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43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实验层、第二实验层和第三实验层,所述第一实验层、第二实验层和第三实验层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网状爬梯,所述第一实验层、第二实验层和第三实验层内分别设置有运动刺激组件、感觉刺激组件和社交刺激组件,所述笼体外壁一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半开式窗口,所述笼体外壁另一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透气网,所述笼体外壁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滚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符合“丰富环境”的模式,有效的提高所饲养实验动物的神经能力的恢复,操作简便,容易模拟,可以减少因丰富环境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实验失败,并且造价较低,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实验动物受损功能恢复的训练饲养笼的
,具体为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

技术介绍

[0002]丰富环境(Enriched Enrichment,EE)是一种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多感官刺激,包括运动,视觉,声音,社交刺激等促进脑结构和功能重塑的行为学干预的实验模型,EE可极大增加实验动物主动参加物理性刺激和社会性活动的机会,因其在无创性、低成本、低风险方面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3]目前,实验动物饲养盒多由聚碳酸脂(PC)材质盒加不锈钢面罩组成,每个笼子里饲养3、4只实验动物,且笼子里不设任何物体。
[0004]相比而言,环境丰富训练饲养笼给动物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笼子里设有样式多变的物体,如爬梯、管道、索链、滚轮、乒乓球、发声玩具、不同颜色的积木玩具等等,每个笼子里饲养8到12只实验动物,笼舍内环境布置可以任意更换,实验动物对笼舍内物体均可操作,虽然EE的原理和功能已经被反复阐述和证明,但对于丰富环境(笼子)的具体设置尚无定论,大多是依据感觉刺激,运动刺激,社交刺激等进行简单布置。
[0005]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从而可以符合“丰富环境”的模式,有效的提高所饲养实验动物的神经能力的恢复,操作简便,容易模拟,可以减少因丰富环境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实验失败,并且造价较低,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实验层、第二实验层和第三实验层,所述第一实验层、第二实验层和第三实验层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网状爬梯,所述第一实验层、第二实验层和第三实验层下侧均设置有网状底板,所述第一实验层、第二实验层和第三实验层内分别设置有运动刺激组件、感觉刺激组件和社交刺激组件,所述笼体外壁一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半开式窗口,所述笼体外壁另一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透气网,所述笼体外壁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滚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运动刺激组件包括自发性跑轮、球和跷跷板,所述自发性跑轮、球和跷跷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实验层内壁下表面,所述第一实验层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爬绳。
[0010]进一步的,所述感觉刺激组件包括音乐播放器和积木堆,所述音乐播放器和积木堆均设置在第二实验层内壁下表面,靠近所述积木堆一侧设置有PVC探索管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社交刺激组件包括多形状小窝和筑巢木棍,所述多形状小窝和筑
巢木棍均设置在第三实验层内壁下表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实验层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彩色爬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彩色爬梯下方设置有可移动食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笼体内壁底部设置有粪便清理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实验层、第二实验层和第三实验层内壁一侧分别设置有不同高度的彩色跳台,靠近每个所述彩色跳台一侧均设置有摄像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通过通过远动刺激组件,实现了增强实验动物的运动刺激,并且有效的训练了动物的运动协调与平衡能力,通过感觉刺激组件,实现了在提供视觉刺激的同时还保证了动物的综合运动能力,由雨声、虫鸣、鸟叫、水流等模拟大自然的轻音乐,从多个角度为动物提供真正的丰富环境,通过社交刺激组件,实现了为动物提供休息场所还提供社交刺激,符合了“丰富环境”的模式,有效的提高所饲养实验动物的神经能力的恢复,操作简便,容易模拟,可以减少因丰富环境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实验失败。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笼体内部截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验层截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验层截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试验层截面示意图。
[0024]图中:1、笼体;11、第一实验层;12、第二实验层;13、第三实验层;131、彩色跳台;132、摄像头;14、网状爬梯;15、网状底板;16、半开式窗口;17、透气网;18、粪便清理槽;19、滚轮;2、运动刺激组件;21、自发性跑轮;22、球;23、跷跷板;24、爬绳;3、感觉刺激组件;31、音乐播放器;32、积木堆;33、PVC探索管道;4、社交刺激组件;41、多形状小窝;42、筑巢木棍;43、可移动食槽;44、彩色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请着重参照附图1

5,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包括笼体1,所述笼体1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实验层11、第二实验层12和第三实验层13,所述第一实验层11、第二实验层12和第三实验层13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网状爬梯14,所述第一实验层11、第二实验层12和第三实验层13下侧均设置有网状底板15,所述第一实验层11、第二实验层12和第三实验层13内分别设置有运动刺激组件2、感觉刺激组件3和社交刺激组件4,所述笼体1外壁一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半开式窗口16,所述笼体1外壁另一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透气网17,所述笼体1外壁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滚轮19。
[0029]请着重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述笼体1内壁底部设置有粪便清理槽18,通过粪便清理槽18,实现了便于实验人员清理饲养动物的排泄物,所述运动刺激组件2包括自发性跑轮21、球22和跷跷板23,所述自发性跑轮21、球22和跷跷板23分别设置在第一实验层11内壁下表面,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包括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实验层(11)、第二实验层(12)和第三实验层(13),所述第一实验层(11)、第二实验层(12)和第三实验层(13)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网状爬梯(14),所述第一实验层(11)、第二实验层(12)和第三实验层(13)下侧均设置有网状底板(15),所述第一实验层(11)、第二实验层(12)和第三实验层(13)内分别设置有运动刺激组件(2)、感觉刺激组件(3)和社交刺激组件(4),所述笼体(1)外壁一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半开式窗口(16),所述笼体(1)外壁另一侧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透气网(17),所述笼体(1)外壁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滚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刺激组件(2)包括自发性跑轮(21)、球(22)和跷跷板(23),所述自发性跑轮(21)、球(22)和跷跷板(23)分别设置在第一实验层(11)内壁下表面,所述第一实验层(11)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爬绳(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丰富环境改良型实验动物笼,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霞袁美郭祎莎韩宇高振坤申鑫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