
[0018]将第一基板形成有反射区和第一透射区的表面,与第二基板形成有第二透射区和第三透射区的表面对向设置并完成对盒;
[0019]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层;以及
[0020]在第二基板衬底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组装背光模组以得到所述双面显示装置;
[0021]其中,组装的所述背光模组具有第四透射区和背光区域,所述背光区域对应第三透射区设置,所述第四透射区对应第二透射区设置。
[0022]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基板上设置反射区和透射区域,在第二基板上设置两个透射区域,在第二基板的相对透射区域的另一侧设置背光模组,使第一基板的反射区与第二基板的一个透射区域对应设置,第一基板的透射区域与第二基板的另一个透射区域对应设置,背光模组的背光区域与第二基板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背光模组和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背向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反射区和第一透射区,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透射区和第三透射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区域和第四透射区;其中,所述反射区和第二透射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透射区与第三透射区对应设置,所述背光区域与所述第三透射区对应设置,所述第四透射区与所述第二透射区对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上,且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采用反光金属制成;所述第二透射区上设置有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采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三透射区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设置在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上,且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采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透射区上设置有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采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透射区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区与所述第一透射区错位设置,所述第二透射区与所述第三透射区错位设置,所述背光区域与所述第四透射区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对应设置,所述背光区域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反射区列,所述第一透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一透射区列,所述反射区列和第一透射区列呈列错位排布;所述第二透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二透射区列,所述第三透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三透射区列,所述第二透射区列和第三透射区列呈列错位排布;所述背光区域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背光区域列,所述第四透射区沿扫描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四透射区列,所述背光区域列和第四透射区列呈列错位排布;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反射区列;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透射区列;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反射区行,所述第一透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列排布得到第一透射区行,所述反射区列和第一透射区列呈行错位排布;所述第二透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第二透射区行,所述第三透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第三透射区行,所述第二透射区行和第三透射区行呈行错位排布;所述背光区域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背光区域列,所述第四透射区沿数据线方向呈行排布得到第四透射区行,所述背光区域行和第四透射区行呈行错位排布;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天宇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