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98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特种空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其包括芯体组件、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芯体组件左侧外壁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且所述进液管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板的一端,而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焊接在出液管外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该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采用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对称贴合式设计使得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连接体相对占用空间较小,且进液管、出液管和芯体组件组合体结构相对较为紧凑,还实现了该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采用四组换热管A和换热管C的配合作用使得该芯体组件具有四层换热结构,且单个换热面较广和换热效果较为充分,提高了该暖风芯体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品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


[0001]本技术属于特种空调
,具体为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

技术介绍

[0002]特种车辆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0003]1、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暖风芯体普遍紧凑型不强,不适合在特种狭小环境下使用,严重影响了暖风芯体的使用空间;2、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暖风芯体大多暖风面较短且暖风结构层数较少,导致暖风芯体的暖风效果受到一定限制,严重影响了暖风芯体的使用品质;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包括芯体组件、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芯体组件左侧外壁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且所述进液管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板的一端,而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焊接在出液管外侧壁;
[0006]所述芯体组件包括翅片、上边板、下边板、U型管、小弯管、换热管B、换热管A、换热管C和通孔,所述翅片设置在换热管B外侧壁,且所述换热管B的左端安装有上边板,而所述换热管B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下边板,所述换热管B下方位置设置有换热管A,且所述换热管B上方位置安装有换热管C;
[0007]所述进液管包括进液墩头管、进液汇总管、分液管和进液封盖,所述换热管A的左端与分液管的一端焊接,且所述分液管的另一端与进液汇总管内侧壁焊接,所述进液汇总管的两端焊接有进液封盖,而所述进液汇总管内侧壁设置有进液墩头管。
[0008]优选的,所述出液管包括出液墩头管、出液汇总管、接液管和出液封盖,所述换热管B的左端与接液管的一端焊接,且所述接液管的另一端与出液汇总管内侧壁焊接,所述出液汇总管的两端焊接有出液封盖,而所述出液汇总管内侧壁设置有出液墩头管。
[0009]优选的,所述换热管B的数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换热管B的左端相邻之间通过设置有的小弯管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换热管B位于换热管A和换热管C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换热管B的右端相邻之间、换热管B的右端与换热管A的右端之间和换热管B的右端与换热管C的右端之间均通过设置有的U型管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翅片外侧壁开设有通孔,且所述换热管A、换热管B和换热管C均卡合在通孔内侧壁。
[0012]优选的,所述分液管和接液管的数目均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分液管交叉分布在进液汇总管内侧壁,而四个所述接液管交叉分布在出液汇总管内侧壁。
[0013]优选的,所述换热管A、换热管B和换热管C的直径、长短均相同,且所述换热管A、换热管B和换热管C采用铝材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的竖截面与翅片竖截面相同,且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均采用冷板镀锌材质制成,而所述翅片采用铝箔材质制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首先沿着上边板、下边板和连接板可以将芯体组件与空调内部进行可拆卸连接,再将进液管和出液管管口与外接空调管道之间进行连通,这样换热液体会沿着进液墩头管进入进液汇总管内部,从而在分液管的作用下进入换热管A内部,接着在换热管A、换热管B和换热管C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完成换热液体与气流之间的换热作业,且换热后的液体依次经接液管、出液汇总管和出液墩头管流出暖风芯体,与此同时在连接板的作用下可以将进液墩头管和出液墩头管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有效的实现了该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采用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对称贴合式设计使得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连接体相对占用空间较小,且进液管、出液管和芯体组件组合体结构相对较为紧凑,解决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暖风芯体由于普遍紧凑型不强,从而不适合在特种狭小环境下使用的问题,减少了该暖风芯体的占用空间。
[0017](2)、通过沿着分液管流入换热管A内部的换热液体会依次流入U型管、换热管B、小弯管和换热管C,这样在翅片的配合作用下使得换热管A、换热管B和换热管C可以与气流进行充分换热作业,有效的实现了该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采用四组换热管A和换热管C的配合作用使得该芯体组件具有四层换热结构,且单个换热面较广和换热效果较为充分,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暖风芯体由于大多暖风面较短且暖风结构层数较少,从而导致暖风芯体的暖风效果受到一定限制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该暖风芯体的使用品质。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芯体组件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翅片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的进液管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的出液管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芯体组件;101、翅片;102、上边板;103、下边板;104、U型管;105、小弯管;106、换热管B;107、换热管A;108、换热管C;109、通孔;2、进液管;201、进液墩头管;202、进液汇总管;203、分液管;204、进液封盖;3、出液管;301、出液墩头管;302、出液汇总管;303、接液管;304、出液封盖;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由图1~8给出,本技术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包括芯体组件1、进液管2和出液管3,所述芯体组件1左侧外壁设置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且所述进液管2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板4的一端,而所述连接板4的另一端焊接在出液管3外侧壁;
[0030]所述芯体组件1包括翅片101、上边板102、下边板103、U型管104、小弯管105、换热管B106、换热管A107、换热管C108和通孔109,所述翅片101设置在换热管B106外侧壁,且所述换热管B106的左端安装有上边板102,而所述换热管B10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下边板103,所述换热管B106下方位置设置有换热管A107,且所述换热管B106上方位置安装有换热管C108,通过沿着上边板102、下边板103和连接板4可以将芯体组件1与空调内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包括芯体组件(1)、进液管(2)和出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组件(1)左侧外壁设置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且所述进液管(2)外侧壁设置有连接板(4)的一端,而所述连接板(4)的另一端焊接在出液管(3)外侧壁;所述芯体组件(1)包括翅片(101)、上边板(102)、下边板(103)、U型管(104)、小弯管(105)、换热管B(106)、换热管A(107)、换热管C(108)和通孔(109),所述翅片(101)设置在换热管B(106)外侧壁,且所述换热管B(106)的左端安装有上边板(102),而所述换热管B(10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下边板(103),所述换热管B(106)下方位置设置有换热管A(107),且所述换热管B(106)上方位置安装有换热管C(108);所述进液管(2)包括进液墩头管(201)、进液汇总管(202)、分液管(203)和进液封盖(204),所述换热管A(107)的左端与分液管(203)的一端焊接,且所述分液管(203)的另一端与进液汇总管(202)内侧壁焊接,所述进液汇总管(202)的两端焊接有进液封盖(204),而所述进液汇总管(202)内侧壁设置有进液墩头管(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特种空调用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3)包括出液墩头管(301)、出液汇总管(302)、接液管(303)和出液封盖(304),所述换热管B(106)的左端与接液管(303)的一端焊接,且所述接液管(303)的另一端与出液汇总管(302)内侧壁焊接,所述出液汇总管(302)的两端焊接有出液封盖(304),而所述出液汇总管(302)内侧壁设置有出液墩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玮刘斌朱佳朋韩威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逸宝特种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