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49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4
本申请涉及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红外测温的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实际时间;调取与实际时间相对应的测温时段;获取与所调取测温时段相对应的预设测温阈值;获取实际人体温度;根据预设测温阈值,判断实际人体温度是否超过预设测温阈值;若判断为否,则生成通行指令并执行,通行指令用于控制自动门开启;若判断为是,则生成告警指令并执行,告警指令用于推送告警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测温系统根据一天内的时段变化,合理调整红外体温测量仪发热检测基准值,本申请具有使红外体温测量仪能够检测出真正发热者的效果。发热者的效果。发热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红外测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1307299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红外测温热像仪及红外测温方法,包括根据待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确定与待测物体的温度对应的设定参数的第一数字信号值;当待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被位于红外测温热像仪内的遮挡部件遮挡时,根据处于预设温度的遮挡部件发射的红外辐射,确定与遮挡部件的预设温度对应的设定参数的第二数字信号值;根据第一数字信号值、第二数字信号值,确定待测物体与遮挡部件关于设定参数的差异值;根据差异值与温度预设关系,确定待测物体的温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人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波动的,一般情况下,早晨的体温最低,下午、晚上的体温会略高,当测温系统始终将人体温度与确定温度值进行比对时,容易遗漏实际发热者,存在有难以检测出真正发热者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测温系统能够有效检测出真正的发热者,本申请提供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实际时间;调取与所述实际时间相对应的测温时段;获取与所调取测温时段相对应的预设测温阈值;获取实际人体温度;根据所述预设测温阈值,判断所述实际人体温度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测温阈值;若判断为否,则生成通行指令并执行,所述通行指令用于控制自动门开启;若判断为是,则生成告警指令并执行,所述告警指令用于推送告警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体温测量仪工作时,测温系统实时获取当前工作时间,判断当前测温时段,进而获取与当前测温时段相适配的预设温度阈值,使红外体温测量仪以当前获取的预设温度阈值为基准,判断进出人员的体温是否正常,测温系统对体温正常的人员进行放行,对体温异常的人员进行阻挡并报警,提示用户对体温异常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控制、隔离操作,测温系统根据一天内的时段变化,合理调整红外体温测量仪发热检
测基准值,进而使红外体温测量仪能够检测出真正的发热者,有效管控了潜在风险。
[0008]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实际环境温度;调取与实际环境温度相对应的环境温度等级;获取与所调取环境温度等级相对应的调整温度;根据所述调整温度,生成温度调整指令并执行,所述温度调整指令用于消减所述预设测温阈值中的调整温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人体温度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此时测温系统通过调取与实际环境温度相对应的环境温度等级,获取调整温度,测温系统生成温度调整指令,令原有的预设测温阈值减去当前调整温度,进而更新生成与当前环境温度相适配的预设测温阈值,测温系统使红外体温测量仪按照当前预设测温阈值对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基准,进而便于检测发现实际发热者,不易发生遗漏现象。
[0010]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测温人员间隔;调取与所述测温人员间隔相对应的预设防疫间隔;根据所述预设防疫间隔,判断所述测温人员间隔是否达到所述预设防疫间隔;若判断为否,则生成提醒指令并执行,所述提醒指令用于提醒行人保持防疫间距。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红外体温测量仪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时,测温系统检测相邻人员之间的间距,判断测温人员间隔是否达到预设防疫间隔,当测温人员之间距离过近时,测温系统生成提醒指令,提醒被测温人员适当保持防疫间距,进而减小了由于人员间距过近造成的疾病传染风险。
[0012]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人脸定位数据;根据所述人脸定位数据,获取相对应的人员额头状态;根据所述人员额头状态,判断被测温人员的额头是否处于裸露状态;若判断为否,则生成测温请求指令并执行,所述测温请求指令用于提醒人员将额头露出;若判断为是,则在该判断前提下,确定与所述人脸定位数据相对应的人员额头位置;根据所确定的人员额头位置,执行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红外体温测量仪对人员进行测温操作时,测温系统对人员的额温进行温度测量操作,进而使人员在不摘下口罩的情况下,就能够良好的获取到人员体温,当待测温人员的额头处有障碍物时,待测温人员的额头温度难以被红外体温测量仪良好的测得,此时测温系统生成测温请求指令,使用户对额头上的障碍物进行移位处理,将额头露出,进而保证红外体温测量仪测温操作的正常进行。
[0014]可选的,在所述获取人脸定位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人脸定位数据,获取相对应的口罩佩戴状态;根据所述口罩佩戴状态,判断被测温人员是否佩戴好口罩;若判断为否,则生成提示指令并执行,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行人佩戴好口罩;
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所述获取相对应人员额头状态的步骤。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员通过红外体温测量仪进行体温测量的时,测温系统检测被测温人员是否有正确的佩戴口罩,当测温系统发现该人员的口罩佩戴不标准或是没有佩戴口罩时,测温系统生成提示指令,提示该人员规范佩戴口罩,进而使进入建筑物内的人员均能够良好的佩戴口罩,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概率。
[0016]可选的,在所述获取相对应口罩佩戴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人脸定位数据,确定相对应的人脸识别数据;获取与所确定人脸识别数据相对应的预设通行人脸数据;根据所述预设通行人脸数据,判断所述人脸识别数据与所述预设通行人脸数据是否一致;若判断为否,则生成重复刷脸指令并执行,所述重复刷脸指令用于提示人员进行重复人脸识别操作;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所述获取口罩佩戴状态的步骤。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温系统对当前测温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判断当前人员是否存在有进入建筑物的通行权限,当该人员存在有通行权限时,测温系统再对该人员进行后续的防疫检测工作,测温系统使没有权限的人员无法直接进入建筑物内,进而控制建筑物内的人员流动,保证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
[0018]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与所述预设通行人脸数据相对应的通行人员ID;根据所述通行人员ID,生成体温记录指令并执行,所述体温记录指令用于更新记录所述实际人体温度至相应的通行人员ID中。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温系统完成对通行人员的体温测量工作后,测温系统生成体温记录指令,将该用户的当前体温更新记录至与通行用户相对应的通行人员ID中,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实际时间;调取与所述实际时间相对应的测温时段;获取与所调取测温时段相对应的预设测温阈值;获取实际人体温度;根据所述预设测温阈值,判断所述实际人体温度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测温阈值;若判断为否,则生成通行指令并执行,所述通行指令用于控制自动门开启;若判断为是,则生成告警指令并执行,所述告警指令用于推送告警信号至用户的智能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实际环境温度;调取与实际环境温度相对应的环境温度等级;获取与所调取环境温度等级相对应的调整温度;根据所述调整温度,生成温度调整指令并执行,所述温度调整指令用于消减所述预设测温阈值中的调整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测温人员间隔;调取与所述测温人员间隔相对应的预设防疫间隔;根据所述预设防疫间隔,判断所述测温人员间隔是否达到所述预设防疫间隔;若判断为否,则生成提醒指令并执行,所述提醒指令用于提醒行人保持防疫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人脸定位数据;根据所述人脸定位数据,获取相对应的人员额头状态;根据所述人员额头状态,判断被测温人员的额头是否处于裸露状态;若判断为否,则生成测温请求指令并执行,所述测温请求指令用于提醒人员将额头露出;若判断为是,则在该判断前提下,确定与所述人脸定位数据相对应的人员额头位置;根据所确定的人员额头位置,执行所述获取实际人体温度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AI红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人脸定位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人脸定位数据,获取相对应的口罩佩戴状态;根据所述口罩佩戴状态,判断被测温人员是否佩戴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权张晖嵘黎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卡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