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87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机构,壳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注射机构,储液机构包括内槽,内槽开设在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电机交替运行,使注射管始终匀速注射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并且不会因为原液中固体物质造成拥堵,进行注射时,电机带动转筒旋转,转筒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带动活塞柱在活塞管中滑动,当活塞柱远离短管时,第二单向阀闭合,第一单向阀开启,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从原液瓶中进入到活塞管中,电机反转后活塞柱向短管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单向阀开启,第一单向阀闭合,原液通过三通槽进入注射管中。通过三通槽进入注射管中。通过三通槽进入注射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

技术介绍

[0002]sPL是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是在传统富血小板裂解液超低温冻融制备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专利细胞因子培养技术,对普通PL通过体外的高效诱导、激活、恒温的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内特殊技术培养,来实现血小板裂解液中高浓度生物活性因子数量更多、活性更好。
[0003]将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sPL)导入人体内部时,通常采用注射器注射的方式进行,这种导入方式的导入速率无法有效控制,并且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内部的固体物质可能阻塞注射管,注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注射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储液机构包括内槽,所述内槽开设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原液瓶,所述原液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接口,所述插槽的底端表面中心处固定连通有插口,所述插口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
[0007]优选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均固定连接在内槽的内部一端表面,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内槽远离电机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塞管,两个所述活塞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柱,两个所述活塞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转筒远离电机的一端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壳体远离电机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活塞管远离电机的一端表面中心处固定连通有短管,两个所述短管之间固定连通有同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三通槽,所述三通槽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三通槽的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注射管。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塞管远离电机的一端均与连接管相连通。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均与对应的螺纹槽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通孔均与短管固定插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电机交替运行,使注射管始终匀速注射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并且不会因为原液中固体物质造成拥堵,进行注射时,电机带动转筒旋转,转筒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带动活塞柱在活塞管中滑动,当活塞柱远离短管时,第二单向阀闭合,第一单向阀开启,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从原液瓶中进入到活塞管中,电机反转后活塞柱向短管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单向阀开启,第一单向阀闭合,原液通过
三通槽进入注射管中。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活塞管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0016]图中:1、壳体;2、储液机构;21、内槽;22、插槽;23、原液瓶;24、出液接口;25、插口;26、连接管;27、第一单向阀;3、注射机构;31、电机;32、转筒;33、螺纹槽;34、活塞管;35、活塞柱;36、螺纹杆;37、短管;38、固定块;39、三通槽;310、第二单向阀;311、注射管;3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机构2,壳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注射机构3。
[0019]储液机构2包括内槽21,内槽21开设在壳体1的内部,壳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插槽22,插槽22的内部插接有原液瓶23,原液瓶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接口24,插槽22的底端表面中心处固定连通有插口25,插口25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26,两个连接管26的内部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27,储液机构2用于对原液进行预存。
[0020]注射机构3包括两个电机31,两个电机31均固定连接在内槽21的内部一端表面,两个电机3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筒32,内槽21远离电机3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塞管34,两个活塞管3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柱35,两个活塞柱3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6,两个转筒32远离电机31的一端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槽33,壳体1远离电机3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312,活塞管34远离电机31的一端表面中心处固定连通有短管37,两个短管37之间固定连通有同一个固定块38,固定块38的内部开设有三通槽39,三通槽39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310,三通槽39的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注射管311,注射机构3通过两个电机31交替进行注射。
[0021]两个活塞管34远离电机31的一端均与连接管26相连通,便于原液进入活塞管34的内部。
[0022]两个螺纹杆36均与对应的螺纹槽33螺纹连接,便于电机31带动活塞柱35滑动。
[0023]两个通孔312均与短管37固定插接,便于将原液导出壳体1。
[0024]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进行注射时,首先将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的原液瓶23插入插槽22中,同时出液接口24进入插口25中固定,注射管311连接患者的注射处,电机31启动,带动转筒32旋转,转筒32带动螺纹杆36旋转,螺纹杆36带动活塞柱35在活塞管34中滑动,当活塞柱35远离短管37时,第二单向阀310闭合,第一单向阀27开启,超活化血小板裂解
液从原液瓶23中进入到活塞管34中,电机31反转后活塞柱35向短管37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单向阀310开启,第一单向阀27闭合,原液通过三通槽39进入注射管311中,通过两个电机31交替运行,使注射管311始终匀速注射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并且不会因为原液中固体物质造成拥堵。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机构(2),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注射机构(3),所述储液机构(2)包括内槽(21),所述内槽(21)开设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插槽(22),所述插槽(22)的内部插接有原液瓶(23),所述原液瓶(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液接口(24),所述插槽(22)的底端表面中心处固定连通有插口(25),所述插口(25)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26),所述两个所述连接管(26)的内部均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27),所述注射机构(3)包括两个电机(31),两个所述电机(31)均固定连接在内槽(21)的内部一端表面,两个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筒(32),所述内槽(21)远离电机(3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塞管(34),两个所述活塞管(3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柱(35),两个所述活塞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妍赵新新甘丽丽翁甜刘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晴干细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