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79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设有逆变器本体,所述保护箱内还设有漏电电流保护系统,所述漏电电流保护系统包括DSP控制模块、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逆变电路驱动模块以及保护和控制信号模块,所述DSP控制模块与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连接,所述DSP控制模块与逆变电路驱动模块连接,所述DSP控制模块通过I/O端口与保护和控制信号模块连接。通过对逆变模块加以改进和控制,能够使其保证中点电压基本不再悬浮不定,共模电压基本保持为定值,从而达到消除漏电流的目的,保证了光伏逆变器的稳定运行,并通过温度调节组件能够对逆变器本体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逆变器
,尤其涉及一种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光伏逆变器通过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能变换为交流电能,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器,其核心将直流电压(光伏组件)转换成交流电压(可并网)的过程。
[0003]直接并电网的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性能。变压器将电能转化成磁能,再将磁能转化成电能,在输入与输出端之间安装的电气隔离装置导致的能量损失可达到1%,甚至高达2%。因此,无变压器型逆变器的运行效率要比变压器型逆变器高。这种技术还有很多其它的优点,例如材料消耗少、重量轻、稳定可靠等。总而言之,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在很多方面都比变压器型逆变器更具优势。
[0004]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漏电电流,来自光伏组件的电压采用高频率(20kHz)转换过程中,高频电压等同于电网电压峰值;这些电压在逆变器内部被认为是干扰,滤波器可以阻断这些干扰,防止其进入电网。但在理论上,完全阻止来自电源侧的直流分量进入交流电网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交流输出中也存在一定的对地直流电压分量。该直流电压分量将产生“漏电电流”,通过寄生电容流向电池组接地点。
[0005]不断变动的共模电压是漏电流产生的根本原因。为了抑制漏电流,需要保持共模电压的稳定,如果能使共模电压为一恒定不变的数值或仅有低频脉动的现象,即可基本消除漏电流。
[0006]无变压器型逆变器的漏电流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要通过改进拓扑这种方式。而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直流解耦和交流解耦这两种方式来抑制漏电流,但并不能做到完全消除,因其存在的中点电压悬浮不能稳定共模电压,继而会引发漏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通过对逆变模块加以改进和控制,能够使其保证中点电压基本不再悬浮不定,共模电压基本保持为定值,从而能够基本消除漏电流,保证光伏逆变器的稳定运行,并通过温度调节组件能够对逆变器的温度进行调节,
[0008]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设置有逆变器本体,所述保护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所述逆变器本体漏电保护的漏电电流保护系统,所述漏电电流保护系统包括DSP控制模块、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逆变电路驱动模块以及保护和控制信号模块,所述DSP控制模块通过ADC端口与所述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用于检测和采集所述逆变器本体输入端的电压以及输出端的电流,所述DSP控制模块还与所述逆变电路驱动模块连接,所述DSP控制模块通过I/O端口与所述保护和控制信号模
块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逆变器本体的输入端通过直流母线电容与光伏电池板电连接,所述逆变器本体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与电网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包括直流电压信号检测及采样子模块、交流电流信号检测及采样子模块,所述直流电压信号检测及采样子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直流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所述交流电流信号检测及采样子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滤波电路输出端的电流。
[0012]优选的,所述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还包括过零检测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用于在交流采样电路中的过零次数的检测。
[0013]优选的,所述逆变器本体内部的拓扑电路包括光伏直流模块、逆变模块和滤波模块,所述光伏直流模块包括光伏电池板和直流母线电容,所述逆变模块用于完成电压从直流到交流的转换,所述滤波模块用于逆变输出电流谐波的抑制。
[0014]优选的,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八个功率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所述功率开关管采用IGBT作为逆变控制开关元件,所述二极管采用型号为MUR3040PT的快恢复二极管。
[0015]优选的,所述DSP控制模块通过逆变电路驱动模块来控制所述逆变模块中功率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0016]优选的,所述保护箱内还设置有温度调节组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逆变器本体的温度。
[0017]优选的,温度调节组件包括气体温度调节箱、储液箱、温度传感器,所述气体温度调节箱位于所述保护箱的外侧,所述储液箱位于所述保护箱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保护箱内部,用于检测保护箱内部的温度,并以信号的形式反馈给所述DSP控制模块,所述气体温度调节箱内部竖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与所述气体温度调节箱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与所述气体温度调节箱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箱内,所述气体温度调节箱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处还设置有多个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气体温度调节箱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处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第一进气管位于所述储液箱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箱的液面下方,所述储液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出气阀。
[0018]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组件还包括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第一机构、第二机构、第三机构,所述第一机构、第二机构、第三机构均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三机构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保护箱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单向出气阀。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构与第二机构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三机构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曲轴贯穿第二机构,且与第二机构构成转动连接,所述曲轴同时贯穿第一机构,且与第一机构构成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曲轴转动。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构包括第一筒体,所述曲轴设置在第一筒体内部靠近右侧的位置,所述曲轴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曲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与第一筒体内壁通过橡胶垫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处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所述第
一筒体的外侧壁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三机构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三机构包括第二筒体,所述曲轴设在第二筒体外部的右侧,所述曲轴上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贯穿第二筒体的右侧壁,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活塞块与第二筒体内壁通过橡胶垫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壁靠近左端位置对称连接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第一机构连接,所述第三进气管与第二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左端贯穿所述保护箱的侧壁与外界连通。
[0022]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管与第二筒体连接处对应设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管与第二筒体的连接处对应设有第四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均设有第二单向进气阀。
[0023]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包括保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1)内设置有逆变器本体(2),所述保护箱(1)内还设置有用于所述逆变器本体(2)漏电保护的漏电电流保护系统,所述漏电电流保护系统包括DSP控制模块(3)、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逆变电路驱动模块以及保护和控制信号模块,所述DSP控制模块通过ADC端口与所述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用于检测和采集所述逆变器本体(2)输入端的电压以及输出端的电流,所述DSP控制模块还与所述逆变电路驱动模块连接,所述DSP控制模块通过I/O 端口与所述保护和控制信号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本体(2)的输入端通过直流母线电容与光伏电池板电连接,所述逆变器本体(2)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与电网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及采样模块包括直流电压信号检测及采样子模块、交流电流信号检测及采样子模块,所述直流电压信号检测及采样子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直流母线电容两端的电压,所述交流电流信号检测及采样子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滤波电路输出端的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凯徐大伟张飞阳王艳刘卫东李勇敢陈伟陈冬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零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